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罐体控温隔热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898092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罐体控温隔热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运输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罐体控温隔热装置,其包括罐车底座、安装在罐车底座上并能转动的罐体,还包括冷热源、换能器、冷热媒盘管、绝热套和控制器,冷热媒盘管固定在绝热套的内壁上,绝热套固定安装在罐车底座上并包覆在罐体的外侧,冷热媒盘管与罐体的外壁之间有转动间隙;冷热源通过换能器与冷热媒盘管连接;换能器通过控制器控制。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能够在不消耗额外能源的情况下,保持预拌混凝土运输罐车罐体内混凝土的适宜温度,确保产品质量,更加节能环保,节约成本。
【专利说明】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罐体控温隔热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运输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罐体控温隔热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国家拉动经济增长措施的不断出台,对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和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理力度将不断加大,尤其在房地产开发领域,将更加注重工程建设质量。在基础建设混凝土工程中,绝大多数采用大型商品混凝土拌合楼站连续供应不同等级和要求的预拌混凝土建筑料,完全依靠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这种特种车辆完成拌合楼站商品混凝土的运输,但现有的搅拌运输车是我国于80年代效仿国外进口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结构,罐体上没有设置隔热温控装置,尤其不能在北方冬季严寒时段运输预拌混凝土,这种情况已经不能满足北方冬季室内混凝土工程的施工供料要求,不仅如此,现有预拌混凝土的运输罐车罐体上没有温控系统,不能保证北方冬季运输混凝土品质的控制要求,甚至造成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冻结,罐体冻裂现象;也不能保证夏季高温时段运输混凝土的品保适宜温度,对工程质量要求日益严格的混凝土基础材料全过程质量控制极为不利。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罐体控温隔热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存在的没有设置隔热温控装置,不能保证北方冬季运输混凝土品质的控制要求、造成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冻结、罐体冻裂现象;不能保证夏季高温时段运输混凝土的品质适宜温度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罐体控温隔热装置,包括包括罐车底座和安装在罐车底座上并能转动的罐体,还包括冷热源、换能器、冷热媒盘管、绝热套和控制器,冷热媒盘管固定在绝热套的内壁上,绝热套固定安装在罐车底座上并包覆在罐体的外侧,冷热媒盘管与罐体的外壁之间有转动间隙;冷热源通过换能器与冷热媒盘管连接;换能器通过控制器控制。
[0005]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0006]上述冷热源包括吸热盘管和发动机排气尾管,吸热盘管的吸热段设置在发动机排气尾管内,换能器包括蒸发器和真空冷凝泵,吸热盘管的输出端安装有蒸发喷头和喷嘴,冷热媒盘管的换能段、蒸发喷头和喷嘴均位于蒸发器内部,真空冷凝泵的输入管与蒸发器的出气管连通,真空冷凝泵的输出管和蒸发器的出液管汇合后,通过第二循环泵连接至吸热盘管的输入端,控制器通过线路与真空冷凝泵连接。
[0007]上述冷热源还包括发动机冷却水套,真空冷凝泵的输出管和蒸发器的出液管在发动机冷却水套中汇合后连接至吸热盘管的输入端。
[0008]上述冷热源还包括发动机冷却水套、排气管冷却水套和排气管汇,真空冷凝泵的输出管和蒸发器的出液管在发动机冷却水套中汇合后,通过排气管冷却水套与吸热盘管的输入端连通,排气管冷却水套包覆在排气管汇的四周,排气管汇与发动机排气尾管连通,发动机冷却水套与排气管冷却水套之间设有第二循环泵。
[0009]上述吸热盘管的输出端与蒸发器的进液口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一单向阀;冷热媒盘管上设有第一循环泵。
[0010]上述蒸发器的出液口与发动机冷却水套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二单向阀。
