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管防火封堵封口胶泥整形抹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2453阅读:18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风管防火封堵封口胶泥整形抹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工具,特别是一种风管防火封堵封口胶泥整形抹子。
背景技术
抹子是建筑工程中墙面、地面抹平作业中的常用手动工具。现有技术中的抹子基本由底板及手柄构成,构造简单。但由于在风管防火封堵封口胶泥整形作业中,墙面与风管垂直,现有的抹子板体为平面,在进行防火胶泥条整形抹平中使用时,不能满足方便快捷的进行抹平作业,抹平时间长,完成后工作面粗糙、不够美观大方。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种封口防火胶泥整形用抹子套件,主要用于穿防火墙的矩形风管进行防火封堵时,对封堵缝隙的封口防火胶泥进行整形修饰使用。先用预制模具将防火胶泥制成扁条状,并将预制好的胶泥条铺于风管四周,然后用特制“L”型抹子沿风管与墙体形成的直角将胶泥条压紧、整平并抹光。与传统施工时无专用工具的施工方法相比,利用此套工具进行施工具有施工速度快,尺寸精确,成型后外形规整美观的优点,并能大大提高施工效率,是建筑施工中“粗料细作”的典型体现。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风管防火封堵封口胶泥整形抹子,包括把手和抹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通过两根平行设置的连杆分别与抹板体连接,所述抹板体是L形,抹板体尾部向上连接有立板横向连接有横板,抹板体自竖向切削角至横向切削角形成形成下落一步的台阶状的1/4圆弧角;所述抹板体与与立板的连接处上边设有凹口向外的竖向导流槽,其与横板的连接处设有凹口朝下的横向导流槽。所述连杆为圆钢或扁钢。所述把手为木质或加强塑料。所述横向导流槽和竖向导流槽的横截面是半圆弧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1、施工速度快,尺寸精确。2、成型后外形规整美观的优点,并能大大提高施工效率,是建筑施工中“粗料细作”的典型体现。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风管防火封堵封口胶泥整形作业。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0016]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附图标记:1 一把手、2 —连杆、3 —抹板体、4.1 一立板、4.2_横板、
5.1-竖向导流槽、5.2-横向导流槽、6.1 一竖向切削角、6.2-横向切削角、7 —缝内防火封堵、8 —风管、9-封口防火胶泥条、10-纸胶带、11-墙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一种风管防火封堵封口胶泥整形抹子,包括把手I和抹板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I通过两根平行设置的连杆2分别与抹板体3连接,所述抹板体3是L形,抹板体3尾部向上连接有立板4.1,横向连接有横板4.2,抹板体3自竖向切削角6.1至横向切削角6.2形成形成下落一步的台阶状的1/4圆弧角;所述抹板体3与与立板4.1的连接处上边设有凹口向外的竖向导流槽5.1,其与横板4.2的连接处设有凹口朝下的横向导流槽5.2。所述连杆2为圆钢或扁钢。所述把手I为木质或加强塑料。所述横向导流槽5.2和竖向导流槽5.1的横截面是半圆弧形。参见图1-图4所示,L型抹板体3用0.5mm厚钢板压制成型,长度为170mm,按功能不同划分为:抹子面、切削角、导流槽及横、立板等几个功能分区,在抹板体3上用Φ6圆钢安装木柄把手I。抹子面是与防火胶泥的接触部分,为投影宽度70mm的平板,一端带1/4圆弧的转角,半径IOmm ,用于胶泥整形;竖向切削角6.1和横向切削角6.2分别是竖向导流槽5.1与横向导流槽5.2弯制时形成的切角,用于切削胶泥条两侧多余的胶泥并引入竖向导流槽5.1与横向导流槽5.2中,竖向导流槽5.1与横向导流槽5.2为半径2.5mm的半圆形,用于存储多余胶泥;抹板体3宽25mm,使用时紧贴建筑墙面,与立板4.1、横板4.2配合保持抹子方向和角度;立板4.1、横板4.2宽25mm,使用时立板4.1紧贴风管管壁,横板4.2紧贴墙体与抹板体3配合施工。抹子钢板长度方向(即行进方向)两端向上倒角,利于抹子行进并提高胶泥成型质量。