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条内置式框架提升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9795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链条内置式框架提升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是框架提升机构,具体来说是一种链条内置式框架提升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移动框架机构纵梁的形钢有两种:一是用H形钢作移动纵梁,H形钢结构受力稳定性好但在使用过程中H形钢只能利用一半空间,浪费场地,二是用槽钢作移动纵梁,槽钢内的空间虽能被有效利用,但横向受力差,移动框架的刚性弱,且槽钢自重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提供一种能有效利用空间,承受能力强的链条内置式框架提升机构。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链条内置式框架提升机构,包括框架前横梁、框架后横梁、升降传动系统、提升大轴、升降载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C形钢,所述的C形钢由框架左纵梁和框架右纵梁组成,框架前横梁固定在框架左纵梁前端,框架后横梁固定在框架右纵梁后端。作为优选所述的提升大轴两端设置提升链轮,所述的提升链轮置于C形钢内。作为优选,所述的升降传动系统置于C形钢内。作为优选,所述的升降传动系统前端设有两个左垂接点,所述的升降传动系统后端设有两个右垂接点,所述的升降载车架悬挂在所述的两个左垂接点和两个右垂接点上。作为优选,加宽两个左垂接点和两个右垂接点的位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C形钢由框架左纵梁和框架右纵梁组成,所述的提升链轮和升降传动系统置于C形钢内增加了框架的容车宽空间,所述的升降传动系统后端设有两个右垂接点,所述的升降载车架悬挂在所述的两个左垂接点和两个右垂接点上,加宽两个左垂接点和两个右垂接点的位置使得框架的稳定性更好,承受力更强。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框架前横梁3、框架后横梁4、升降传动系统5、提升大轴6、升降载车架7,其特征在于:包括C形钢,所述的C形钢由框架左纵梁I和框架右纵梁2组成,框架前横梁3固定在框架左纵梁I前端,框架后横梁固定在框架右纵梁2后端,所述的提升链轮8置于C形钢内,所述的升降传动系统5置于C形钢内,所述的升降传动系统前端设有两个左垂接点,所述的升降传动系统后端设有两个右垂接点,所述的升降载车架悬挂在所述的两个左垂接点和两个右垂接点上,加宽两个左垂接点和两个右垂接点的位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通过实施例将有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链条内置式框架提升机构,包括框架前横梁、框架后横梁、升降传动系统、提升大轴、升降载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C形钢,所述的C形钢由框架左纵梁和框架右纵梁组成,框架前横梁固定在框架左纵梁前端,框架后横梁固定在框架右纵梁后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条内置式框架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升大轴两端设置提升链轮,所述的提升链轮置于C形钢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条内置式框架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传动系统置于C形钢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条内置式框架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传动系统前端设有两个左垂接点,所述的升降传动系统后端设有两个右垂接点,所述的升降载车架悬挂在所述的两个左垂接点和两个右垂接点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链条内置式框架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加宽两个左垂接点和两个右垂接点的位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链条内置式框架提升机构,旨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利用空间,承受能力强的链条内置式框架提升机构,本实用新型包括框架前横梁、框架后横梁、升降传动系统、提升大轴、升降载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C形钢,所述的C形钢由框架左纵梁和框架右纵梁组成,框架前横梁固定在框架左纵梁前端,框架后横梁固定在框架右纵梁后端,作为优选所述的提升大轴两端设置提升链轮,所述的提升链轮置于C形钢内,所述的升降传动系统置于C形钢内,所述的升降传动系统前端设有两个左垂接点,所述的升降传动系统后端设有两个右垂接点,所述的升降载车架悬挂在所述的两个左垂接点和两个右垂接点上,加宽两个左垂接点和两个右垂接点的位置。
文档编号E04H6/18GK202990509SQ20132001110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8日
发明者洪开江, 应小东, 罗燕, 李笑东, 孙鹏程, 陈孝和, 陈伟刚 申请人:浙江子华停车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