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围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2484阅读:5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铝合金围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围栏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铝合金围栏。
技术背景:围栏起到与外界隔断的效果,被广泛使用于机关、学校、公园、医院、机场、厂区、公寓、车站等地方。围栏的种类很多,有木围栏、招合金围栏等,目前的围栏的横杆与立杆之间的连接螺钉等都直接外露,经过日晒雨淋,容易生锈,影响美观及性能。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外形美观、使用寿命长、拆装方便、运输方便的铝合金围栏。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铝合金围栏,包括有若干根间隔设置的立杆,立杆之间通过一组以上的横杆组件连接,横杆组件的两端与固定在立柱上或墙面上的连接头连接,在若干根相邻的立杆之间设置有装饰件。上述的横杆组件有三组,一组设置在立杆的上部、两组间隔设置在立杆的下部。上述的横杆组件分别由两根横杆组成,每组的两根横杆分别设置在立杆的两侧,通过连接装置固定在立杆上。上述的横杆是横截面为一侧开口的矩形的本体,包括有上板、下板及设置在上板、下板之间的侧板,在侧板上间隔设置有用于连接立杆的安装孔,在侧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连接连接头的安装孔,所述的上板、下板之间形成滑轨,在滑轨上设置有可沿滑轨滑动的面板。上述的设置在立杆上部的横杆组件之上的立杆之间设置有装饰件,设置在立杆下部的两组横杆组件之间的立杆之间设置有装饰件。上述的装饰件的左右两侧或上下两侧设置有安装接耳,在立杆上、立柱上的相应位置设置有与安装接耳插接连接的插孔,装饰件的两个安装接耳分别连接在立杆与立杆上或立杆与立柱上或立杆与横杆组件上。上述的连接头是:基体设置在基座上形成凸字形结构,在基体上间隔设置有两个开口槽,开口槽与横杆的两端相配合,在基座上设置有将连接头固定在立柱或墙面上的安装孔,所述的横杆的两端设置在基体上的开口槽内,连接头通过连接装置安装在立柱或墙面上。上述的基体的两侧平面分别设置有凹坑,在凹坑的底平面上设置有与横杆连接的安装孔,横杆两端的安装孔及凹坑上的安装孔通过连接装置连接,凹坑上设置有将连接装
置覆盖的面板。上述的基座上的安装孔外套设有将连接装置覆盖的面罩。上述的立柱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座。[0015]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的优点是:1、本实用新型的立杆、横杆、连接头、立柱之间连接方便,运输方便;2、本实用新型所有的铆钉或螺钉等连接件都内置,既确保铆钉或螺钉等连接件因不会日晒雨淋而生锈,使用寿命长,同时也确保了外形的美观;3、本实用新型的装饰件安装简便,增加围栏的美感;4、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机关、学校、公园、医院、机场、厂区、公寓、车站等场合。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头设置在立柱上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头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头凹坑处设置有盖板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横杆设置在立杆上的局部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横杆上设置有面板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横杆组件设置在立杆的两侧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饰件的示意图之一;
·[0028]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饰件的示意图之二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立柱的示意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面罩底座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一 11:一种铝合金围栏,包括有若干根间隔设置的立杆10,立杆10之间通过一组以上的横杆组件20连接,横杆组件20的两端与固定在立柱30上或墙面上的连接头40连接,在若干根相邻的立杆10之间设置有装饰件50。上述的横杆组件20有三组,一组设置在立杆10的上部、两组间隔设置在立杆10的下部。上述的横杆组件20分别由两根横杆201组成,每组的两根横杆201分别设置在立杆10的两侧,通过连接装置60固定在立杆10上。连接装置60为铆钉或者螺钉等。上述的横杆201是横截面为一侧开口的矩形的本体,包括有上板204、下板203及设置在上板204、下板203之间的侧板202,在侧板202上间隔设置有用于连接立杆10的安装孔,在侧板20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连接连接头40的安装孔205,所述的上板204、下板203之间形成滑轨,在滑轨上设置有可沿滑轨滑动的面板206。上述的设置在立杆10上部的横杆组件20之上的立杆10之间设置有装饰件50,设置在立杆10下部的两组横杆组件20之间的立杆10之间设置有装饰件50。装饰件50可增加美观度。横杆组件20也可以有两组,一组设置在立杆10的上部、另一组设置在立杆10的下部,相应的装饰件50设置在横杆组件之上的立杆10之间;横杆组件20也可以有四组,两组间隔设置在立杆10的上部、另两组间隔设置在立杆10的下部,相应的装饰件50设置在两组横杆组件20之间的立杆10之间。上述的装饰件50的左右两侧或上下两侧设置有安装接耳501,安装接耳501上设置有安装孔502,在立杆10上、立柱30上的相应位置设置有与安装接耳501插接连接的插孔301,装饰件50的两个安装接耳501分别连接在立杆10与立杆10上或立杆10与立柱30上或立杆10与横杆组件20上。