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浇筑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886968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浇筑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混凝土浇筑装置,具有至少两块建筑模板(4);至少一根具有中空内腔的支撑管(5);至少一根螺杆(3);至少一个与所述螺杆(3)螺纹连接的螺盘(2),所述建筑模板,包括主体板和位于所述主体板背离砼表面一侧的加强筋条,所述主体板四周边缘的加强筋条具有若干腰形通孔(6),所述主体板的中部具有通孔,相邻两块建筑模板(4)通过穿过所述腰形通孔(6)的把手(1)锁紧连接在一起,相对两块建筑模板(4)通过穿过所述通孔的螺杆(3);位于两建筑模板(4)之间的支撑管(5);和位于所述建筑模板(4)外侧的螺盘(2)进行锁紧,所述螺杆(3)穿过所述支撑管(5)的中空内腔。
【专利说明】一种混凝土浇筑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混凝土浇筑装置。
【背景技术】[0002]现有的混凝土建筑模板,材料通常为钢、木制或胶合板,且为面板结构。由于上述材料制造的模板吸水性强,因此,在进行混凝土浇注与脱模过程中,使墙面粗糙、不光滑,需要二次挂灰,且模板本身利用次数低。另外,现有混凝土建筑模板连接处的结构,连接强度低,连接不方便。因此,现有混凝土建筑模板施工时,连接和拆卸均较费时,而且在横向和纵向的连接时,需要支撑木及较多的木钉,并且模板的周转次数低,连接方法强度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凝土浇筑装置,其具有使用方便,连接强度高的特点。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混凝土浇筑装置,具有至少两块建筑模板;至少一根具有中空内腔的支撑管;至少一根螺杆;至少一个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的螺盘,所述建筑模板,包括主体板和位于所述主体板背离砼表面一侧的加强筋条,所述主体板四周边缘的加强筋条具有若干腰形通孔,所述主体板的中部具有通孔,相邻两块建筑模板通过穿过所述腰形通孔的把手锁紧连接在一起,相对两块建筑模板通过穿过所述通孔的螺杆;位于两建筑模板之间的支撑管;和位于所述建筑模板外侧的螺盘进行锁紧,所述螺杆穿过所述支撑管的中空内腔。
[0005]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柱建筑模板由所述建筑模板由重量份80-90的聚丙烯、聚乙烯、ABS树脂、聚碳酸酯或聚酰胺中的至少一种聚合物,重量份10-20的玻璃纤维混合物经注塑而成。采用由聚丙烯、聚乙烯、ABS树脂、聚碳酸酯或聚酰胺加玻璃纤维混合物注塑成型,具有产品重量轻、组装容易、耐用、耐摩擦、耐气候、耐化学制剂的优点。
[0006]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凝土浇筑装置,所述建筑模板的通孔为锥形孔,所述支撑管的两端为与所述锥形孔配合的锥形结构。
[0007]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凝土浇筑装置,所述腰形通孔的加强筋条一面具有至少一用于把手将所述相邻两建筑模板锁紧的倾斜凸台,所述倾斜凸台位于两建筑模板连接面的加强筋条远离连接面的一侧。
[0008]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凝土浇筑装置,还具有堵头,用于将未安装螺杆的通孔堵住。
[0009]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凝土浇筑装置,所述建筑模板和螺盘之间还具有可拆卸连接的加强梁,所述加强梁对应螺杆位置处具有供所述螺杆通过的通孔或凹槽。所述螺杆穿过加强梁的通孔或凹槽后,通过螺盘将加强梁与建筑模板连接在一起,加强梁起加固作用。[0010]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凝土浇筑装置,还具有与所述螺杆两端可拆卸连接的防护套。防护套具有保护施工人员安全和防止螺杆被混凝土污染的作用。防护套9具有与螺杆3配合的内螺纹或具有供螺杆3套入的弹性伸缩孔。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凝土浇筑装置,因采用把手将两相邻建筑模板锁紧连接在一起,采用螺杆、支撑管和螺盘将相对两块建筑模板锁紧,具有安装迅速,墙面光滑,不需二次挂灰,模板重复利用率高的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3]图1是实施例混凝土浇筑装置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图1实施例混凝土浇筑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图1实施例混凝土浇筑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图1实施例混凝土浇筑装置的垂直断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5是实施例建筑模板拼装时把手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8]图6是实施例建筑模板用于把手张紧机构的结构意图;
