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法玻璃生产用锡液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3001阅读:10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浮法玻璃生产用锡液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浮法玻璃生茶领域,具体的来说,是涉及到一种浮法玻璃生产用锡液槽。
背景技术
通过采用常规浮法工艺制备浮法玻璃。也就是说,通过向具有较大比重且包含在熔融锡槽中的熔融锡的上部加入熔融玻璃以使用能制备不存在不均匀性的玻璃板的浮法工艺制备浮法玻璃。然而,当通过使用熔融锡槽制备玻璃板时,在已知的制备工艺中存在的较大的技术问题是,由于锡的氧化物或锡中溶解的氧气导致存在底部开口气泡。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开发了一种技术,其中熔融锡槽的气氛维持在无氧气的气氛下并进行密封,从而防止空气流入,并由此防止氧气溶于锡中。然而,由于这不适于充分去除溶于锡中的氧气,因此难以降低产品缺陷率。且由于密封环境不够,经常给锡液造成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易污染的浮法玻璃生产用锡液槽。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是其包括槽体以及设置在槽体内的把槽体分为上槽体和下槽体的隔板,所述槽体内还设置有垂直的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左侧板一端设置有转轴和设置在转轴上的提升装置。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把槽体分为左侧腔和右侧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是一个相对密封的装置,在槽体下方设置有加热装置,锡液装载在槽体内的隔板下部,锡液通过设置在左侧腔内的转轴和设置在转轴上的提升装置把隔板下方的液体提升至上槽体,上槽体内的锡液通过流入到右侧腔内,实现回流,循环流动,同时设置在槽体下放的加热装置加热槽体内的锡液。本实用新型使得熔融的玻璃液进入到隔板上部的上槽体内,在重力和表面张力的作用下,玻璃液展开、冷凝,变为平板玻璃,在牵引装置的作用下,成型的玻璃通过右侧腔离开,而锡液回流入下槽体。本实用新型在一个相对密封的环境中实现锡液的循环流动,不会造成锡液的污染,制造和使用成本低廉。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在图中,I槽体、2上槽体、3右侧板、4右侧腔、5隔板、6下槽体、7左侧腔、8转轴、9
提升装置、10左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槽体I以及设置在槽体I内的把槽体I分为上槽体2和下槽体6的隔板5,所述槽体I内还设置有垂直的左侧板10和右侧板3,所述左侧板10一端设置有转轴8和设置在转轴8上的提升装置9。所述左侧板10和右侧板3把槽体I分为左侧腔7和右侧腔4。本实用新型是一个相对密封的装置,在槽体I下方设置有加热装置,锡液装载在槽体I内的隔板5下部,锡液通过设置在左侧腔7内的转轴8和设置在转轴8上的提升装置9把隔板5下方的液体提升至上槽体2,上槽体2内的锡液通过流入到右侧腔4内,实现回流,循环流动,同时设置在槽体I下放的加热装置加热槽体I内的锡液。本实用新型使得熔融的玻璃液进入到隔板5上部的上槽体2内,在重力和表面张力的作用下,玻璃液展开、冷凝,变为平板玻璃,在牵引装置的作用下,成型的玻璃通过右侧腔4离开,而锡液回流入下槽体6。本实用新型在一个相对密封的环境中实现锡液的循环流动,不会造成锡液的污染,制造和使用 成本低廉。
权利要求1.一种浮法玻璃生产用锡液槽,其特征是,包括槽体(I)以及设置在槽体(I)内的把槽体⑴分为上槽体⑵和下槽体(6)的隔板(5),所述槽体⑴内还设置有垂直的左侧板(10)和右侧板(3),所述左侧板(10) —端设置有转轴(8)和设置在转轴(8)上的提升装置(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法玻璃生产用锡液槽,其特征是,所述左侧板(10)和右侧板 ⑶把槽体⑴分为左侧腔(7)和右侧腔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浮法玻璃生产用锡液槽,包括槽体以及设置在槽体内的把槽体分为上槽体和下槽体的隔板,所述槽体内还设置有垂直的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左侧板一端设置有转轴和设置在转轴上的提升装置,本实用新型在一个相对密封的环境中实现锡液的循环流动,不会造成锡液的污染,制造和使用成本低廉。
文档编号C03B18/16GK203128399SQ20132014350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7日
发明者励盼攀 申请人:励盼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