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末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0137阅读:8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石末砚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末砚的制作方法,包括选石、碎石、球磨、淘澄、阴干、沉腐、成形、加压、设计、铲坯、雕刻、细磨、烘干、焙烧、修整、干细、米醋蒸煮、水细精磨、检修、抛光、验收、包装二十二道工序,该方法制作的砚台使用性能非常好,容易发墨。
【专利说明】—种石末砚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文具用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石末砚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砚台是文房四宝之一,也是文人墨客写字作画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国内砚的品种很多,但是归纳起来只有两大类,一是采用各种天然石料雕刻而成的,名曰石砚;二是采用河床沉积多年的泥之精华经过淘澄、成形、雕刻、烧制等十六道工序精制而成的。而石末砚既不同于石砚,也不同于澄泥砚,它的原材料来源于石,加工工艺却又和澄泥砚近似,它是将碎石研成极细的粉末,经过特殊配方共二十二道工序烧制而成。我国古代唐宋年间就生产石末砚,文人墨客给予很高评价:
[0003]“公权......所宝唯笔砚图画,自扃鎬之。常评砚,以青州石末为第一,言墨易冷,
绛州黑砚次之。”一《旧唐书》卷一百六十九、列传第一百一十五。
[0004]“潍州北海县石末砚,土人取烂石研澄其末,烧之为砚,即柳公权为第一者。潍乃唐青州北海县也。”一唐询《砚录》。
[0005]“青州、潍州石末研,皆瓦砚也。其善发墨非石砚之比,然稍粗者损笔锋。石末本用潍水石,前世已记之,故唐人惟称潍州。今二州所作皆佳,而青州尤擅名于世矣。”一欧阳修《砚谱》。 [0006]“柳公权论砚,甚贵青州石末,云:墨亦冷。世莫晓其语。此砚青州甚易得,凡物耳,无足珍者。盖出陶灶中,无泽润理。唐人以此作羯鼓腔,与定州花瓷作对,岂砚材乎?砚当用石,如镜用铜,此真材本性也。”——《苏轼文集.书青州石末砚》。
[0007]“石末,出潍县。以潍水中石碾极细末,复漂净,陶为砚,故名石末。自唐时已重之。”一清代沈心《怪石录.附录》。
[0008]从以上关于石末砚的记述来看,石末砚至少在唐代已经出现,属于陶砚,宋代滞后失传,再无记载。千余年来,无人恢复生产。

【发明内容】

[0009]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末砚的制作方法,包括选石、碎石、球磨、淘澄、阴干、沉腐、成形、加压、设计、铲坯、雕刻、细磨、烘干、焙烧、修整、干细、米醋蒸煮、水细精磨、检修、抛光、验收、包装二十二道工序,该方法制作的砚台使用性能非常好,容易发墨。
[0010]其技术方案如下:
[0011]一种石末砚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2](I)首先挑选砚石中较为纯净的边角废料粉碎,然后将辅料白云石、煤矸石、石英石分别粉碎成细末;
[0013](2)将原料:砚石、白云石、煤矸石、石英石、粘土、水一起加入球磨机中,研磨82h,得到细化泥,过400-600目筛;[0014](3)将步骤(2)得到的细化泥放入池中阴干,待细化泥脱水70%以后,将泥置于地窖中,沉腐180天后,将细化泥制作成砚形;
[0015](4)待砚还水分含量为18%时,给砚还加压;
[0016](5)设计图案,进行雕刻细磨,烘干;
[0017](6)入窑烧制,开始用小火烧至200°C,然后用中火烧至500°C,用大火烧至900°C,最后用文火平温,达到1050°C _1060°C时闭窑,降温时要自然平稳,降至30°C _50°C,出窑;
[0018](7)细磨、米醋蒸煮、水细精磨、自然抛光;
[0019](8)验收、包装。
[0020]进一步优选,步骤⑵中所述原料中各个组成成分的质量份分别为:砚石70份、白云石8份、煤矸石5份、石英石7份、粘土 20份、水100份。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利用石砚的边角废料,充分利用废弃资源,节约成本;石末砚质地坚实、美观、细腻为砚中之最。根据本发明方案的改进说明可产生以下有益效果。
[0022]1、挖掘了历史文化遗产,使失传千年的文化瑰宝重现光彩。
[0023]2、由于石末砚无论在实用价值、工艺价值、收藏价值多方面均为砚中之最,所以石末砚的生产带来的附加值较高,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0024]3、由于石末砚的主要原料为砚石边角废料,充分利用了我国矿山资源,变废为宝。【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0026]实施例1
[0027]一种石末砚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8](I)首先挑选砚石中较为纯净的边角废料粉碎,然后将辅料白云石、煤矸石、石英石分别粉碎成细末;
