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钢筋混凝土柱节点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7960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地下室钢筋混凝土柱节点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领域】,提出一种逆作法施工的地下室钢筋混凝土柱节点连接结构。包括钢筋笼、钢套筒、环形钢板、H型钢抗剪键,钢筋笼外侧于节点位置焊接有一钢套筒,钢套筒近上端对应梁的钢筋上排部分位置横设置一环形钢板,梁的钢筋上排部分端搭于环形钢板上并焊接,梁端头其它主筋焊接在钢套筒上,钢套筒外侧对应梁处焊接有H型钢抗剪键,H型钢抗剪键锚固于梁端,该结构全部由混凝土包裹。与传统的钢筋直接穿过柱或预埋钢筋等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在钢套筒上焊接环形钢板和H型钢抗剪键,使得钢套筒与梁节点连接质量得到保证,满足了结构的受力要求,采用本实用新型可大大缩短施工工期,在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的同时,大大地减少工程的综合造价。
【专利说明】地下室钢筋混凝土柱节点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地下室钢筋混凝土柱的节点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在逆作法施工过程中,先沿建筑物地下室轴线或周围施工地下连续墙或其他支护结构,同时建筑物内部的有关位置浇筑或打下中间支承桩和柱,作为施工期间于底板封底之前承受上部结构自重和施工荷载的支撑。然后施工地面一层的梁板楼面结构,作为地下连续墙刚度很大的支撑,随后逐层向下开挖土方和浇筑各层地下结构,直至底板封底。因此,节点二次形成是逆作法施工技术的基本特征。节点设计既要符合结构设计规范的要求,又要满足施工工况受荷条件下的受力要求;节点形式和构造必须在工艺上满足现有的工艺手段与施工能力。当支座或交叉点有钢筋通过时,施工中将会存在一定困难,所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地下结构柱与梁板的节点处理往往成为施工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高层建筑地下室钢筋混凝土柱节点连接结构,采用钢套筒节点连接方式,彻底的解决了梁与钢筋混凝土柱之间的连接难题。
[0004]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是实现:
[0005]地下室钢筋混凝土柱节点连接结构,包括钢筋笼,钢筋笼外侧于节点位置焊接有一钢套筒,钢套筒的内径与钢筋笼的外径相当,钢套筒的高度大于所连接的梁高度,钢套筒近上端对应梁的钢筋上排部分位置横设置一环形钢板,梁的钢筋上排部分端搭于环形钢板上并焊接,钢套筒外侧对应梁处焊接有H型钢抗剪键,H型钢抗剪键锚固于梁端;钢筋笼、钢套筒、环形钢板、H型钢抗剪键以及横梁的钢筋全部由混凝土包裹。
[0006]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0007]1.与传统的钢筋直接穿过柱或预埋钢筋等施工工艺相比,本实用新型便于施工,可以大大缩短施工工期,在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的同时,大大地减少了项工程的综合造价。
[0008]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钢套筒上焊接环形钢板和H型钢抗剪键,使得钢套筒与梁节点连接质量得到保证,满足了结构的受力要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高层建筑地下室钢筋混凝土柱节点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0]【具体实施方式】
[0011]参考图1,下面用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2]地下室钢筋混凝土柱节点连接结构,包括钢筋笼1、钢套筒2、环形钢板3和H型钢抗剪键4,钢筋笼I外侧于节点位置焊接有一钢套筒2,钢套筒2的高度大于所连接的梁高度,钢套筒2近上端对应梁的钢筋上排部分位置横设置一环形钢板3,梁的钢筋5上排部分端搭于环形钢板3上并焊接,梁端头其它主筋焊接在钢套筒2上,钢套筒2外侧对应梁处焊接有H型钢抗剪键4,H型钢抗剪键4锚固于横梁端,钢筋笼1、钢套筒2、环形钢板3、H型钢抗剪键4以及横梁的钢筋5全部由混凝土(图中未示)包裹。
[0013]与传统的钢筋直接穿过柱或预埋钢筋结构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大大缩短施工工期,在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的同时,钢筋混凝土柱与钢套筒节点组合后,将大大地减少了项工程的综合造价。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钢套筒上焊接环形钢板和H型钢抗剪键,使得钢套筒与梁节点连接质量得到保证,满足了结构的受力要求。
【权利要求】
1.地下室钢筋混凝土柱节点连接结构,包括钢筋笼,其特征在于:钢筋笼(I)外侧于节点位置焊接有一钢套筒(2),钢套筒(2)的内径与钢筋笼(I)的外径相当,钢套筒(2)的高度大于所连接的梁高度,钢套筒(2)近上端对应梁的钢筋上排部分位置横设置一环形钢板(3),梁的钢筋(5)上排部分端搭于环形钢板(3)上并焊接,梁端头其它主筋焊接在钢套筒(2 )上,钢套筒(2 )外侧对应梁处焊接有H型钢抗剪键(4 ),H型钢抗剪键(4 )锚固于梁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钢筋混凝土柱节点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钢筋笼(I)、钢套筒(2)、环形钢板(3)、H型钢抗剪键(4)以及梁的钢筋(5)全部由混凝土包裹。
【文档编号】E04B1/58GK203640061SQ201320846201
【公开日】2014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0日
【发明者】张成灿, 梁禄文, 廖启晴, 李峰, 郭先槐, 胡元金, 陈家谷, 卓新红, 梁瑞友, 余美霖 申请人:茂名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