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力排水防水式进户小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8777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自力排水防水式进户小室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在供热系统中,能够不借外力简易排除小室中积水和有效防水的自力排水防水式进户小室,由箱体外壳、供、回水干管、辅助水管、仪表及井盖等组成,供、回水干管穿过箱体外壳布置在小室内一侧,仪表安装在供、回水干管上,供、回水干管通过泄水管连接溢水管,本实用新型是在供、回水干管上连接有压热水管,有压热水管上有控制阀,在有压热水管与泄水管之间安装一个汲水器,汲水器通过逆止阀与溢水管接通。它的外壳由矩型箱体和双偏心四角锥截体顶盖,及有防水设施的桶形人孔、止水铸铁井盖等组成。其构成极其简洁明快,并用模压与焊接成形,制作工艺简单。
【专利说明】自力排水防水式进户小室
[0001]一、【技术领域】
[0002]本实用新型属于供热设施,具体涉及一种供热管网中的用户终端进户小室。
[0003]二、【背景技术】
[0004]进户小室是每幢采暖楼房必不可少的主要设施,以往均用砖石砌筑,每幢楼房仅设一处,可建于楼外近处一隅。目前采暖改用一户一阀制,每幢楼房须建多处供热小室,且须建于每个单元门前,此处的有限地面,各种设施如上下水、燃气、弱电等窖井齐集,砖砌小室便被体量小,可在工厂预制、施工与实用均占优势的钢制进户小室替代。在供热工程中,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使用钢制或玻璃钢制进户小室,加快了施工,简化了管理,改善了供热质量,很快便得到了普遍重视及迅速推广。目前的进户小室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0005]1、小室人孔密封不严,井内大量积水影响工人在小室中作业。小室的积水原因较多,即使没有雨水浸入,例如管网跑冒滴漏,管网维修泄水、小室疏于管理等,均可在每年秋末采暖伊始,发现有相当数量的小室积水盈尺,如用人工淘水,困难颇多。特别在冬季影响工人健康。
[0006]2、为防止雨水浸入小室,以往普遍采用的方法是沿人孔周边粘贴或镶嵌胶条,此法所以失败一者胶条缺乏必要的外力压紧,难起止水作用,另外胶条因粘贴或镶嵌不牢,仅开启井盖数次,胶条便因脱落丢弃。铸铁井盖为了防止雨水浸入小室,要求高出地坪至少8公分,此项措施常被居民认为井盖安装有误,如因此绊倒路人,供热方不仅蒙受谴责,甚至索赔求医,因此事频频发生,用方只好不惜浸水自行取土垫平。有的井盖采用法兰的方式止水,更因井盖的直径较大,一般需用十几枚螺栓方能起到止水作用,开启与闭合井盖费工耗时,因此不被用户接受。
[0007]3、小室内预留的作业面积过度狭窄,净空尚不足一米,工人在其中作业不仅十分压抑,而且转身移位极其不便。
[0008]4、为了防止铸铁井盖丢失,用折页将井盖与人孔的井颈联在一起,由于井盖垫土防绊,折页便被脚踏车碾的坚土掩埋,掀起井盖便相当困难。如被硬化的路面掩埋;例如砼、浙青,则须适度破坏路面,更是苦不堪言。
[0009]5、几乎所有的小室均在供、回水干管上安装了泄水管并用导管将水引至地面少许,大部分引至箱底砂土中渗入地下,事实上,引出地面的短管已被坚土掩埋。渗入地下土壤又不具备渗水条件,所以泄水管形同虚设。
[0010]上述问题用户反映十分强烈,每次招投标会议,用户多次提及并企盼解决,但因久拖无望,被用户称为长了胡子的老大难问题。
[0011]三、
【发明内容】

[001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力排水防水式进户小室,能够不借外力简易排除小室中积水和有效防水,并通过改进防水井盖、适当增加小室空间,对现存问题逐一解决,满足用户的合理要求。
[0013]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自力排水防水式进户小室由箱体、供、回水干管、辅助水管、仪表及井盖等组成,供、回水干管穿过箱体外壳布置在小室内一侧,仪表安装在供、回水干管上,供、回水干管通过泄水管连接溢水管,本实用新型是在供、回水干管上连接有压热水管,有压热水管上有控制阀,在有压热水管与泄水管之间安装一个汲水器,汲水器通过逆止阀与溢水管接通。本实用新型利用热网中的有压热水经专用汲水器将小室积水排至地面。
[0014] 在桶形人孔的上部外周设置一个环形水槽,溢水管上端伸至环形水槽中。井盖的构造将人孔端部及环形水槽盖严,少量雨水浸入水槽,因其积水缓慢量微,即可通过溢水管经由溢水三通流入地下。
[0015]当小室通过供水泄水管或回水泄水管管泄水时,因其泄水量较多且急,完全依靠渗水导管渗入地下则完全没有可能,但其渗入地下多少顺其自然,剩余的大部则由溢水管引入环形水槽溢出小室,环形水槽的溢水标高低于人孔,因此溢水不致回流重新进入小室。
