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洞葬公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0334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洞葬公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洞葬公墓。
背景技术
随着人口的增长,需要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按照传统的殡葬习俗,往往将死者火化,装入骨灰盒后埋葬,不能避免逝者埋葬时占据土地。现在的陵园墓穴建立在可用的土地上,大多独立散乱,并且多采用独葬。这样的墓葬方式需要使用大量的土地资源,且土地使用率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节约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洞葬公墓。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洞葬公墓,其特征在于:包括墓穴和墓穴门;墓穴内设有墓基台,墓基台上设有多个墓室,墓室上设有墓室门。优选的,所述墓基台有多组,相邻墓基台之间设有作业通道。优选的,所述墓室在墓基台上成矩形阵排列,并使用至少两个单元界柱固定墓室。优选的,所述墓穴门外设有祭奠台,用于储藏、管理灵位和为祭奠者提供服务。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利用废弃矿井和天然形成的洞穴建造墓穴,然后在洞穴或 者废弃矿井内建造墓穴的其他结构即可;使用这种墓穴减少了可用土地的使用,节约了土地资源。墓穴内部可以放置多个墓室,使墓穴的墓葬数量增加,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图1为墓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墓室的排列方式图;图3为祭奠台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墓穴;2、墓穴门;3、墓基台;4、墓室;5、作业通道;6、单元界柱;7、墓室
门;8、祭奠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做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洞葬公墓包括墓穴I和墓穴门2 ;墓穴I内设有墓基台3,墓基台3上设有多个墓室4 ;其中,墓穴I的选址可以是废弃矿井以及自然形成的洞穴;若选用超深矿井或超长矿井,还应做防水、通风、防暑和防毒设施。在墓穴I地面上铺设墓基台3,并使墓基台3平整稳固防水。根据墓穴I的大小,可以铺设多组墓基台3,相邻墓基台3之间设有作业通道5,这样可以增加存放墓室4的数量,便于管理。[0016]如图2所示,每个墓基台3上可以堆叠多个墓室4,墓室4成矩形阵排列。并使用至少两个单元界柱6对墓室4进行固定。使用两个单元界柱6在墓基台3两侧对墓室4进行固定;进一步的,为了加强稳固效果,可以在墓基台3其他部位增加单元界柱6。每个单元界柱6与相邻的单元界柱6对两者之间的墓室4进行固定。墓室4上安装有墓室门7,当骨灰盒放入墓室4后,在墓室门7上标注相应信息,使其便于管理。如图3所示,在墓穴门2外设有祭奠台8,用于记录储藏亡者信息,且能用于祭奠活动。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洞葬墓穴能节约土地资源,大大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作出的各种修改和变形仍属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洞葬公墓,其特征在于:包括墓穴(I)和墓穴门(2);墓穴(I)内设有墓基台(3),墓基台(3)上设有多个墓室(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洞葬公墓,其特征在于:所述墓基台(3)有多组,相邻墓基台(3)之间设有作业通道(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洞葬公墓,其特征在于:所述墓室(4)在墓基台(3)上成矩形阵排列,并使用至少两个单元界柱(6)对墓室(4)进行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洞葬公墓,其特征在于:所述墓室(4)上设有墓室门(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洞葬公墓,其特征在于:所述墓穴门(2)外设有祭奠台(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洞葬公墓,包括墓穴和墓穴门;墓穴内设有墓基台,墓基台上设有多个墓室。墓室在墓基台上成矩形阵排列,并使用至少两个单元界柱固定墓室。墓穴可以选择废弃矿井和天然形成的洞穴,利用这些洞穴可以节约土地资源;墓穴内部可以放置多个墓室,使墓葬数量增加,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文档编号E04H13/00GK203066589SQ20132002692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8日
发明者肖仲华 申请人:肖仲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