[0019]图7是实施例U型建筑模板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0]图8是实施例圆型建筑模板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一图4所示用于浇筑立柱的混凝土浇筑装置,建筑模板4由重量份85的聚丙烯、重量份15的玻璃纤维混合物经注塑而成,建筑模板4的主体板背离砼表面的一侧具有纵横交错的加强筋条,其中主体板边缘的加强筋条分别具有至少一个以上腰形通孔6,建筑模板4的中部具有锥形通孔。建筑模板4的侧边呈45度,上下边为90度,四块建筑模板4的相邻侧边通过穿过腰形通孔6的把手I锁紧连接在一起构成一矩形浇筑装置,适用于四方形的立柱浇筑。当需要增加混凝土浇筑装置的高度时,可在建筑模板4的一端增加相应的建筑模板4的,上下建筑模板4也通过穿过腰形通孔6的把手I锁紧连接在一起,参见图5和图6,所述腰形通孔6的加强筋条一面具有用于把手I将两建筑模板4锁紧的倾斜凸台8,把手I在旋转启始位置较松,通过旋转后,在倾斜凸台8的作用下,不断提高张力,将两建筑模板4压紧,建筑模板4的侧边呈45度,上下边呈90度,可使其连接处增加接触面积,在浇筑时不露浆。螺杆3穿过相对两块建筑模板4的锥形通孔和位于两建筑模板4之间具有中空内腔的支撑管5,位于建筑模板4外侧的螺杆3上螺纹连接有螺盘2,建筑模板4和螺盘2之间还具有加强梁,加强梁对应螺杆3位置处具有供螺杆3通过的通孔或凹槽,例如U型槽,螺杆穿过加强梁的通孔或凹槽后,通过螺盘2将加强梁与建筑模板4连接在一起,在混凝土夯实时,加强梁起加固作用,使装置能承受混凝土夯实时的压力。通过旋转螺盘2将相对两块建筑模板4和加强梁锁紧和定位,旋转螺盘2将建筑模板4和加强梁锁紧定位后,在螺杆3的两端套上防护套9,防护套9具有保护施工人员安全、防止螺杆被混凝土污染的作用,使得在多次重复使用时,螺盘2及螺杆3仍能使用,防护套9具有与螺杆3配合的内螺纹。建筑模板4的锥形通孔在与砼表面接触的一面的孔径较大,支撑管5的两端为与所述锥形孔配合的锥形结构,当相对两块建筑模板4锁紧时,能很好地与所述锥形孔贴合;建筑模板4未安装螺杆螺盘锁紧装置的多余锥形通孔,用堵头7堵住,堵头7为锥形,小头一端具有一 U型槽,具有一定的弹性,方便安装和防止安装后脱落。因使用把手I和螺杆螺盘锁紧装置,具有安装和拆卸均方便高效的优点,建筑模板4可重复使用多次。支撑管5在螺杆和螺盘拉紧模板时起到支撑作用,可防止模板过分拉紧而变形,其长度根据需要设置,此管为消耗品,施工后留在混凝土砼中不取出来。
[0022]在其它实施例中,混凝土浇筑装置可以为如图7所示的U型;或如图8所示的圆形。
[0023]在其它实施例中,图4所示相邻两块建筑模板加工时做成一体的构成新型结构的建筑模板,每一建筑模板的两侧形成一夹角,立柱混凝土烧筑装置可以由两块新型结构的建筑模板拼接而成。所述夹角优选直角,两侧的边长优选等长。
[0024]在其它实施例中,建筑模板4可选择由重量份80-90的聚丙烯、聚乙烯、ABS树脂、聚碳酸酯或聚酰胺中的至少一种聚合物和重量份10-15的玻璃纤维混合物经注塑而成,也可为其它材料。均能满足建筑模板的性能和质量要求。
[0025]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优选实施方式,还可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限定的精神内,进行多种形式的变换和改进,能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并取得预期的技术效果,故不重述。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或联想到的所有方案,只要在权利要求限定的精神之内,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混凝土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至少两块建筑模板(4);至少一根具有中空内腔的支撑管(5);至少一根螺杆(3);至少一个与所述螺杆(3)螺纹连接的螺盘(2),所述建筑模板,包括主体板和位于所述主体板背离砼表面一侧的加强筋条,所述主体板四周边缘的加强筋条具有若干腰形通孔(6),所述主体板的中部具有通孔,相邻两块建筑模板(4)通过穿过所述腰形通孔(6 )的把手(I)锁紧连接在一起,相对两块建筑模板(4 )通过穿过所述通孔的螺杆(3);位于两建筑模板(4)之间的支撑管(5);和位于所述建筑模板(4)外侧的螺盘(2 )进行锁紧,所述螺杆(3 )穿过所述支撑管(5 )的中空内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模板(4)的通孔为锥形孔,所述支撑管(5)的两端为与所述锥形孔配合的锥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形通孔(6)的加强筋条一面具有至少一用于把手(I)将所述相邻两建筑模板(4)锁紧的倾斜凸台(8),所述倾斜凸台位于两建筑模板连接面的加强筋条远离连接面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堵头(7),用于将未安装螺杆(3)的通孔堵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模板(4)和螺盘(2)之间还具有可拆卸连接的加强梁,所述加强梁对应螺杆(3)位置处具有供所述螺杆(3)通过的通孔或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与所述螺杆(3)两端可拆卸连接的防护套(9)。
【文档编号】E04G9/05GK203487773SQ201320279165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21日
【发明者】王 忠, 黄毅, 王玮航, 黎明, 张成林 申请人:湖南鑫隆模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