[0016]以往在人们的印象中,利用热网中的热水排除积水是莫大的浪费,在经济上、技术上似是禁区,无人敢于实施或实验,招惹争议。但经详细计算,不仅技术可行而且在经济上亦无不可。
[0017]小室中积水一般在0.2^0.4m3,满罐者(约Im3 )极少。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汲水器,其混水系数a =1:2 (热水:积水),如小室积水量500公斤,热水耗量仅为250公斤,不计准备费总成本按采暖热水售价计算仅为2.6元,如用人工淘水,2.6元尚不足一名工人半小时工资。
[0018]汲水器排水操作简单,只需打开井盖工人在地面上开启有压热水控制阀,热水经有压热水管进入汲水器,积水便沿溢水管升至环形水槽溢至地面,逆止阀可自行阻止供、回水泄水管泄水时,此水逆向流入集水坑。
[0019]以往的小室虽然也设有此套设施,但是否真正泄水有效,作业者浑然不知,往往在维修中卸开法兰突遭水患。
[0020]本实用新型小室不论由供水泄水管或回水泄水管泄水,水从溢水管流入环型水槽溢出一目了然,如溢水管或汲水器的喷咀被水中污物堵塞,促使水流不畅,甚至完全堵塞,只开启井盖或碗型管堵,即可用铁条疏通,以往的小室并无此种功能。
[0021]以往的小室,所以狭窄压抑,并非皆因容积小、作业面积不足,而是有限容积并未得到有效合理利用,所以从变动小室的构造着手,仅将作业量较多的位置适当扩大。本实用新型与以往的小室相比,仅是将长度扩大10公分,宽度增加3公分,高度未变。为了消除工人在小室中的压抑感,将四角锥截体适当加高,使小室总深由原来的I米提到1.2米,同时尚可使主水管满足0.8米埋深的规范要求。小室加深必须增设爬梯,否则进出小室将更加困难。人孔由小室纵轴中部移至右下部的作业频繁区域,使此处净空大增,且挤出一个冗角,恰好安装两阶爬梯,物尽其用。它的外壳由矩型箱体和双偏心四角锥截体顶盖,及有防水设施的桶形人孔、止水铸铁井盖等组成。其构成极其简洁明快,并用模压与焊接成形,制作工艺简单。
[0022]工人在人孔下部作业,光线充足,舒展方便,工作面宽敞,开闭各个阀门顺手顺撇,久蹲疲惫,无须移位即可直立稍憩,此一措施一举数得,人孔移位可谓最佳“选址”,改善了工人作业条件。小室扩容不可避免的要提高产品成本,经详细计算包括材料费、人工费、防腐、台班等费用,共计80余元/台,仅占总成本的2%,供、用双方皆表示可以接受。
[0023]小室中增设了一个微型集水坑,其目的不为集水,在积水甚浅时,不用小箕撮水便可用汲水器排净小室残留于底部的积水。
[0024]小室专用的井盖多为没有外框的外扣式井盖,它的特点是质轻价廉,但是缺点是止水不利,需要高出地坪标高许多,否则止水功能大减。本实用新型的铸铁井盖,不仅扣严了环型水槽,同时也扣严了人孔,即使有少量雨水进入水槽,也不致漫过水槽进入人孔。其止水功能即使井盖标高与地坪一齐,雨水浸入小室的水患亦可趋近于零。更加方便、实用和安全。
[0025]井盖取消了折页,变成了掀下式井盖,再度扣严井盖须用两枚五角头螺丝,将其锁紧在小室人孔上,一者为了防止井盖被盗,兼可防无关人员进入小室扰动阀门破坏管网水力平衡,同时又消除了排水管与井盖高出地坪绊倒行人的弊端。螺栓的五角头藏于井盖上的圆窝内,没有专用扳手开启井盖将相当困难,甚至没有可能。
[0026]四、【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图1的A向视图;
[0029]图3为图1的B向视图;
[0030]图4为铸铁井盖的结构示意图;
[0031 ] 图5为图4的A-A剖视图;
[0032]图6为井盖与人孔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7为汲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8为汲水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35]五、【具体实施方式】
[0036]自力排水防水式进户小室,由箱体外壳I及主、副干管2、3、仪表4、铸铁井盖18等组成,主、副干管2、3下面分别连接有供水泄水管8和回水泄水管9,泄水管8、9连接溢水管10。主、副干管2、3上面连接有压热水管11,在有压热水管11上面靠近井盖18处有控制阀12,有压热水管11下端连接汲水器13,汲水器13经逆止阀14与溢水管10连接。在溢水管10底部有横置的渗水管5伸到箱体外,在渗水管5外端接渗水三通6 ;在渗水管5内端有碗形堵头7,用于堵塞时卸下堵头用铁条通开渗水管。箱体外壳I用整块3mm厚钢板压制成型,箱体底板20同样用3mm钢板直接焊在箱体外壳I上,为了使其平整富有刚性,在其下部焊有两条4X30的扁条肋条。汲水器13由外丝短管13-1、三通13-2、喷嘴13_3和喇叭管13-4构成。喇叭管13-4用一般铸铁铸制,无须车铣,仅用套丝机车上管螺纹即可使用。喷咀13-3用碳钢车制成形,插入外丝短管13-1用火焊将两者焊在一起。外丝短管13-1可购成品仅0.8元一只,再用一个DN20三通(1.5元一只)三者联成一体,即是一个实用可靠的汲水器,它的特征是高度简易,与通常使用的汲水器迥然不同。汲水器13长度仅为20几公分,重不足I公斤,构造可以简化成仅用一个I吋三通10-2,和一个短管10-1,外协件仅喷嘴10-3和喇叭管10-4,总成本未超过30元,如批量订购估计不会超过20元/个。
