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该空心楼板包括预制底板、预制底座、现浇顶板、现浇密肋,所述的预制底板的侧面全部或部分设为斜侧面,预制底座的内侧面全部或部分设为斜侧面,或者预制底板的侧面全部或部分设有上凸块,预制底座的内侧面全部或部分设有下凸块,最终形成上表面大、下表面小的预制底板和上表面小、下表面大的预制底座。预制底板的自重轻,运输与安装方便,同时预制底座的侧面承受来自预制底板的压力,在相互作用力下二者的接触面接合紧密。拆除模板后的空心楼板底面平整,没有缝隙,有利于接合面抗裂性能的提高与空心楼板整体性的加强。所述空心楼板各构件容易加工,可批量标准化生产,易拼装、施工简便、整体性良好。
【专利说明】一种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指一种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
【背景技术】
[0002]钢筋混凝土现浇空心楼板具有节约建筑材料,减轻楼盖自重,建筑节能效果好,施工便捷,管线布设方便,保温隔热效果良好,适用于大跨度、大空间建筑等诸多优点。一种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专利号201210295295.0),该空心楼板包括现浇密肋、预制底板、现浇顶板,所述的预制底板侧面设为内侧倾斜的斜面。由于侧模板或者预制侧壁底部有支撑筋,预制底板底部有相应的缺口,将预制底板放置在支撑筋上,支撑筋可伸入预制底板底部缺口内,在预制底板底部粉刷砂浆,形成整体空心楼板。该空心楼盖施工简单,受力性能较好,但预制底板的自重大,给预制底板的运输、安装以及下沉(即使预制底板由空腔的上表面移动到空腔下表面的过程)带来不便,且预制底板放置到支撑筋上并在预制底板底部粉刷砂浆时,砂浆不易填充到预制底板与现浇密肋或者预制底板与预制侧壁之间的缝隙中,无法保证支撑筋能完全被砂浆包裹起来,支撑筋的耐久性得不到有效保障,最终将影响空心楼板的整体性和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000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该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对预制底座内侧面设置与预制底板侧面相适应的斜侧面,利用结构构件自身的截面特性接触面完好接合,不再使用支撑筋支撑预制底板,解决了砂浆不易将支撑筋包裹严实从而出现的支撑筋耐久性的问题,从而提高了混凝土空心楼板整体性及延长了结构的使用寿命。同时,由于预制底座作为围成空心楼板空腔的一部分,预制底板的自重得以减少,给预制底板的运输、安装以及下沉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加快了施工进度,提高了施工质量。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该空心楼板包括预制底板、预制底座、现浇顶板、现浇密肋,所述的预制底板为实心的预制构件,预制底座为中空的预制构件,所述的预制底板的侧面全部或部分设为斜侧面,预制底座的内侧面全部或部分设为斜侧面,或者预制底板的侧面全部或部分设有上凸块,预制底座的内侧面全部或部分设有下凸块,最终形成上表面大、下表面小的预制底板和上表面小、下表面大的预制底座。
[0005]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预制底座中有锚固筋;所述的空心楼板中设有侧板;所述的侧板由下侧板和上侧板组成,或者是单块侧板;所述的空心楼板中设有盖缝板;所述的空心楼板由预制底板、预制底座、上侧板、盖缝板、现浇顶板、现浇密肋围成空腔,或所述的空心楼板由预制底板、预制底座、单块侧板、盖缝板、现浇顶板围成空腔;所述的空心楼板的空腔中设有预制底板的支撑件。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将所述的预制底板的侧面全部或部分设为斜侧面,预制底座的内侧面全部或部分设为斜侧面,或者预制底板的侧面全部或部分设有上凸块,预制底座的内侧面全部或部分设有下凸块,最终形成上表面大、下表面小的预制底板和上表面小、下表面大的预制底座。