[0011]上述绝热套为保温阻燃层的绝热套,或绝热套为中空抽真空金属腔体绝热套,或绝热套为隔层绝热套;或/和,吸热盘管内设有溴化锂溶液。
[0012]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在罐体外壁上设置了绝热套,使得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具有保温功能;同时在绝热套的内壁上设置冷热媒盘管,冷热媒盘管通过换能器与供能装置进行热交换,从而实现罐体的制冷和制热;冬季低气温条件下,通过冷热媒盘管对罐体进行供暖,满足北方冬季室内混凝土工程的施工供料要求,避免发生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冻结,罐体被冻裂的现象;夏季高温时段,通过冷热媒盘管对罐体进行制冷,保证夏季高温时段运输混凝土的品保适宜温度;利用发动机尾气的余热和溴化锂溶液实现对运输车罐体的制冷和供暖,不消耗额外能源,更加节能环保,节约成本;综上,本实用新型可以使预拌混凝土运输罐车罐体内混凝土保持适宜温度,有利于对混凝土搅拌运输进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确保产品质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2为附图1所示结构中换能器和冷热源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3为附图1所示结构安装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上的主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4为附图3所示结构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换能器,2为冷热媒盘管,3为绝热套,4为控制器,5为罐体,6为发动机排气尾管,7为吸热盘管,8为蒸发器,9为真空冷凝泵,10为蒸发喷头,11为喷嘴,12为第二循环泵,13为第一单向阀,14为罐车底座,15为牵引车车头,16为发动机冷却水套,17为排气管冷却水套,18为第二单向阀,19为单缸排气管,20为排气管汇,21发动机油底壳,22冷却风扇,23固连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0019]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0020]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21]如附图1、2、3、4所示,该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罐体控温隔热装置包括罐车底座14和安装在罐车底座14上并能转动的罐体5,还包括冷热源、换能器1、冷热媒盘管2、绝热套3和控制器4,冷热媒盘管2固定在绝热套3的内壁上,绝热套3固定安装在罐车底座14上并包覆在罐体5的外侧,冷热媒盘管2与罐体5的外壁之间有转动间隙;冷热源通过换能器I与冷热媒盘管2连接;换能器I通过控制器4控制。绝热套3和冷热媒盘管2 —体化设计安装,通过固连钢板23固定安装在罐车底座14上,绝热套3不随罐体5旋转,冷热媒盘管2和罐体5之间留有旋转间隙。在罐体5的外壁上安装绝热套3,可以对罐体5和罐体5内部的混凝土进行隔热保温,保证混凝土的品质;在绝热套3的内壁上设置冷热媒盘管2,可以对罐体5和罐体5内部的混凝土进行制冷或加热,使其保持在适宜的温度下,同时绝热套3能够防止冷气或暖气散失,提高能源利用率,节能环保;冷热源通过换能器I与冷热媒盘管2连接,控制器4通过控制换能器I选择冷源或热源与冷热媒盘管2进行热交换;控制器4采用现有公知的技术。
[0022]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罐体控温隔热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0023]如附图2所示,冷热源包括吸热盘管7和发动机排气尾管6,吸热盘管7的吸热段设置在发动机排气尾管6内,换能器I包括蒸发器8和真空冷凝泵9,吸热盘管7的输出端安装有蒸发喷头10和喷嘴11,冷热媒盘管2的换能段、蒸发喷头10和喷嘴11均位于蒸发器8内部,真空冷凝泵9的输入管与蒸发器8的出气管连通,真空冷凝泵9的输出管和蒸发器8的出液管汇合后,通过第二循环泵12连接至吸热盘管7的输入端,控制器4通过线路与真空冷凝泵9连接。溴化锂溶液对水的溶解度很高,从真空冷凝泵9的输出管出来的水蒸气,在遇到蒸发器8的出液管流出来的低温溴化锂溶液,就又溶于其中,继续循环。这样,吸热盘管7内的介质可以吸收发动机排气尾管6内尾气的热量,吸热盘管7内的介质吸热后温度上升,并通过蒸发喷头10和喷嘴11喷在冷热媒盘管2的换能段上;真空冷凝泵9将蒸发器8内的空气抽出,在蒸发器8内形成一定程度的真空,蒸发器8内的气压降低,使得水的沸点降低,喷到冷热媒盘管2的换能段上的介质中的水变成水蒸气,并被真空冷凝泵9抽走,水蒸气将冷热媒盘管2的换能段的热量带走,从而降低了冷热媒盘管2内介质的温度,达到了制冷的效果,通过调节真空冷凝泵9的转速,来调节蒸发器8内的真空度,进而调节制冷的程度;当需要加热时,关闭真空冷凝泵9,吸热盘管7内的高温介质直接喷洒在冷热媒盘管2的换能段上,将热量传递到冷热媒盘管2内的介质里,达到了供热的效果;控制器4可以直接控制真空冷凝泵9的启停,进而控制对冷热媒盘管2内的介质进行制冷或者供热;同时,还可以通过控制器4调节真空冷凝泵9的转速,从而控制蒸发器8内的真空度,进而调节对冷热媒盘管2内的介质进行制冷的程度。
