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弯曲灯槽龙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6257阅读:1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弯曲灯槽龙骨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弯曲灯槽龙骨,所述龙骨包括固定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平行设置,位于固定部的同侧且均与固定部垂直相交;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上均有变形槽。所述固定部在远离与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结合部位的边缘弯折有加强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槽龙骨既方便与被连接体连接,龙骨本身又具有良好的变形能力,可实现室内装修造型的多样化和装修效果的提升。
【专利说明】一种可弯曲灯槽龙骨【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龙骨,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弯曲的灯槽龙骨。
【背景技术】
[0002]在建筑工程中,龙骨通常被用作造型和板件连接的辅助件,现有的龙骨一般为条状,在使用中通常形成平面,在室内装修中,往往为了达到造型独特的装修效果,需要形成各种曲面或异形,条状的龙骨如要要实现曲面造型需要多段龙骨拼装或根据造型制作异形龙骨,拼装的龙骨会在拼装位置形成拼接缝,降低了装修效果,单个异形龙骨制作复杂,成本高,不具有通用性。
[0003]随着装修品质的提高,嵌入式灯具在室内装修中被广泛使用,嵌入式灯具灯槽需要在吊顶或墙面施工时预留槽体,现有的做法为剪开副龙骨的两侧并上翻折而形成对灯槽边缘的加固,或用两支以上的边龙骨对灯槽边缘进行,且一般的边龙骨不具备可弯曲的功能,无法实现弧形灯槽的加固。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弯曲灯槽龙骨,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既方便与被连接体连 接,龙骨本身又具有良好的变形能力,实现室内装修造型的多样化和装修效果的提升。
[0005]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可弯曲灯槽龙骨,所述龙骨包括固定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平行设置,位于固定部的同侧且均与固定部垂直相交;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上均有变形槽。
[0007]优选地,所述固定部在远离与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结合部位的边缘弯折有加强部。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部为固定部边缘弯折而成,所述第二夹持部为固定部非边缘处往复弯折而成。
[0009]优选地,所述变形槽为自夹持部向固定部和夹持部的结合部切割形成。
[0010]优选地,所述变形槽在夹持部上成排规则设置。
[0011]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通过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上设置变形槽,可以实现施工难度较大的弧形灯槽内表面的加固。
[0013]由整块板一体式的弯折而成龙骨形式,与现有的施工方法相比较具有简化施工工艺等优点,且由于内表面无拼接缝的存在,提高了灯槽内表面的装修质量为后序施工提供便利。
[0014]本实用新型通用性强,可与多种形式和材质的副龙骨搭配使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15]图1是可弯曲灯槽龙骨立体图。
[0016]图2是图1的纵向断面图。
[0017]图3是可弯曲灯槽龙骨使用于内表面平直的灯槽使用示意图。
[0018]图4是可弯曲灯槽龙骨使用于内表面为凸弧形的灯槽使用示意图。
[0019]图5是可弯曲灯槽龙骨使用于内表面为凹弧形的灯槽使用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1-固定部、2-第一夹持部、3-第二夹持部、4-加强部、5-变形槽、6-平面吊顶副龙骨、7-平面吊顶板、8-矩形灯槽、9-前吊顶副龙骨、10-后吊顶副龙骨、11-中间副龙骨、12-弧形吊顶板、13-凹弧形灯槽、14-凸弧形灯槽、15-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0022]图1和图2所揭示的实施例方式如下,图1为可弯曲灯槽龙骨立体图;图2为图1的纵向断面图。如图1和图2所示,可弯曲灯槽龙骨包括固定部1、第一夹持部2和第二夹持部3,所述第一夹持部2和第二夹持部3平行设置,位于固定部的同侧且均与固定部垂直相交;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上均有变形槽。其中,第一夹持部2为固定部边缘弯折而成,所述第二夹持部3为固定部中部靠下位置向与第一夹持部2弯折方向同向弯折至长度与第一夹持部2长度相近,之后稍向下弯向第一夹持部2,然后向与第一夹持部2相反方向弯折至固定部位置,形成往复弯折,往复的次数可以为一次,也可以为多次,往复弯折后可为龙骨安装后的变形提供余量。第一夹持部2、第二夹持部3和固定部I形成卡固吊顶副龙骨的卡槽,因此,第一夹持部2、第二夹持部3之间的距离等于或略大于所卡固吊顶副龙骨的高度。为了和被卡固的副龙骨形成可靠连接,第一夹持部2和第二夹持部3的实体部位和副龙骨之间采用自攻螺钉固定。