这一设置方式使得预制底座的侧面承受来自预制底板的压力,在相互的作用力下二者的接触面接合紧密,预制底座可作为预制底板的有效支撑;利用结构构件自身的截面特性使预制底板与预制底座之间的接触面完好地接合,而无需其他形式的支撑构件,构造简单,极大地方便了施工;预制底座作为围成空心楼板空腔的一部分,使预制底板的自重得以减轻,给预制底板的运输、安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加快了施工进度,提高了施工质量;拆除模板后的空心楼板底面平整,没有缝隙,有利于接合面抗裂性能的提高与空心楼板整体性的加强。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以下附图中,I为预制底板,1.1为预制底板I侧面中向下侧倾斜的斜侧面,1.2为预制底板I侧面上设置的上凸块,2为预制底座,2.1为预制底座2内侧面中向上侧倾斜的斜侧面,2.2为预制底座2内侧面上设置的下凸块,3为锚固筋,4为支撑件,5为定位块,6为侧板,6.1为下侧板,6.2为上侧板,6.3为单块侧板,7为盖缝板,8为肋梁钢筋,9为底模板,10为现浇顶板,11为砂浆粉刷层,12为现浇密肋,13为拆模螺栓,14为拆模螺栓孔。
[0008]图1为预制底板和与之相适应的预制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 (a)为预制底板倒置结构不意图,图1 (b)为预制底座结构意图,图1 (c)为预制底座平面图;
[0009]图2为预制底板和与之相适应的预制底座的另一实施例,其中图2 (a)为预制底板倒置结构不意图,图2 (b)为预制底座结构意图,图2 (c)为预制底座平面图;
[0010]图3为预制底板和与之相适应的预制底座的另一实施例,其中图3 (a)为预制底板倒置结构不意图,图3 (b)为预制底座结构意图,图3 (c)为预制底座平面图;
[0011]图4为预制底板和与之相适应的预制底座的另一实施例,其中图4 Ca)为预制底板倒置结构不意图,图4 (b)为预制底座结构意图,图4 (c)为预制底座平面图;
[0012]图5为预制底板和与之相适应的预制底座的另一实施例,其中图5 (a)为预制底板倒置结构不意图,图5 (b)为预制底座结构意图;
[0013]图6为预制底板和与之相适应的预制底座的另一实施例,其中图6 (a)为预制底板倒置结构不意图,图6 (b)为预制底座结构意图;
[0014]图7为预制底板和与之相适应的预制底座的另一实施例,其中图7 (a)为预制底板倒置结构示意图,图7 (b)预制底板剖面图,图7 (c)为预制底座结构示意图,图7 Cd)为预制底座平面图;
[0015]图8为预制底板和与之相适应的预制底座的另一实施例,其中图8 (a)为预制底板倒置结构不意图,图8 (b)为预制底座结构意图,图8 (c)为预制底座平面图;
[0016]图9为预制底板、预制底座斜面相互对位不意图;
[0017]图10为空心楼板模板结构示意图;
[0018]图11为空心楼板模板结构另一实施例;
[0019]图12为预制底板搁置于支撑件上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13为在预制底板上布置盖缝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14为由预制底板、预制底座、上侧板、盖缝板、现浇顶板、现浇密肋围成空腔的空心楼板施工示意图;[0022]图15为由预制底板、预制底座、上侧板、盖缝板、现浇顶板、现浇密肋围成空腔的空心楼板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16为由预制底板、预制底座、单块侧板、盖缝板、现浇顶板围成空腔的空心楼板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25]本实用新型如附图1?16所示。
[0026]图1?8为预制底板I和与之相适应的预制底座2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预制底板I,预制底板I的侧面全部设为斜侧面1.1,形成上表面大、下表面小的预制底板1,预制底座2的内侧面全部设为斜侧面2.1,形成上表面小、下表面大的预制底座2,预制底板I的侧面形式与预制底座2的内侧面形式相适应。图2至图6中预制底板I的侧面部分设为斜侧面1.1,形成上表面大、下表面小的预制底板1,预制底座2的内侧面部分设为斜侧面
