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混凝土主材的耐张型铁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7377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管混凝土主材的耐张型铁塔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钢管混凝土主材的耐张型铁塔,包括塔身和塔腿,塔腿为2根转角内侧塔腿和2根转角外侧塔腿,所述2根转角内侧塔腿为钢管混凝土结构,2根转角外侧塔腿为钢管结构。本实用新型对于受压主材转角内侧塔腿和受拉主材转角外侧塔腿采用相同的截面规格,对于受拉控制的主材,由于受力相对较小,可不灌注混凝土。从而有效减少了混凝土量,降低了塔重和工程造价。这种构造方式设计灵活,构造方式简单,经济性好,加工方便。
【专利说明】一种钢管混凝土主材的耐张型铁塔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钢管混凝土主材的耐张型铁塔。
【背景技术】
[0002]随着输电线路工程的建设,铁塔的尺寸、负荷发生了质的变化,铁塔趋于大型化,作为承载能力更强的构件,钢管混凝土结构已经开始应用于输电线路杆塔设计。在钢管中填充混凝土形成钢管混凝土构件后,钢管约束了混凝土,可延缓其受压时的纵向开裂,而混凝土也可以延缓钢管发生局部屈曲。两种材料相互弥补了彼此的弱点,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从而使钢管混凝土构件具有很高的承载能力,从大量的试验情况来看,钢管混凝土构件的承载能力都高于其钢管和核心混凝土单独承载力之和。钢管混凝土与钢管相比可显著提高构件的抗压强度,使铁塔构件主要由抗拉控制,可有效减小钢管截面积。由于商品混凝土价格较低,在钢管截面积减小的情况下可显著降低杆造价,节省投资。
[0003]对于转角度数较大的耐张塔,转角外侧的2根塔身主材由受拉控制,转角内侧的2根塔身主材由受压控制。在一般铁塔设计中,4根主材往往采用相同的构造方式,对于钢管混凝土铁塔,如果4根主材均采用钢管混凝土结构,不仅大大增加了铁塔的整体重量,而且会造成材料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耐张型钢管混凝土铁塔塔身主材构造方式重量大、经济性差、力口工复杂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灵活,构造方式简单,经济性好,加工方便的钢管混凝土主材的耐张型铁塔。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管混凝土主材的耐张型铁塔,包括塔身和塔腿,塔腿为2根转角内侧塔腿和2根转角外侧塔腿,所述2根转角内侧塔腿为钢管混凝土结构,2根转角外侧塔腿为钢管结构。
[0006]所述的转角内侧塔腿和转角外侧塔腿的钢管截面积相同。
[0007]所述的转角内侧塔腿的钢管壁厚与转角外侧塔腿的钢管壁厚之比为1:1-1:1.3。
[0008]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对于受压主材转角内侧塔腿和受拉主材转角外侧塔腿采用相同的截面规格,对于受拉控制的主材,由于受力相对较小,可不灌注混凝土。从而有效减少了混凝土量,降低了塔重和工程造价。这种构造方式设计灵活,构造方式简单,经济性好,加工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全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如图1所示,一种钢管混凝土主材的耐张型铁塔,包括塔身和塔腿,沿着输电线在转角处的走向,塔腿为2根转角内侧塔腿I和2根转角外侧塔腿2,所述2根转角内侧塔腿I为钢管混凝土结构,2根转角外侧塔腿2为钢管结构。转角内侧塔腿I和转角外侧塔腿2的钢管截面积相同。转角内侧塔腿I的钢管壁厚与转角外侧塔腿2的钢管壁厚之比为1:1-1:1.3。
[0011]对于转角度数较大的耐张塔,转角内侧塔腿I的主材为受压控制,转角外侧塔腿2的主材为受拉控制。对于受压控制的主材,加大管径可有效增强其整体抗压稳定性能,但受局部强度限制,其径厚比必须满足一定限值,因此对于空心钢管,必须通过加大壁厚来满足受压局部稳定要求。由于钢管混凝土结构可有效提高构件局部稳定性能,因此在受压主材内灌注混凝土,可在满足局部稳定要求的条件下有效减小钢管壁厚,从而减少了用钢量,降低了工程造价。因铁塔结构的特殊性,塔身主材承受的拉力小于其承受的压力,但是考虑到加工放样的简便,受压主材和受拉主材往往采用相同的截面规格。对于受拉控制的主材,由于受力相对较小,可不灌注混凝土,在保持与受压主材相同管径的前提下(保证加工放样的简便)根据需要选择壁厚,从而有效减少了混凝土量,降低了塔重和工程造价。这种构造方式设计灵活,构造方式简单,经济性好,加工方便。
【权利要求】
1.一种钢管混凝土主材的耐张型铁塔,包括塔身和塔腿,塔腿为2根转角内侧塔腿和2根转角外侧塔腿,其特征在于:所述2根转角内侧塔腿为钢管混凝土结构,2根转角外侧塔腿为钢管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混凝土主材的耐张型铁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角内侧塔腿和转角外侧塔腿的钢管截面积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混凝土主材的耐张型铁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角内侧塔腿的钢管壁厚与转角外侧塔腿的钢管壁厚之比为1:1-1:1.3。
【文档编号】E04H12/12GK203654849SQ201320820575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5日
【发明者】郭咏华, 张斌, 王恒, 文永庆, 张建明 申请人: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