装饰件50 —般为铝合金件。上述的连接头40是:基体401设置在基座402上形成凸字形结构,在基体401上间隔设置有两个开口槽403,开口槽403与横杆201的两端相配合,在基体401的两侧平面分别设置有凹坑404,在凹坑404的底平面上设置有与横杆201连接的安装孔405,在基座402上设置有将连接头40固定在立柱30或墙面上的安装孔406,所述的横杆201的两端设置在基体401上的开口槽403内,横杆两端201的安装孔205及凹坑404上的安装孔405通过连接装置60连接,连接头40通过连接装置60安装在立柱30或墙面上。立柱30上设置有安装连接头40的安装孔302,凹坑404上设置有将连接装置60覆盖的面板407。连接装置60为铆钉或者螺钉等。面板407将连接装置60与外界隔离,可防止雨水对连接装置的侵蚀,导致生锈等现象,也避免连接装置60直接裸露在外面影响美观性。连接头40的基体401的两侧平面也可为平面,横杆201的两端插接连接在集体上的开口槽403内即可。上述的基座402上的安装孔406外套设有将连接装置60覆盖的面罩408。连接装置60在将基座402固 定在立柱30上或墙面上的同时,将面罩底座80固定在基座402上,面罩408罩在底座80上将连接装置60隔离。面罩408将连接装置60与外界隔离,可防止雨水对连接装置的侵蚀,导致生锈等现象,也避免连接装置60直接裸露在外面影响美观性。上述的立柱30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座70,连接稳固。
本实用新型的立杆10的上端呈尖状。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之一,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形状、结构、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铝合金围栏,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若干根间隔设置的立杆,立杆之间通过一组以上的横杆组件连接,横杆组件的两端与固定在立柱上或墙面上的连接头连接,在若干根相邻的立杆之间设置有装饰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围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杆组件有三组,一组设置在立杆的上部、两组间隔设置在立杆的下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铝合金围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杆组件分别由两根横杆组成,每组的两根横杆分别设置在立杆的两侧,通过连接装置固定在立杆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招合金围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杆是横截面为一侧开口的矩形的本体,包括有上板、下板及设置在上板、下板之间的侧板,在侧板上间隔设置有用于连接立杆的安装孔,在侧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连接连接头的安装孔,所述的上板、下板之间形成滑轨,在滑轨上设置有可沿滑轨滑动的面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铝合金围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设置在立杆上部的横杆组件之上的立杆之间设置有装饰件,设置在立杆下部的两组横杆组件之间的立杆之间设置有装饰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铝合金围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饰件的左右两侧或上下两侧设置有安装接耳,在立杆上、立柱上的相应位置设置有与安装接耳插接连接的插孔,装饰件的两个安装接耳分别连接在立杆与立杆上或立杆与立柱上或立杆与横杆组件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围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头是:基体设置在基座上形成凸字形结构,在基体上间隔设置有两个开口槽,开口槽与横杆的两端相配合,在基座上设置有将连接头固定在立柱或墙面上的安装孔,所述的横杆的两端设置在基体上的开口槽内,连接头通过连接装置安装在立柱或墙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铝合金围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体的两侧平面分别设置有凹坑,在凹坑的底平面上设置有与横杆连接的安装孔,横杆两端的安装孔及凹坑上的安装孔通过连接装置连接,凹坑上设置有将连接装置覆盖的面板。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铝合金围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上的安装孔外套设有将连接装置覆盖的面罩。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围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柱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围栏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铝合金围栏,包括有若干根间隔设置的立杆,立杆之间通过一组以上的横杆组件连接,横杆组件的两端与固定在立柱上或墙面上的连接头连接,在若干根相邻的立杆之间设置有装饰件,本实用新型的立杆、横杆、连接头、立柱之间连接方便,运输方便;所有的铆钉或螺钉等连接件都内置,既确保铆钉或螺钉等连接件因不会日晒雨淋而生锈,使用寿命长,同时也确保了外形的美观;装饰件安装简便,增加围栏的美感;适用于机关、学校、公园、医院、机场、厂区、公寓、车站等场合。
文档编号E04H17/14GK203145571SQ201320109220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1日
发明者丁仲杨 申请人:丁仲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