为了防止可弯曲灯槽龙骨与吊顶板连接后强度不够,在固定部I末梢部位发生变形,从而导致灯槽的造型走样,可以根据需要固定部I在远离与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结合部位的边缘弯折有加强部4。本实施例给出的加强部4的形式为,先水平向与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同向方向稍折,然后垂直弯向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向与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反向稍折,然后垂直弯向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为了实现灯槽造型的多样性,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上均有变形槽5,变形槽5为自夹持部向固定部和夹持部的结合部切割形成。变形槽5在夹持部上成排规则设置。变形槽5的截面形状可为多种,本实施例中给出的长方形槽。第一夹持部上的变形槽5和第二夹持部上的变形槽5对应设置或不对应设置,本实施例中给出的为对应设置参见图1。
[0023]可弯曲灯槽龙骨的制作母材只要满足其变形和强度要求即可,如建筑工程中常用的镀锌钢板即可,可弯曲灯槽龙骨各部位的尺寸、规格、大小,可比照各种不同要求的灯槽工程的尺寸、规格、大小来对应制作、使用即可满足工程要求。
[0024]图3为可弯曲灯槽龙骨使用于内表面平直的灯槽使用示意图。在安装好灯槽位置的平面吊顶副龙骨6后,将可弯曲灯槽龙骨的第一夹持部2和第二夹持部3之间的卡槽套入平面吊顶副龙骨6边缘,并通过螺钉15固定平面吊顶副龙骨6和实施例一中所述龙骨,然后再封钉,安装底部的吊顶板和侧面的灯槽平面吊顶板7 (为了清楚显示,本图为组装分解图),就形成了由四块灯槽平面吊顶板和一块灯槽顶板围成的矩形灯槽8,本图中为了清楚显示连接关系,未绘制前后及右侧面的构件仅给出一个侧面组装图,其连接方式与前述的侧面相同。
[0025]图4是可弯曲灯槽龙骨使用于内表面为凸弧形的灯槽使用示意图。在拟安装好灯槽位置,在同一水平面内安装长度不同的前吊顶副龙骨9、后吊顶副龙骨10和中间副龙骨11,较短的前吊顶副龙骨9和较短后吊顶副龙骨10以及较长的中间副龙骨11形成的是凸弧面,可弯曲灯槽龙骨使用时弯曲成凸弧形,其上的变形槽5处于拉伸状态,通过螺钉15固定前吊顶副龙骨9、后吊顶副龙骨10、中间副龙骨11和弯曲后的龙骨,然后再封钉,安装底部和侧面的弧形吊顶板12,最终形成凸弧形灯槽14。
[0026]图5是可弯曲灯槽龙骨使用于内表面为凹弧形的灯槽使用示意图。在拟安装好灯槽位置,在同一水平面内安装长度不同的前吊顶副龙骨9、后吊顶副龙骨10和中间副龙骨11,较长的前吊顶副龙骨9和后吊顶副龙骨10以及较短的中间副龙骨11形成的凹弧面,将可弯曲灯槽龙骨的第一夹持部2和第二夹持部3之间的卡槽套入前吊顶副龙骨9、后吊顶副龙骨10和中间副龙骨11边缘,此时,可弯曲灯槽龙骨弯曲成凹弧形,其上的变形槽5处于压缩状态,通过螺钉15固定前吊顶副龙骨9、后吊顶副龙骨10、中间副龙骨11和弯曲后的龙骨,然后再封钉,安装底部和侧面的弧形吊顶板12,就形成了凹弧形灯槽13。
[0027]以上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实施方式,但其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核心技术方案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和细节上做任何修改与变化,但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可弯曲灯槽龙骨,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包括固定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平行设置,位于固定部的同侧且均与固定部垂直相交;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上均有变形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弯曲灯槽龙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在远离与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结合部位的边缘弯折有加强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弯曲灯槽龙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为固定部边缘弯折而成,所述第二夹持部为固定部非边缘处往复弯折而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弯曲灯槽龙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槽为自夹持部向固定部和夹持部的结合部切割形成。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可弯曲灯槽龙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槽在夹持部上成排规则设置。
【文档编号】E04B9/06GK203640130SQ201320772348
【公开日】2014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8日
【发明者】李配超, 蒋繆奕, 孙劲, 刘冬冬, 陈波, 董占波, 曾繁昌, 唐智谋, 高华军, 胡剑宏, 杨颖
申请人:北新建材(上海)有限公司, 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