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6037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建筑模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建筑模板。该建筑模板,包括模板主体,所述模板主体为PVC压板,于所述模板主体上设置有多个成型槽,相邻的所述成型槽之间间隔设置;于所述模板主体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网状部件,所述网状部件为金属网状部件。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模板,能够提高模板主体的结构强度,延长其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建筑模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建筑模板。
【背景技术】
[0002]在建筑工程【技术领域】中,通常会使用到模板进行过水泥浇筑。在浇筑的过程中,通常会使用到浇筑用模板,用于对水泥进行造型。
[0003]在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到的模板包括有两种,一种为木质模板,另一种为钢制模板。木质模板虽然质量较轻,但是由于木质纤维受到酸、水体的腐蚀容易损坏,因此,导致木质模板在实际工程中其消耗量较大。钢制模板相比于木质模板虽然具有结构强度大,不易损坏的优点,但是,钢制模板却存在质量较大不易搬运、脱模困难等问题。
[0004]综上所述,木质模板存在易损坏、钢制模板存在质量大的问题,如何提供一种质量较轻且不易损坏模板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模板,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0006]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建筑模板,包括模板主体,所述模板主体为PVC压板,于所述模板主体上设置有多个成型槽,相邻的所述成型槽之间间隔设置;于所述模板主体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网状部件,所述网状部件为金属网状部件。
[0007]优选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成型槽之间的间隙内。
[0008]优选地,所述加强筋为PVC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与所述模板主体为一体式结构设计。
[0009]优选地,所述网状部件为钢丝网,所述网状部件设置于所述模板主体的外侧,所述网状部件的外侧还喷涂有防腐层。
[0010]优选地,所述防腐层为PVC防腐层。
[001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模板,包括模板主体,模板主体为PVC压板,于模板主体上设置有多个成型槽,相邻的成型槽之间间隔设置;于模板主体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网状部件,网状部件为金属网状部件。
[0012]在模板主体的一个侧面上设置有隔板,多个隔板围绕成一个成型槽,根据建筑施工中对混凝土的成型要求,成型槽可以包括有多种形状。在一个模板主体上设置有多个成型槽,能够使用一块建筑模板进行多个混凝土成型块的筑造,从而提高建筑施工的施工进度。
[0013]在模板主体上设置有多个成型槽,相邻的成型槽之间采用间隔方式设置,如此设置,能够避免相邻的成型槽在进行混凝土块浇筑成型时的相互影响,提高混凝土块的成型效果。
[0014]为了提高模板主体的结构强度,在模板主体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网状部件,并且网状部件为金属网状部件,其设置于PVC压板(模板主体)的外侧,能够提高模板主体的结构强度,延长其使用寿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建筑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1中部件名称与附图标记的对应关系为:
[0018]模板主体1、加强筋2、网状部件3。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20]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建筑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模板,用于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的浇筑成型。在本实用新型中,建筑模板包括模板主体I,模板主体I为PVC (Polyvinyl chloride polymer,聚氯乙烯)压板,于模板主体I上设置有多个成型槽,相邻的成型槽之间间隔设置;于模板主体I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网状部件3,网状部件3为金属网状部件3。
[0022]在模板主体I的一个侧面上设置有隔板,多个隔板围绕成一个成型槽,根据建筑施工中对混凝土的成型要求,成型槽可以包括有多种形状。在一个模板主体I上设置有多个成型槽,能够使用一块建筑模板进行多个混凝土成型块的筑造,从而提高建筑施工的施工进度。
[002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模板,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将建筑模板的模板主体I设计为PVC压板,PVC材料相比于传统的木质模板、钢制模板而言具有结构强度大、质量轻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木质模板存在易损坏、钢制模板存在质量大的问题。
[0024]在模板主体I上设置有多个成型槽,相邻的成型槽之间采用间隔方式设置,如此设置,能够避免相邻的成型槽在进行混凝土块浇筑成型时的相互影响,提高混凝土块的成型效果。
[0025]为了提高模板主体I的结构强度,在模板主体I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网状部件3,并且网状部件3为金属网状部件,其设置于PVC压板(模板主体I)的外侧,能够提高模板主体I的结构强度,延长其使用寿命。
[0026]具体地,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网状部件3的设置方式为,在模板主体I成型后,采用压制方式将网状部件3压入到模板主体I的外侧面上,从而使得网状部件3与模板主体I
牢靠连接。
[0027]在本实施例中,建筑模板还包括有加强筋2,加强筋2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成型槽之间的间隙内。
[0028]具体地,加强筋2为PVC加强筋2,加强筋2与模板主体I为一体式结构设计。
[0029]在上述结构设计中,于相邻的两个成型槽之间的缝隙内设置有加强筋2,加强筋2不仅能够模板主体I的结构强度,同时还能够避免成型槽在浇筑混凝土时受力过大而产生变形的情况发生。而将加强筋2设计为PVC加强筋,加强筋2与模板主体I的制作材料相同,因此,在建筑模板生产制造过程中,可以采用注塑工艺一体成型,进一步提高建筑模板的结构强度。
[0030]为了解决该问题,本申请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31]采用PVC压板作为模板主体I的制作材料,以减轻模板的整体质量。在PVC压板至少一侧上设置网状部件3,例如钢丝网用于进一步提高模板的整体强度。并且,钢丝网相比于传统的钢制模板,虽然都采用钢材料制成,钢丝网的质量却能够极大程度地降低模板的质量。基于上述结构改进,为了保证模板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以满足实际需求,于成型的模具内设置加强筋2。
[0032]具体地,网状部件3为钢丝网,网状部件3设置于模板主体I的外侧,网状部件3的外侧还喷涂有防腐层。在本实施例中,防腐层为PVC防腐层。
[0033]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建筑模板,包括模板主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板主体(I)为PVC压板,于所述模板主体上设置有多个成型槽,相邻的所述成型槽之间间隔设置; 于所述模板主体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网状部件(3),所述网状部件为金属网状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有加强筋(2),所述加强筋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成型槽之间的间隙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筋为PVC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与所述模板主体为一体式结构设计。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状部件为钢丝网,所述网状部件设置于所述模板主体的外侧,所述网状部件的外侧还喷涂有防腐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腐层为PVC防腐层。
【文档编号】E04G9/05GK203594225SQ201320760277
【公开日】2014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6日
【发明者】王军 申请人: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