2.1,形成上表面小、下表面大的预制底座2,预制底板I的侧面形式与预制底座2的内侧面形式相适应。图7中预制底板I的侧面全部设有上凸块1.2,预制底座2的内侧面全部设有下凸块2.2,预制底板I的侧面形式与预制底座2的内侧面形式相适应。图8中预制底板I的侧面部分设为斜侧面1.1,部分设有上凸块1.2,形成上表面大、下表面小的预制底板1,预制底座2的内侧面部分设为斜侧面2.1,部分设有下凸块2.2,形成上表面小、下表面大的预制底座2,预制底板I的侧面形式与预制底座2的内侧面形式相适应。这一设置方式使得预制底座2的侧面承受来自预制底板I的压力,在相互的作用力下二者的接触面接合紧密,预制底座2可作为预制底板I的有效支撑,同时,利用结构构件自身的截面特性使预制底板I与预制底座2之间的接触面完好地接合,而无需其他形式的支撑构件,构造简单,极大地方便了施工。
[0027]预制底座2为混凝土预制构件,预埋有锚固筋3,锚固筋3伸出与向外倾斜的侧面相对的另一侧面一定的长度。这样能增强预制底座2与现浇密肋12的粘结力,增强空心楼板的整定性以及改良其整体受力性能。该预制底座2容易加工,可批量标准化生产。同时,预制底座2作为围成空心楼板空腔的一部分,使预制底板I的自重得以减轻,给预制底板I的运输、安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加快了施工进度,提高了施工质量。
[0028]图9为预制底板1、预制底座2的侧面相互对位示意图。对准位置,预制底板I的侧面就能准确落到预制底座2的内侧面上。
[0029]图10为空心楼板模板结构示意图。图中侧板6由下侧板6.1与上侧板6.2组成,下侧板6.1与上侧板6.2可通过射钉连接。支撑件4布置在上侧板6.2上,布置侧板6前,先在下侧板6.1上涂抹隔离层,当现浇顶板10浇筑完成并且达到拆模强度后,有利于下侧板6.1与现浇密肋12的分离,方便拆模。拆下侧板6.1后,上侧板6.2下面的空间被现浇密肋12的混凝土所填充,此空间的混凝土作为上侧板6.2的支撑,上侧板6.2不会滑落,从而保证了上侧板6.2的稳定。
[0030]图11为空心楼板模板结构另一实施例。图中侧板6为单块侧板6.3。该侧板作为围城空心楼盖空腔的一部分而不需要拆除。[0031]图10?11中,在侧板6与预制底座2相交的四角布置有定位块5,定位块5能阻止侧板6水平方向的位移,保证了在浇筑现浇密肋12时,侧板6在混凝土侧压力的作用下不会发生位移,最终保证了空心楼盖的整体施工质量。预制底板I上有拆模螺栓孔14,拆模螺栓孔14中布置有拆模螺栓13,拆模螺栓13的作用为,在预制底板I充当完现浇顶板10的底模后,待现浇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拧动拆模螺栓13,顶住现浇顶板10对预制底板I施加反力,使预制底板I与现浇顶板7分离,将预制底板I放置到预制底座2上。此外,还可以在预制底板I的上表面涂抹隔离层,当现浇顶板10浇筑完成并且达到一定强度后,有利于预制底板与现浇密肋12的分离,方便了预制底板I的下沉。
[0032]图12?13为组成空心楼板空腔的结构构件布置示意图。图12中预制底板I搁置于支撑件4上,预制底板I的上表面与侧板6的上侧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图13中在预制底板I与侧板6之间布置有盖缝板7,盖缝板7覆盖了预制底板I与侧板6之间的空隙,这样浇筑现浇顶板10时,混凝土不会流入到空腔内,保证了空心楼盖的空腔形成。
[0033]图14为由预制底板1、预制底座2、上侧板6.2、盖缝板7、现浇顶板10、现浇密肋12围成空腔的空心楼板施工示意图,其施工步骤为:架设空心楼板的底模板9,绑扎肋梁钢筋8 ;拼装侧板6,在预制底座2上面布置整体侧板6,再在预制底座2与侧板6相交的四角布置定位块5,使该组合好的构件布置在绑扎好的肋梁钢筋8两侧;在侧板6围成的空间内支设支撑件4,将预制底板I放置在支撑件4上,再在预制底板I与侧板6之间的空隙间布置盖缝板7 ;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拆除底模板9、下侧板6.1,撤去支撑件4,将预制底板I下沉,使预制底板I全部或部分为斜侧面1.1的侧面与预制底板2全部或部分为斜侧面2.1的内侧面相互接合,或使预制底板I全部或部分设有上凸块1.2的侧面与预制底座2全部或部分设有下凸块2.2的侧面相互接合,预制底板1、预制底座2、上侧板