[0029](2)将原料:砚石、白云石、煤矸石、石英石、粘土、水一起加入球磨机中,所述原料中各个组成成分的质量份分别为:砚石70份、白云石8份、煤矸石5份、石英石7份、粘土 20份、水100份,研磨70h,得到细化泥,(其细度过400目筛);
[0030](3)将步骤(2)得到的细化泥放入池中阴干,待细化泥脱水70%以后,将泥置于地窖中,沉腐180天后,将细化泥制作成砚形;
[0031](4)待砚还水分含量为18%时,给砚还加压;
[0032](5)设计图案,进行雕刻细磨,烘干;
[0033](6)入窑烧制,开始用微火烧至200°C,然后用中火烧至500°C,用大火烧至900°C,最后用文火平温,达到1050°C时闭窑,降温时要自然平稳,降至30°C -50°C,出窑;
[0034](7)细磨、米醋蒸煮、水细精磨、自然抛`光;
[0035](8)验收、包装。
[0036]实施例2
[0037]一种石末砚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8](I)首先挑选砚石中较为纯净的边角废料粉碎,然后将辅料白云石、煤矸石、石英石分别粉碎成细末;[0039](2)将原料:砚石、白云石、煤矸石、石英石、粘土、水一起加入球磨机中,所述原料中各个组成成分的质量份分别为:砚石70份、白云石8份、煤矸石5份、石英石7份、粘土 20份、水100份,研磨76h,得到细化泥,(该细度过500目筛);
[0040](3)将步骤(2)得到的细化泥过滤,放入池中阴干,待细化泥脱水70%以后,将泥置于地窖中,沉腐180天后,将细化泥制作成砚形;
[0041](4)待砚还水分含量为18%时,给砚还加压;
[0042](5)设计图案,进行雕刻细磨,烘干;
[0043](6)入窑烧制,开始用微火烧至200°C,然后用中火烧至500°C,用大火烧至900°C,最后用文火平温,达到1055°C时闭窑,降温时要自然平稳,降至30°C -50°C,出窑;
[0044](7)细磨、米醋蒸煮、水细精磨、自然抛光;
[0045](8)验收、包装。
[0046]实施例3
[0047]一种石末砚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8](I)首先挑选砚石中较为纯净的边角废料粉碎,然后将辅料白云石、煤矸石、石英石分别粉碎成细末;
[0049](2)将原料:砚石、白云石、煤矸石、石英石、粘土、水一起加入球磨机中,所述原料中各个组成成分的质量份分·别为:砚石70份、白云石8份、煤矸石5份、石英石7份、粘土 20份、水100份,研磨82h,得到细化泥,(该细度过600目筛);
[0050](3)将步骤⑵得到的细化泥过滤,放入池中阴干,待细化泥脱水70%以后,将泥置于地窖中,沉腐180天后,将细化泥制作成砚形;
[0051](4)待砚还水分含量为18%时,给砚还加压;
[0052](5)设计图案,进行雕刻细磨,烘干;
[0053](6)入窑烧制,开始用小火烧至200°C,然后用中火烧至500°C,用大火烧至900°C,最后用文火平温,达到1060°C时闭窑,降温时要自然平稳,降至30°C -50°C,出窑;
[0054](7)细磨、米醋蒸煮、水细精磨、自然抛光;
[0055](8)验收、包装。
[005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最佳实施方式,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显而易见地得到的技术方案的简单变化或等效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石末砚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挑选砚石中较为纯净的边角废料粉碎,然后将辅料白云石、煤矸石、石英石分别粉碎成细末; (2)将原料:砚石、白云石、煤矸石、石英石、粘土、水一起加入球磨机中,研磨82h,得到细化泥,过400-600目筛; (3)将步骤(2)得到的细化泥过滤,放入池中阴干,待细化泥脱水70%以后,将泥置于地窖中,沉腐180天后,将细化泥制作成砚形; (4)待砚坯水分含量为18%时,给砚坯加压; (5)设计图案,进行雕刻细磨,烘干; (6)入窑烧制,开始用小火烧至200°C,然后用中火烧至500°C,用大火烧至900°C,最后用文火平温,达到1050°C _1060°C时闭窑,降温时要自然平稳,降至30°C _50°C,出窑; (7)细磨、米醋蒸煮、水细精磨、自然抛光; (8)验收、包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末砚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原料中各个组成成分的质量份分别为:砚石70份、白云石8份、煤矸石5份、石英石7份、粘土 20份、水`100 份。`
【文档编号】C04B33/13GK103864400SQ201410023558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0日
【发明者】惠东存 申请人:惠东存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