封口防火胶泥条9预制模具采用薄铁皮及木方制成,将薄铁皮压制成截面尺寸为72X 12mm带圆角的槽型,长度无特别要求,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两端带翼,两翼下方各钉一条与槽同深木方,最后将其一起固定于操作平台上。使用时手工将胶泥压入模具内,填满,然后用刮杠沿两翼刮除多余胶泥,刮平、拉毛。使用模具制作好的胶泥条尺寸比成型后尺寸大2mm,用于填补施工误差并通过抹子压紧增强胶泥条与基层的结合力,多余部分在抹子整形时压削去除。见图2。实施例参见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套件使用方法及操作步骤如下:1、准备工作:先进行风管8和墙体11之间的缝隙填充,形成缝内防火封堵7。缝隙靠外侧边缘部分用防火胶泥封堵并用刮尺刮平,与墙体11平齐,利于与封口防火胶泥条9的粘接。2、封口防火胶泥条9的制备:手工将胶泥压入胶泥条预制模具内,填满,然后用刮杠沿模具两翼刮除多余胶泥,刮平、拉毛,取出备用。3、封口防火胶泥条9的粘贴:首先,在墙面上沿洞口四周,距洞口边缘20mm处粘贴20mm纸胶带10—圈;同样绕风管侧壁,距墙面垂直距离IOmm处粘贴20mm纸胶带10—圈。其次,将预制好的封口防火胶泥条9按照风管8尺寸进行裁切,遇风管8角部位置切成45°斜口。预制封口防火胶泥条9长度不足时,可切成平口,粘贴时对接即可。将裁切完毕的封口防火胶泥条9沿风管8与墙体11交接的角部顺序粘贴于风管四周。4、封口防火胶泥压紧、整形:以风管某边一角为起始点,一手持抹子把手1,另一手扶抹板体3,将立板4.1贴与风管8壁上,向墙体11压入,压入时可沿墙体11方向上下错动抹子,使抹子两个导向板(立板4.1、横板4.2)分别与风管8表面和墙体11契合为止。依次重复以上动作,直到风管8四边封口防火胶泥条9均修整完毕,然后用抹子对细部进行进一步修整。封口防火胶泥条9修整完毕后,移开抹子,揭除纸胶带10带走多余残留胶泥,并用刮刀略微修补即可。抹子与墙体11及风管8的位置关系参见图4所示。
权利要求1.一种风管防火封堵封口胶泥整形抹子,包括把手(I)和抹板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I)通过两根平行设置的连杆(2)分别与抹板体(3)连接,所述抹板体(3)是L形,抹板体(3 )尾部向上连接有立板(4.1),横向连接有横板(4.2 ),抹板体(3 )自竖向切削角(6.1)至横向切削角(6.2)形成形成下落一步的台阶状的1/4圆弧角;所述抹板体(3)与与立板(4.1)的连接处上边设有凹口向外的竖向导流槽(5.1),其与横板(4.2)的连接处设有凹口向下的横向导流槽(5.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管防火封堵封口胶泥整形抹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2)为圆钢或扁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的一种风管防火封堵封口胶泥整形抹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I)为木质或加强塑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管防火封堵封口胶泥整形抹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导流槽(5.2)和竖向导流槽(5.1)的横截面是半圆弧形。
专利摘要一种风管防火封堵封口胶泥整形抹子,包括把手(1)和抹板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通过两根平行设置的连杆(2)分别与抹板体(3)连接,所述抹板体(3)是L形,抹板体(3)尾部向上连接有立板(4.1),横向连接有横板(4.2),抹板体(3)自竖向切削角(6.1)至横向切削角(6.2)形成形成下落一步的台阶状的1/4圆弧角;所述抹板体(3)与与立板(4.1)的连接处上边设有凹口向外的竖向导流槽(5.1),其与横板(4.2)的连接处设有凹口朝下的横向导流槽(5.2)。与传统施工施工方法相比,本实用新型进行施工具有施工速度快,尺寸精确,成型后外形规整美观的优点,并能大大提高施工效率,是建筑施工中“粗料细作”的典型体现。
文档编号E04F21/16GK203160655SQ20132010689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1日
发明者温井泉, 刘瑞金, 王世全, 余超红 申请人: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