6.2、盖缝板7、现浇顶板10、现浇密肋12形成空腔;在预制底板I下粉刷砂浆11,形成整体性良好的空心楼板。图15为依此施工步骤最终成形的空心楼板局部示意图。
[0034]图16为由预制底板1、预制底座2、单块侧板6.3、盖缝板7、现浇顶板10围成空腔的空心楼板局部结构示意图。其施工步骤为:架设空心楼板的底模板9,绑扎肋梁钢筋8;拼装单块侧板6.3,在预制底座2上面布置整体单块侧板6.3,再在预制底座2与侧板6相交的四角布置定位块5,使该组合好的构件布置在绑扎好的肋梁钢筋8两侧;在侧板6围成的空间内支设支撑件4,将预制底板I放置在支撑件4上,再在预制底板I与侧板6之间的空隙间布置盖缝板7 ;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拆除底模板9,撤去支撑件4,将预制底板I下沉,使预制底板I全部或部分为斜侧面1.1的侧面与预制底板2全部或部分为斜侧面2.1的内侧面相互接合,或使预制底板I全部或部分设有上凸块1.2的侧面与预制底座2全部或部分设有下凸块2.2的侧面相互接合,预制底板1、预制底座2、单块侧板
6.3、盖缝板7、现浇顶板10形成空腔;在预制底板I下粉刷砂浆11,形成整体性良好的空心楼板。
[0035]图15?16中,预制底座2的侧面与预制底板I的侧面相互紧密接合,预制底座2可作为预制底板I的有效支撑,而无需其他形式的支撑构件,构造简单,极大地方便了施工。预制底座2作为围成空心楼板空腔的一部分,使预制底板I的自重得以减轻,给预制底板的运输、安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加快了施工进度,提高了施工质量。拆除底模板9后的空心楼板底面平整,没有缝隙,接合面的抗裂能力得到提高,空心楼板整体性得到加强。
【权利要求】
1.一种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该空心楼板包括预制底板(I)、预制底座(2)、现浇顶板(10)、现浇密肋(12),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制底板(I)为实心的预制构件,预制底座(2)为中空的预制构件,所述的预制底板(I)的侧面全部或部分设为斜侧面(1.1),预制底座(2)的内侧面全部或部分设为斜侧面(2.1),或者预制底板(I)的侧面全部或部分设有上凸块(1.2),预制底座(2)的内侧面全部或部分设有下凸块(2.2),最终形成上表面大、下表面小的预制底板(I)和上表面小、下表面大的预制底座(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其特征在于:所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制底座(2)中有锚固筋(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心楼板中设有侧板(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板(6)由下侧板(6.1)和上侧板(6.2)组成,或者是单块侧板(6.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心楼板中设有盖缝板(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心楼板由预制底板(I)、预制底座(2)、上侧板(6.2)、盖缝板(7)、现浇顶板(10)、现浇密肋(12)围成空腔,或所述的空心楼板由预制底板(I)、预制底座(2)、单块侧板(6.3)、盖缝板(7)、现浇顶板(10)围成空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心楼板的空腔中设有预制底板(I)的支撑件(4)。
【文档编号】E04B5/18GK203640119SQ201320789927
【公开日】2014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3日
【发明者】吴方伯, 李斌, 岳建武, 杨璐, 瞿爱良 申请人:中航建筑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