苯板楼盖块及其施工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苯板楼盖块及其施工方法。这种苯板楼盖块,在苯板块中设有数个圆柱孔,圆柱孔中注满混凝土。施工方法,在楼盖板上已设置好的钢筋网格中放置苯板块,往苯板块上的圆柱孔中注满混凝土,同时向苯板块的周围浇注满混凝土,用振动棒振捣苯板块周围的混凝土,将其振捣密实。优点:一是重量轻。苯板块自身重量很轻,圆柱孔中填充的混凝土量少,总体重量轻。二是造价低。苯板块价格低廉,混凝土价格也低,总体价格低。三是操作简单方便,容易施工。四是强度高、结实耐用。中心不再像空心混凝土盒或管是空心的,壁薄,经不住振动棒的震捣,而是代之实心的苯板,不怕踩踏,更不怕振动棒的震捣。五是保温节能效果好。
【专利说明】苯板楼盖块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楼房楼盖用的成形材料及其施工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建筑楼房楼盖用的苯板楼盖块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为了减轻楼盖承重、同时又保温节能,目前建筑楼房楼盖主要使用两种材料:一种是泡沫混凝土砌块,另一种是空心混凝土盒或管。泡沫混凝土砌块虽然能够减轻一定的楼盖承重,也能起到一定的保温节能效果,但减轻的承重量少,造价高,保温节能效果也不是很好。因此泡沫混凝土砌块正在被空心混凝土盒或管所取代。但空心混凝土盒或管也有突出弊端:即由于其盒壁和管壁较薄,强度低,在浇注完混凝土后使用振动棒震捣时,盒壁和管壁特别容易破裂、塌洞,这样一来就达不到减轻承重和保温节能的效果了。再就是经不起施工人员踩踏,给施工带来许多困难和不便,增加了施工难度。同时造价也高。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质、高强度、结实耐用、保温节能以及操作简便的苯板楼盖块及其施工方法。
[0004]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这种苯板楼盖块,在苯板块中设有数个圆柱孔,圆柱孔中注满混凝土。上述苯板楼盖块的施工方法,在楼盖板上已设置好的钢筋网格中放置苯板块,往苯板块上的圆柱孔中注满混凝土,同时向苯板块的周围浇注满混凝土,用振动棒振捣苯板块周围的混凝土,将其振捣密实。
[0005]由于采取了上述技术方案,故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一是重量轻。作为主体的苯板块自身的重量很轻,加之辅助起稳定作用的圆柱孔中填充的混凝土由于量少,也无多少重量,因此总体重量很轻。二是造价低。苯板块价格很低廉,混凝土价格相对也较低,加之用量又少,总体价格就很低。三是操作简单方便,容易施工。四是强度高、结实耐用。中心不再像空心混凝土盒或管是空心的,壁薄,经不住振动棒的震捣,而是代之实心的苯板,不怕踩踏,更不怕振动棒的震捣,不易破裂,更不会出现塌洞现象。五是保温节能效果好。苯板的导热系数很小,因此近些年来苯板被作为外墙保温的首选材料,保温节能效果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07]图1为本发明正放时的外观立体示意图;
[0008]图2为本发明倒置时的外观立体示意图;
[0009]图3为苯板块放置在钢筋网格中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实施例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这种苯板楼盖块,在苯板块I中设有数个圆柱孔2,圆柱孔2中注满混凝土。圆柱孔2中注满混凝土目的在于用混凝土压住轻质的苯板楼盖块,起稳定作用,防止其位移。上述苯板楼盖块的施工方法,在楼盖板上已设置好的钢筋网格4中放置苯板块1,钢筋网格4的具体设置方法按现有技术方法进行,然后往苯板块I上的圆柱孔2中注满混凝土,同时向苯板块I的周围浇注满混凝土,用振动棒振捣苯板块I周围的混凝土,将其振捣密实;后续施工按现有现浇空腹楼盖施工工艺进行。
[0011]实施例2,如实施例1所述的苯板楼盖块,圆柱孔2贯穿苯板块I或未贯穿苯板块
I。贯穿苯板块1,即圆柱孔2从苯板块I的顶面一直到苯板块I的底面;未贯穿苯板块1,即圆柱孔2从苯板块I的顶面未到苯板块I的底面,而是圆柱孔2的底部处于苯板块I中。
[0012]实施例3,如实施例1或2所述的苯板楼盖块,苯板块I为直棱柱体,直棱柱体的底面边缘切割为棱台体3。其目的在于使混凝土渗入棱台体3下的空间里,以利于苯板楼盖块的底部更好地与楼盖板凝结。
【权利要求】
1.一种苯板楼盖块,其特征在于:在苯板块(I)中设有数个圆柱孔(2),圆柱孔(2)中注满混凝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苯板楼盖块,其特征在于:圆柱孔(2)贯穿苯板块(I)或未贯穿苯板块(I)。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苯板楼盖块,其特征在于:苯板块(I)为直棱柱体,直棱柱体的底面边缘切割为棱台体(3)。
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苯板楼盖块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楼盖板上已设置好的钢筋网格(4)中放置苯板块(I),往苯板块(I)上的圆柱孔(2)中注满混凝土,同时向苯板块(I)的周围浇注满混凝土,用振动棒振捣苯板块(I)周围的混凝土,将其振捣密实。
【文档编号】E04B5/19GK103967179SQ201310587109
【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3日
【发明者】方高松 申请人:方高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