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源立体车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6462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源立体车库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源立体车库,包括上下层叠布置的存放平台,每个存放平台并排设置有多个存放单元,位于上层的存放单元的入口处均设置有可绕存放单元的入口底边翻转而打开或收起的行走板,行走板可绕其端部转动,且行走板的端部设置有自锁装置,行走板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装置,使用时,第一个行走板翻转打开后放平,以与第一个行走板对应的存放单元的入口相适应;与第一个行走板相邻的第二个行走板翻转打开后,使其第一端搭接于地面上,第二端置于第一个行走板的底部,以支撑第一个行走板,同时,自锁装置锁定对应的行走板,以使行走板稳定放置。该无源立体车库结构简单,成本低。
【专利说明】一种无源立体车库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立体车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源立体车库。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以及购买力的上涨,私家车的数量快速递增,车辆的停放问题也随之显现。特别是在一些例如小区、宾馆、旅游景点等人口聚集场所,停车位的数量往往满足不了现有车辆的停车需求,人们只能到更远的地方寻找车位,或者将车停放在路边上。但是,即使是到更远的地方寻找停车位,但是由于停车位数量与需要停放车辆数量的不对等关系,往往很难找到空闲的车位,最终导致车主不得不将车辆停放在路边,给城市交通的顺畅带来了阻碍。
[0003]为了解决停车难问题,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很多种类的立体车库,一般为多层层叠放置,并利用多层的立体车库来实现较多车辆的放置。而在车辆放置或入库过程中,一般是对车辆先进行平移再进行升降,或者先进行升降再进行平移来实现的。在平移或者升降的过程中,需要利用电动机等电力驱动装置来驱动进行平移或者升降,尽管这样能够实现车辆入库,但是往往这种立体车库结构复杂,使用成本较高,也不环保,而且在电力不够发达的地方使用也会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的无源立体车库。
[0005]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无源立体车库,包括上下层叠布置的存放平台,每个所述存放平台并排设置有多个存放单元,位于上层的所述存放单元的入口处均设置有可绕所述存放单元的入口底边翻转而打开或收起的行走板,所述行走板可绕其端部转动,且所述行走板的端部设置有自锁装置,所述行走板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装置,使用时,第一个所述行走板翻转打开后放平,以与第一个所述行走板对应的所述存放单元的入口相适应;与第一个所述行走板相邻的第二个所述行走板翻转打开后,使其第一端搭接于地面上,第二端置于第一个所述行走板的底部,以支撑第一个所述行走板,同时,所述自锁装置锁定对应的所述行走板,以使所述行走板稳定放置。
[0007]其中,所述行走板的端部套设有第二钢轴,所述自锁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钢轴与所述行走板之间。
[0008]其中,所述行走板的一侧搭接于对应的所述存放单元的底板上,所述存放单元的入口处的底板上设置有铰链,所述第二钢轴与所述铰链连接。
[0009]其中,所述行走板为以一定夹角设置的行走板本体与行走板支撑部构成的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二钢轴设置于所述行走板本体与所述行走板支撑部的连接处,所述自锁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钢轴与所述行走板之间。
[0010]其中,位于端部的所述行走板连接有上行板,所述上行板的侧部可转动地卷绕于第一钢轴上,且所述上行板与所述第一钢轴之间设置有气动弹簧,所述第一钢轴与所述第二钢轴之间铰接;使用时,所述上行板的一端搭接于所述行走板上,所述上行板的另一端搭接于地面上。
[0011]其中,位于两端的所述行走板均连接有一个所述上行板。
[0012]其中,位于上层的所述存放单元的底部四个角落处均设置有支柱,所述支撑装置为三角形楔块结构,当所述行走板翻转打开后,所述三角形楔块结构与相邻的所述支柱的侧壁相抵设置。
[0013]其中,所述存放平台分两层设置。
[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15]本实用新型的无源立体车库,包括上下层叠布置的存放平台,每个所述存放平台并排设置有多个存放单元,位于上层的所述存放单元的入口处均设置有可绕所述存放单元的入口底边翻转而打开或收起的行走板,所述行走板可绕其端部转动,且所述行走板的端部设置有自锁装置,所述行走板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装置,使用时,第一个所述行走板翻转打开后放平,以与第一个所述行走板对应的所述存放单元的入口相适应;与第一个所述行走板相邻的第二个所述行走板翻转打开后,使其第一端搭接于地面上,第二端置于第一个所述行走板的底部,以支撑第一个所述行走板,同时,所述自锁装置锁定对应的所述行走板,以使所述行走板稳定放置;该无源立体车库在上层的存放单元的入口处设置行走板,利用相邻两个行走板的翻转运动形成用于车辆进入上层的存放单元所需的上行的道路以及进入存放单元的道路,可以使得车辆在进入上层的存放单元时直接利用自身的动力行走在两个相邻的行走板上,来实现车辆平移或升降效果,从而将车辆放入上层的存放单元中或移出上层的存放单元,其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更加方便;而且,在不使用时,可以将行走板翻转收起,以腾出占用的地面上空的空间,方便较高车辆的通行。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无源立体车库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中的无源立体车库的行走板收起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图1中的无源立体车库在A向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图1中的无源立体车库在A-A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图1中的无源立体车库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是图5中的行走板连接状态示意图。