[0024]如附图2所示,上述冷热源还包括发动机冷却水套16,真空冷凝泵9的输出管和蒸发器8的出液管在发动机冷却水套16中汇合后连接至吸热盘管7的输入端。发动机冷却水套16为现有公知公用的技术,这样,可以将冷热源与发动机冷却水套16结合起来,减少管道的使用,节约空间,有利于车辆的布局;同时能够吸收发动机缸体散发的热量,提高能源利用率。
[0025]如附图2所示,上述冷热源还包括发动机冷却水套16、排气管冷却水套17和排气管汇20,真空冷凝泵9的输出管和蒸发器8的出液管在发动机冷却水套16中汇合后,通过排气管冷却水套17与吸热盘管7的输入端连通,排气管冷却水套16包覆在排气管汇20的四周,排气管汇20与发动机排气尾管6连通,发动机冷却水套16与排气管冷却水套17之间设有第二循环泵12。发动机冷却水套16为现有公知公用的技术,排气管冷却水套17为安装在排气管汇20外侧的冷却水套,排气管汇20由多个单缸排气管19汇合而成。这样,可以将冷热源与发动机冷却水套16、排气管冷却水套17结合起来,充分吸收发动机及排气管散发的热量,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管道的使用,节约空间,有利于车辆布局。
[0026]如附图2所示,上述吸热盘管7的输出端与蒸发器8的进液口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一单向阀13 ;冷热媒盘管2上设有第一循环泵。第一单向阀13可以防止吸热盘管7输出端的介质逆流,确保热交换的正常进行。第一循环泵可以加速冷热媒盘管2内介质的流动,提高冷热媒盘管2与冷热源进行热交换的速率。
[0027]如附图2所示,上述蒸发器8的出液口与发动机冷却水套16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二单向阀18。第二单向阀18可以防止吸热盘管7输入端的介质逆流,确保热交换的正常进行。
[0028]上述绝热套3为保温阻燃层绝热套。保温阻燃层绝热套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同时保温阻燃层具有一定的柔性,可以和罐体5进行更好地贴合,密封性更好。
[0029]其次,上述绝热套3还可以为中空抽真空金属腔体绝热套。中空抽真空金属腔体绝热套具有真空的中空腔体,因此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同时金属腔体具有更好的强度,可以适应恶劣的工作环境,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0030]另外,上述绝热套3还可以为隔层绝热套。
[0031]上述吸热盘管7内设有溴化锂溶液。一方面,溴化锂溶液的沸点较高,采用溴化锂溶液在发动机排气尾管6内吸收尾气的热量,可以吸收大量的热量,对冷热媒盘管2内的介质进行加热时,速度快,效果好;另一方面,溴化锂溶液内有大量的水分,在将高温溴化锂溶液喷洒在冷热媒盘管2的换能段时,由于真空冷凝泵9将蒸发器8内的空气抽走,蒸发器8内处于一定程度的真空,溴化锂溶液中的大量水分变成水蒸气蒸发,同时将冷热媒盘管2内介质的热量吸走,达到了制冷的效果。
[0032]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0033]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使用过程:
[0034]首先,绝热套3和冷热媒盘管2 —体化设计安装,绝热套3通过固连钢板23固定安装在罐车底座14上,冷热媒盘管2位于绝热套3的内壁上,绝热套3和冷热媒盘管2不随罐体5转动,冷热媒盘管2与罐体的外壁之间留有间隙。
[0035]然后,绝热套3包覆在罐体5的外侧,控制器4安装在牵引车车头15的后侧,罐体5和换能器I安装在罐车底座14上。
[0036]最后,发动机由发动机冷却水套16、排气管冷却水套17、单缸排气管19、排气管汇20、发动机油底壳21、冷却风扇22和发动机排气尾管6组成。将冷热媒盘管2的换能段放在蒸发器8的内部,将吸热盘管7安装在发动机排气尾管6内部,真空冷凝泵9的输入管连接蒸发器8的出气口,真空冷凝泵9的输出管与蒸发器8的出液口在发动机冷却水套16汇合,并连接至吸热盘管7的输入端,吸热盘管7的输出端安装蒸汽喷头10和喷嘴11,蒸汽喷头10和喷嘴11位于蒸发器8内部,蒸汽喷头10和喷嘴11位于冷热媒盘管2的换能段上部。
[0037]在冬季或低温条件下,操作控制器4,将真空冷凝泵9关闭,蒸发器8内部为正常大气压,从喷嘴11喷出的高温溴化锂溶液仍然是液体,高温溴化锂溶液喷洒在冷热媒盘管2的换能段上,将热量传递给冷热媒盘管2内的介质,冷热媒盘管2内的介质绕罐体5外周循环,对罐体5及其内部的混凝土进行加热,绝热套3起到保温效果;从冷热媒盘管2的换能段上流下的低温溴化锂溶液,通过蒸发器8底部的出液口流出,并依次经过发动机冷却水套16、排气管冷却水套17重新流入吸热盘管7,再次进行吸热、放热的循环。
