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便可拔式钢筋马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4144阅读:1030来源:国知局
简便可拔式钢筋马凳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简便可拔式钢筋马凳,以解决楼板钢筋被踩蹋变形、保护层偏大的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钢管支架和钢筋把手构成:钢筋马凳支架上设有2条或4条凹槽以用来固定钢筋,钢筋把手起到携带方便与取出作用,本实用新型安装方便、稳定性好,可根据各种板厚定型加工,加工方便。
【专利说明】简便可拔式钢筋马凳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简便可拔式钢筋马凳属于建筑施工用工具领域,具体地涉及在施工中,确保钢筋保护层及钢筋成品质量的施工用具。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质量意识的提高,对建筑物的要求不仅体现在建筑的外观及适用性上,对其内部的结构安全性也是越来越重视,这其中不管是砖混结构、剪力墙结构还是框架结构,楼板均为现浇结构。如果板内钢筋施工质量不达标,可能会引起楼板开裂、渗水、承载力不达标等质量问题。造成板内钢筋施工质量不达标的主要问题是:板内钢筋较细,容易被踩踏变形和移位,造成上下层钢筋合到一起,保护层变大。为了解决问题,现在大都采用马凳,马凳的主要作用是用于上下两层板钢筋中间,起固定上层板钢筋的作用。现有技术中马凳有塑料马凳和钢筋马凳两种:塑料马凳承载力不够,容易发生脆断或歪倒;钢筋马凳当混凝土浇筑后,则留在板内,为一次性使用,造成成本增加,材料浪费,而且易造成楼板上有锈点。

【发明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装方便,稳定性好且便于拆除,尤其是可重复使用的简便可拔式钢筋马凳。
[000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简便可拔式钢筋马凳,由钢管支架和钢筋把手构成;钢管支架上对称设有2个或4个凹槽。
[0005]上述的简便可拔式钢筋马凳,所述的凹槽的结构是钢筋通道的上端设有垂直于钢筋通道的钢筋支撑凹口。
[0006]上述的简便可拔式钢筋马凳,钢筋通道的下端设有垂直于钢筋通道的豁口。
[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凹槽向下插入排列好的板内钢筋,上层钢筋卡入凹槽上的钢筋支撑凹口内,可防止楼板钢筋被踩蹋变形、起到牢固、稳定的作用,进而防止了楼板保护层偏大的问题。待楼板混凝土浇筑完毕振捣好后,通过钢筋把手沿钢筋支撑凹口的反方向旋转,使钢筋处于钢筋通道的位置,此时即可拨出马凳,操作简单。本实用新型可重复使用,在有效保护钢筋成品和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同时,节约材料,绿色环保。而且本实用新型制作方便,取材便利,利用施工现场的废旧钢管即可加工。产品可重复使用,降低施工成本。本实用新型可以较好地解决楼板钢筋质量问题,效果比较理想,而且施工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是本实用新型钢管支架的展开图。
[0010]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
[001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简便可拔式钢筋马凳,由钢管支架(I)和钢筋把手(2)构成。
[0012]钢管支架(I)上对称设有2个凹槽(3)。
[0013]如图2所示,凹槽(3)的结构是直线型钢筋通道(3-1)的上端设有垂直于钢筋通道3-1的钢筋支撑凹口(3-2),钢筋通道(3-1)的下端设有垂直于钢筋通道(3-1)的豁口(3-3)。
[0014]如图3所示,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向下插入排列好的钢筋上,将钢筋(4)搁置在钢筋支撑凹口(3-2)内,起到支撑作用,待楼板混凝土浇筑完毕振捣好后,人工抓住钢筋把手沿钢筋支撑凹口反方向旋转,使钢筋脱离钢筋支撑凹口,进入钢筋通道,通过把手即可将马凳取出,可以重复使用,达到节约资源,降低成本。
【权利要求】
1.一种简便可拔式钢筋马凳,其特征在于:由钢管支架(I)和钢筋把手(2)构成;钢管支架(I)上对称设有2个或4个凹槽(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便可拔式钢筋马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3)的结构是钢筋通道(3-1)的上端设有垂直于钢筋通道(3-1)的钢筋支撑凹口(3-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简便可拔式钢筋马凳,其特征在于:钢筋通道(3-1)的下端设有垂直于钢筋通道(3-1)的豁口(3-3)。
【文档编号】E04C5/18GK203547029SQ201320670913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9日
【发明者】樊有福, 胡成玉, 任云春, 朱春平, 朱爱华 申请人:江苏南通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南通二建集团(辽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