[0022]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无源立体车库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8是图7中的无源立体车库在B-B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9是图7中的无源立体车库的行走板和上行板收起状态示意图。
[0025]图10是图7中的无源立体车库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存放单兀;2_上行板;3_行走板;4_支撑装置;5-铰链;11-支柱;21_第一钢轴;31_第二钢轴;32_行走板本体;33_行走板支撑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0028]如图1至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无源立体车库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29]一种无源立体车库,包括上下层叠布置的存放平台,每个存放平台并排设置有多个存放单元I,位于上层的存放单元I的入口处均设置有可绕存放单元I的入口底边翻转而打开或收起的行走板3,行走板3可绕其端部转动,且行走板3的端部设置有自锁装置,行走板3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装置4,使用时,第一个行走板3翻转打开后放平,以与第一个行走板3对应的存放单元I的入口相适应;与第一个行走板3相邻的第二个行走板3翻转打开后,使其第一端搭接于地面上,第二端置于第一个行走板3的底部,以支撑第一个行走板3,同时,自锁装置锁定对应的行走板3,以使行走板3稳定放置。
[0030]该无源立体车库在上层的存放单元I的入口处设置行走板3,利用相邻两个行走板3的翻转运动形成用于车辆进入上层的存放单元I所需的上行的道路以及进入存放单元的道路,可以使得车辆在进入上层的存放单元I时直接利用自身的动力行走在两个相邻的行走板上,来实现车辆平移或升降效果,从而将车辆放入上层的存放单元I中或移出上层的存放单元1,其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更加方便;而且,在不使用时,可以将行走板3翻转收起,以腾出占用的地面上空的空间,方便较高车辆的通行。另外,该无源立体车库的行走板3可以为两端都可转动的结构,也就是说,行走板3可以绕着第一端转动,或者行走板3可以绕着第二端转动,转动之后形成不同的放置形状,且相邻的两个行走板3在转动时,均绕着同一方向的端部同方向转动,这样,车辆需要进入其中一个存放单兀I时,可以通过转动行走板3,使两个相邻的行走板3形成左上行或者右上行的结构,以使车辆在左右两侧均可自由地进入到预定的存放单元I中。
[0031]进一步地,为了实现行走板3的转动,在本实施例中,行走板3的端部套设有第二钢轴31,自锁装置设置于第二钢轴31与行走板3之间。当行走板绕着第二钢轴31转动至所需的位置后,利用自锁装置对其进行锁定,使其稳定的该位置。其中,自锁装置的结构有很多种,如在第二钢轴31上环形排布多个棘齿,在行走板3卷绕于第二钢轴31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弹簧,弹簧连接一个销轴,销轴的端部插设于棘齿的一个齿槽中,根据棘齿的角度的不同,可以控制每次行走板3转动的角度。当然,自锁装置的结构并不仅限于此,如还可以为利用凸轮结构来实现的结构。
[0032]更进一步地,行走板3的一侧搭接于对应的存放单元I的底板上,存放单元I的入口处的底板上设置有铰链5,第二钢轴31与铰链5连接。在不使用行走板3时,先将行走板3绕着第二钢轴转动,使其翻起,再利用第二钢轴31与铰链5的连接,将行走板3沿着存放单元I的入口处的底边翻起,直至将行走板3放置在存放单元I的侧部即可,这将实现对行走板3的收起。当然,在此过程中,行走板3与第二钢轴31之间,以及行走板3与铰链5之间均需要设置带有阻尼效果的气动弹簧,利用气动弹簧的自阻尼效果,可以保证在行走板3向上翻起或者向下翻起的过程中行走稳定,避免快速下落造成不安全。
[0033]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行走板3只有一端设置有转动结构,其具体结构为:行走板3为以一定夹角设置的行走板本体32与行走板支撑部33构成的一体式结构,第二钢轴31设置于行走板本体32与行走板支撑部33的连接处,自锁装置设置于第二钢轴31与行走板3之间。行走板本体32与行走板支撑部33之间的夹角根据存放单元I的实际高度以及宽度等尺寸来确定。利用呈一定夹角的一体式结构,可以在使用时,将行走板本体32用于车辆行走,而行走板支撑部33置于相邻的行走板3的底部,以用于支撑相邻的这个行走板3,而且该支撑的动作在旋转行走板3的同时一起完成,操作方便。
[0034]位于上层的存放单元I的底部四个角落处均设置有支柱11,支撑装置4为三角形楔块结构,当行走板3翻转打开后,三角形楔块结构与相邻的支柱11的侧壁相抵设置。利用三角形楔块结构与支柱11的相抵,起到对行走板3的支撑作用,有利于车辆稳定地行走在行走板3上。当然,支撑装置4并不仅限于上述结构,还可以为在行走板3的底部的支撑腿结构,具体地,该支撑腿结构将设置在行走板3的悬空侧或者角落部位,这样就可以将行走板3的两侧均支撑住,使得其更加稳定。