[0037]箱体的顶盖17采用四角锥截体,在桶形人孔15的上部外周设置一个环形水槽16,环形水槽16低于人孔端部约20mm,溢水管10上端伸至环形水槽16中。桶形人孔15及人孔顶部的环形水槽16用4_钢板滚压成型。主、副干管2、3及其阀门、仪表4,规格、型号由用户根据厂家限定的范围自选,非一般常用的超大型号用户可特殊订购。小室中主、副干管
2、3以外的辅助水管巧妙地布置在小室一端,联同两级爬梯16均不占用小室的有效空间。[0038]箱体I采用加高箱体,箱体I的人孔为偏心结构,靠近箱体I的一角,在靠近人孔15的箱体I内角部设有二级爬梯19。小室外壳长、宽、高分别为1.1X0.9X1.15米,较以往的小室扩容30%,而生产成本仅提高2%左右,用少许资金换取工人在小室中作业,宽敞舒展,无压抑、光线好、蹲立自如,并具有不占用有效空间且使用方便的爬梯,使本实用新型取得寡种博收之效。
[0039]小室井盖18采用铸铁井盖,井盖18取消了折页,用两枚五角头螺栓25将井盖18锁紧在小室桶形人孔15上。五角头螺栓25置于井盖18上的圆窝26之内,只能专用扳手28拧动开启。在螺栓25位置下面的环形水槽上焊有螺栓支架27。在井盖18上与螺栓25相对的另一端有定位桩23,与定位桩23相对应的人孔环形槽口位置有定位孔板24。井盖18的特征是一盖双严,既盖严了井盖,也盖严了环形水槽。起到双重防水作用亦称双保险。欲使井盖的螺栓留孔准确地对准人孔上的螺孔,须依下述步骤进行,首先将定位桩23落入环形水槽上的定位孔24中,然后用短管插入井盖上手柄,轻移动井盖,对准螺孔插入五角头螺栓25,再用专用的五角扳手28旋紧即可。
[0040]铸铁井盖备有轻重两种型号,构造相同仅是材质不同,前者选用一般铸铁,用于不走重车的草坪庭院,后者采用球墨铸铁用于道路中间可承载汽一 10级汽车。
[0041]在箱体底板20上设有集水坑22,汲水器13的汲水管21下伸到集水坑22中。小室的防腐外表面采用加强级,即使两层树脂漆夹一层玻璃丝布;内表面两遍树脂漆。两者经验证,均可埋地一、二十年未见脱落。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力排水防水式进户小室,由箱体(I)、供、回水干管(2、3)、辅助水管、仪表(4)及井盖(18)等组成,供、回水干管(2、3)穿过箱体外壳布置在小室内一侧,仪表(4)安装在供、回水干管(2、3)上,供、回水干管(2、3)通过泄水管(8、9)连接溢水管(10),本实用新型是在供、回水干管(2、3 )上连接有压热水管(11),有压热水管(11)上有控制阀(12 ),在有压热水管(11)与泄水管(8、9)之间安装一个汲水器(13),汲水器(13)通过逆止阀(14)与溢水管(10)接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力排水防水式进户小室,其特征是:汲水器(13)由外丝短管(13-1)、三通(13-2)、喷嘴(13-3)和喇叭管(13-4)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力排水防水式进户小室,其特征是:在桶形人孔(15)的上部外周设置一个环形水槽(16),环形水槽(16)低于人孔端部约20_,溢水管(10)上端伸至环形水槽(16)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力排水防水式进户小室,其特征是:箱体(I)采用加高箱体,箱体(I)的人孔为偏心结构,靠近箱体(I)的一角,在靠近人孔(15)的箱体(I)内角部设有二级爬梯(1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力排水防水式进户小室,其特征是:小室井盖(18)采用铸铁井盖,井盖(18)取消了折页,用两枚五角头螺栓(25)将井盖(18)锁紧在小室桶形人孔(15)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力排水防水式进户小室,其特征是:在箱体底板(20)上设有集水坑(22),汲水器(13)的汲水管(21)下伸到集水坑(22)中。
【文档编号】E04H1/12GK203701656SQ201420079069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25日
【发明者】谭乐田, 蔡新民 申请人:谭乐田, 蔡新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