[0038]在夏季或高温条件下,需要对罐体5内的混凝土进行冷却,以保证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的品质。操作控制器4,将真空冷凝泵9开启,真空冷凝泵9将蒸发器8内的空气抽走,蒸发器8内形成具有一定真空度的环境;从喷嘴11喷出的高温溴化锂溶液洒在冷热媒盘管2的换能段上,由于蒸发器8内的气压降低,冷热媒盘管2的换能段上的大量水分变成水蒸气蒸发,从而将冷热媒盘管2内的热量带走;真空冷凝泵9将蒸发出来的水蒸气从蒸发器8的出气口抽走,从真空冷凝泵9出来的水蒸气和从蒸发器8的出液口流出的低温溴化锂溶液在发动机冷却水套16中汇合,水蒸气溶于溴化锂溶液,并依次经过发动机冷却水套
16、排气管冷却水套17重新进入吸热盘管7,再次进行循环;冷热媒盘管2内的介质绕罐体5外周循环,对罐体5及其内部的混凝土进行冷却,绝热套3起到保温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罐体控温隔热装置,包括罐车底座和安装在罐车底座上并能转动的罐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热源、换能器、冷热媒盘管、绝热套和控制器,冷热媒盘管固定在绝热套的内壁上,绝热套固定安装在罐车底座上并包覆在罐体的外侧,冷热媒盘管与罐体的外壁之间有转动间隙;冷热源通过换能器与冷热媒盘管连接;换能器通过控制器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罐体控温隔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冷热源包括吸热盘管和发动机排气尾管,吸热盘管的吸热段设置在发动机排气尾管内,换能器包括蒸发器和真空冷凝泵,吸热盘管的输出端安装有蒸发喷头和喷嘴,冷热媒盘管的换能段、蒸发喷头和喷嘴均位于蒸发器内部,真空冷凝泵的输入管与蒸发器的出气管连通,真空冷凝泵的输出管和蒸发器的出液管汇合后,通过第二循环泵连接至吸热盘管的输入端,控制器通过线路与真空冷凝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罐体控温隔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冷热源还包括发动机冷却水套,真空冷凝泵的输出管和蒸发器的出液管在发动机冷却水套中汇合后连接至吸热盘管的输入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罐体控温隔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冷热源还包括发动机冷却水套、排气管冷却水套和排气管汇,真空冷凝泵的输出管和蒸发器的出液管在发动机冷却水套中汇合后,通过排气管冷却水套与吸热盘管的输入端连通,排气管冷却水套包覆在排气管汇的四周,排气管汇与发动机排气尾管连通,发动机冷却水套与排气管冷却水套之间设有第二循环泵。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罐体控温隔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吸热盘管的输出端与蒸发器的进液口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一单向阀;冷热媒盘管上设有第一循环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罐体控温隔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蒸发器的出液口与发动机冷却水套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二单向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罐体控温隔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绝热套为保温阻燃层的绝热套,或绝热套为中空抽真空金属腔体绝热套,或绝热套为隔层绝热套;或/和,吸热盘管内设有溴化锂溶液。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罐体控温隔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绝热套为保温阻燃板的绝热套;或绝热套为中空抽真空金属腔体绝热套,或绝热套为隔层绝热套;或/和,吸热盘管内设有溴化锂溶液。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罐体控温隔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绝热套为保温阻燃层的绝热套;或绝热套为中空抽真空金属腔体绝热套,或绝热套为隔层绝热套;或/和,吸热盘管内设有溴化锂溶液。
【文档编号】B28C5/46GK203622649SQ201320853075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3日
【发明者】王建军, 李兰儒, 王红伟 申请人:新疆金宇鑫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