[0035]如图7至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36]该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位于端部的行走板3连接有上行板2,上行板2的侧部可转动地卷绕于第一钢轴21上,且上行板2与第一钢轴21之间设置有气动弹簧,第一钢轴21与第二钢轴31之间铰接;使用时,上行板2的一端搭接于行走板3上,上行板2的另一端搭接于地面上。利用上行板2与相邻的行走板3的配合,来实现车辆进入位于上层的存放单元1,尤其是位于上层的端部的存放单元I中,其操作简便,实现容易。而在不使用时,上行板2将利用气动弹簧的气动作用翻起,腾出地面空间,便于其他车辆行走,在需要使用时,上行板在气动弹簧的气动作用下翻转并搭接在地面上即可,利用上行板2与相邻的行走板3的配合作用实现车辆进入端部的存放单元I中即可。
[0037]优选的,位于两端的行走板3均连接有一个上行板2。该无源立体车库在车辆进入上层的存放单元I时,可以在两边自由选择进入,使得车辆在进入时,无需特意掉头或者调整车辆方向,使得停放车辆更加方便,提高停放效率。
[0038]在本实用新型中,存放平台分两层设置。上层的存放平台设置有多个并排放置的存放单元,下层的存放平台同样设置有多个存放单元,而下层的存放单元停放车辆可以直接实现,对于上层的存放单元在停放车辆时,利用本实用新型中的行走板与上行板配合即可实现,能够存放较多车辆的同时,实现起来更加容易。
[0039]总之,本实用新型的无源立体车库,结构简单,成本低,而且实现容易,适用范围较广,对环境没有特别的要求,比较容易推广应用。在不使用时,方便收起,以提高道路的使用率,也将使得下层的存放单元I可以从多个方向存取车辆,在没有车辆的情况下,还可以用于行人通过,使得该无源立体车库可以应用在较繁华的街道等多种地方,应用范围较广,节省使用空间,提闻其利用率。
[0040]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无源立体车库,包括上下层叠布置的存放平台,每个所述存放平台并排设置有多个存放单元(I),其特征在于,位于上层的所述存放单元(I)的入口处均设置有可绕所述存放单元(I)的入口底边翻转而打开或收起的行走板(3),所述行走板(3)可绕其端部转动,且所述行走板(3 )的端部设置有自锁装置,所述行走板(3 )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装置(4 ),使用时,第一个所述行走板(3 )翻转打开后放平,以与第一个所述行走板(3 )对应的所述存放单元(I)的入口相适应;与第一个所述行走板(3)相邻的第二个所述行走板(3)翻转打开后,使其第一端搭接于地面上,第二端置于第一个所述行走板(3)的底部,以支撑第一个所述行走板(3),同时,所述自锁装置锁定对应的所述行走板(3),以使所述行走板(3)稳定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源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板(3)的端部套设有第二钢轴(31),所述自锁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钢轴(31)与所述行走板(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源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板(3)的一侧搭接于对应的所述存放单元(I)的底板上,所述存放单元(I)的入口处的底板上设置有铰链(5),所述第二钢轴(31)与所述铰链(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源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板(3)为以一定夹角设置的行走板本体(32)与行走板支撑部(33)构成的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二钢轴(31)设置于所述行走板本体(32)与所述行走板支撑部(33)的连接处,所述自锁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钢轴(31)与所述行走板(3)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源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位于端部的所述行走板(3)连接有上行板(2),所述上行板(2)的侧部可转动地卷绕于第一钢轴(21)上,且所述上行板(2)与所述第一钢轴(21)之间设置有气动弹簧,所述第一钢轴(21)与所述第二钢轴(31)之间铰接;使用时,所述上行板(2)的一端搭接于所述行走板(3)上,所述上行板(2)的另一端搭接于地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源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位于两端的所述行走板(3)均连接有一个所述上行板(2 )。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无源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位于上层的所述存放单元(I)的底部四个角落处均设置有支柱(11),所述支撑装置(4)为三角形楔块结构,当所述行走板(3)翻转打开后,所述三角形楔块结构与相邻的所述支柱(11)的侧壁相抵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无源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放平台分两层设置。
【文档编号】E04H6/10GK203626320SQ201320784003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日
【发明者】谭永宏, 谭馨月 申请人:谭永宏, 谭馨月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