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结构抗震外墙面楼层连接件安装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结构抗震外墙面楼层连接件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装置从内向外依次包括:墙体、保温层、龙骨、抗震节能板,所述墙体和保温层之间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龙骨与保温层、抗震节能板之间均设置有连接装置,所述抗震节能板内置有楼层连接件。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1)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较低;2)节能环保效果显著,独特的抗震节能板的结构设计,确保墙体长期具有保温节能的效果,其次,该结构设计,完全消除了‘冷热桥’现象的出现,独特的层次设计,有效调节墙体的湿度,避免了室内潮湿、发霉等现象的出现。
【专利说明】 一种建筑结构抗震外墙面楼层连接件安装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楼层连接件安装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结构抗震外墙面楼层连接件安装装置,属于建筑抗震加固和节能保温一体化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对于建筑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的要求,在建筑领域,对于建筑低碳的要求也日益迫切,大量的建筑要求进行抗震加固和节能改造,以延长使用周期,减少浪费和避免灾害出现,确保建筑的安全节能。因此,建筑结构抗震加固和节能改造已经日益被国家和行业所关注,逐渐被提上日程。
[0003]目前,我国已有的建筑主要结构形式为砖混结构为主,存在的问题是抗震性能和节能保温性能均较差,不能满足现行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现有技术中墙体改造存在以下问题;I)节能环保效果差,存在大量的污染;2)现有的改造普遍存在‘冷热桥’的现象;2)施工复杂,占地面积大,工序繁琐,维护成本高。因此,迫切的需要一种新的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建筑结构抗震外墙面楼层连接件安装装置,该安装装置在保温体系上避免形成冷热桥。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建筑结构抗震外墙面楼层连接件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装置从内向外依次包括:墙体、保温层、龙骨、抗震节能板,所述墙体和保温层之间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龙骨与保温层、抗震节能板之间均设置有连接装置,所述抗震节能板内置有楼层连接件。该安装装置首先具有保温隔热的性能,抗震节能板使得墙体不仅牢固,而且具有一定的抗震作用,整个安装装置简单,操作方便,易于维护,该结构巧妙的设计,有效的避免了 ‘冷热桥’现场的出现。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保温层内置有隔热垫片,通过调节螺栓进行固定。使得保温层具有更好的保温隔热功能。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自攻螺丝或者自攻螺丝与角铁的组合。连接装置分别同时将龙骨与保温层和抗震节能板固定在一起。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角码和膨胀螺栓。用于将保温层固定在墙体上。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抗震节能板从内到外依次为,内层为玻纤布层/铝箔纸层、中间层为硬质发泡聚氨酯层、外层为镀铝锌钢板层/铝板。该结构设置使得抗震节能板不仅仅具有抗震的效果,而且该结构节能、环保,性价比高,进一步避免出现‘冷热桥’的现象。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抗震节能板的最外层还涂刷有超级绝热层,进一步避免在保温系统上形成冷热桥,并且通过螺母适当加压,外贴板材消除空腔,抗风压性能得到提闻。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安装装置的底部还设置有收口件部件,进一步加强楼层之间连接的牢固性。
[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收口件部件包括收口件扣盖和收口件底座,所述收口件扣盖和收口件底座相互配合使用。
[0013]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I)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较低;2)节能环保效果显著,独特的抗震节能板的结构设计,确保墙体长期具有保温节能的效果,其次,该结构设计,完全消除了 ‘冷热桥’现象的出现,独特的层次设计,有效调节墙体湿度,避免了室内潮湿、发霉等现象的出现;;3)保证外粘保温层与墙体结构牢固连接,并且在保温体系上避免形成冷热桥,保温效果好,抗震性能强,稳定性高;4)施工简单,易于维护,性价比高,其次,墙体的装置效果更强,大大延长了墙体的使用寿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楼层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收口件扣盖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收口件底座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I墙体,2保温层,3龙骨,4抗震节能板,5角码,6膨胀螺栓,7调节螺栓,8角铁,9自攻螺丝,10隔热垫片,11楼层连接件,12收口件扣盖,13收口件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和认识,下面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和介绍。
[0020]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一种建筑结构抗震外墙面楼层连接件安装装置,所述安装装置从内向外依次包括:墙体1、保温层2、龙骨3、抗震节能板4,所述墙体I和保温层2之间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龙骨2与保温层3、抗震节能板4之间均设置有连接装置,所述抗震节能板内置有楼层连接件11。该安装装置首先具有保温隔热的性能,抗震节能板使得墙体不仅牢固,而且具有一定的抗震作用,整个安装装置简单,操作方便,易于维护,该结构巧妙的设计,有效的避免了 ‘冷热桥’现场的出现。
[0021]实施例2:如图1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保温层内置有隔热垫片10,通过调节螺栓7进行固定。使得保温层具有更好的保温隔热功能。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0022]实施例3:如图1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自攻螺丝9或者自攻螺丝9与角铁8的组合。连接装置分别同时将龙骨3与保温层2和抗震节能板4固定在一起。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0023]实施例4:如图1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角码5和膨胀螺栓6。用于将保温层2固定在墙体I上。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0024]实施例5:如图1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抗震节能板从内到外依次为,内层为玻纤布层/铝箔纸层、中间层为硬质发泡聚氨酯层、外层为镀铝锌钢板层/铝板。该结构设置使得抗震节能板不仅仅具有抗震的效果,而且该结构节能、环保,性价比高,进一步避免出现‘冷热桥’的现象。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0025]实施例6:如图1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抗震节能板4的最外层还涂刷有超级绝热层,进一步避免在保温系统上形成冷热桥,并且通过螺母适当加压,外贴板材消除空腔,抗风压性能得到提高。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0026]实施例7:如图1、图3、图4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安装装置的底部还设置有收口件部件,进一步加强楼层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0027]实施例8:如图1、图3、图4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收口件部件包括收口件扣盖12和收口件底座13,所述收口件扣盖12和收口件底座13相互配合使用。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0028]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将实施例2、3、4、5、6、7、8所述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个与实施例I组合,形成新的实施方式。
[0029]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作出的等同变换或替代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建筑结构抗震外墙面楼层连接件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装置从内向外依次包括:墙体、保温层、龙骨、抗震节能板,所述墙体和保温层之间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龙骨与保温层、抗震节能板之间均设置有连接装置,所述抗震节能板内置有楼层连接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结构抗震外墙面楼层连接件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内置有隔热垫片,通过调节螺栓进行固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结构抗震外墙面楼层连接件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自攻螺丝或者自攻螺丝与角铁的组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结构抗震外墙面楼层连接件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角码和膨胀螺栓。
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建筑结构抗震外墙面楼层连接件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震节能板从内到外依次为,内层为玻纤布层/铝箔纸层、中间层为硬质发泡聚氨酯层、外层为镀铝锌钢板层/铝板。
6.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建筑结构抗震外墙面楼层连接件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装置的底部还设置有收口件部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结构抗震外墙面楼层连接件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口件部件包括收口件扣盖和收口件底座。
【文档编号】E04B1/98GK203546942SQ201320657237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4日
【发明者】孔强卫, 倪明, 曹倩, 杜柯 申请人:江苏绿博低碳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