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塔双回直流输电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同塔双回直流输电机构,包括多个第一铁塔、第二铁塔和第三铁塔,所述第一铁塔包括塔身、塔腿和第一脚钉,所述第二铁塔包括塔身、塔腿和第二脚钉,所述第三铁塔包括塔身、塔腿和第三脚钉,所述塔身固定连接在所述塔腿的上部,所述塔腿包括A腿、B腿、C腿和D腿,所述A腿、B腿、C腿和D腿固定连接成矩形,所述第一脚钉固定连接在第一铁塔的D腿上,所述第二脚钉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铁塔的B腿上,所述第三脚钉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铁塔的D腿上。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同塔双回直流输电机构输电铁塔的强度高、抗风性能好、耐候性好。
【专利说明】—种同塔双回直流输电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铁塔输电系统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同塔双回直流输电机构。
【背景技术】
[0002]在走廊资源日益紧张的形势下,同塔双回输电成为主流,“节约输电走廊资源,提高输送容量”是当今电网建设的主题,但是,这些输电走廊必须是室外固定放置,途经多个省份,全程上千公里,其间还有冰区、重冰区、沙滩区等恶劣气候环境,这对同塔双回直流输电线路铁塔的抗风性能提成了很大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强度高、抗风性能好、耐候性好的同塔双回直流输电机构。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同塔双回直流输电机构,包括多个第一铁塔、第二铁塔和第三铁塔,所述第一铁塔用于输电线路的直线输送,所述第二铁塔用于输电线路左转,所述第三铁塔用于输电线路右转,所述第一铁塔包括塔身、塔腿和第一脚钉,所述第二铁塔包括塔身、塔腿和第二脚钉,所述第三铁塔包括塔身、塔腿和第三脚钉,所述塔身固定连接在所述塔腿的上部,所述塔腿包括A腿、B腿、C腿和D腿,所述A腿、B腿、C腿和D腿固定连接成矩形,所述第一脚钉固定连接在第一铁塔的D腿上,所述第二脚钉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铁塔的B腿上,所述第三脚钉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铁塔的D腿上。
[0005]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脚钉还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铁塔的A腿上。
[0006]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脚钉、第二脚钉和第三脚钉设有45度弯钩结构。
[0007]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塔腿上还设有接地孔,所述A腿上的接地孔和C腿上的接地孔相平行,所述B腿上的接地孔和D腿上的接地孔相平行,所述A腿上的接地孔与所述D腿上的接地孔相垂直。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同塔双回直流输电机构输电铁塔的强度高、抗风性能好、耐候性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10]图1和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同塔双回直流输电机构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一铁塔的固定连接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同塔双回直流输电机构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二铁塔的固定连接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同塔双回直流输电机构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三铁塔的固定连接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5和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同塔双回直流输电机构一较佳实施例中接地孔和塔腿的结构不意图;
[0014]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1、第一脚钉;12、第二脚钉;13、第三脚钉;21、A腿;22、B腿;23、C腿;24、D腿;3、接地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6]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0017]一种同塔双回直流输电机构,包括多个第一铁塔、第二铁塔和第三铁塔,所述第一铁塔用于输电线路的直线输送,所述第二铁塔用于输电线路左转,所述第三铁塔用于输电线路右转,所述第一铁塔包括塔身、塔腿和第一脚钉11,所述第二铁塔包括塔身、塔腿和第二脚钉12,所述第三铁塔包括塔身、塔腿和第三脚钉13,所述塔身固定连接在所述塔腿的上部,所述塔腿包括A腿21、B腿22、C腿23和D腿24,所述A腿21、B腿22、C腿23和D腿24固定连接成矩形,所述第一脚钉11固定连接在第一铁塔的D腿24上,所述第二脚钉12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铁塔的B腿22上,所述第三脚钉13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铁塔的D腿24上。
[0018]另外,所述第一脚钉11还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铁塔的A腿21上。
[0019]另外,所述第一脚钉11、第二脚钉12和第三脚钉13设有45度弯钩结构。
[0020]另外,所述塔腿上还设有接地孔3,所述A腿21上的接地孔3和C腿23上的接地孔3相平行,所述B腿22上的接地孔3和D腿24上的接地孔3相平行,所述A腿21上的接地孔3与所述D腿24上的接地孔3相垂直。增强了塔腿和地面的固定强度。
[0021]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为第一铁塔的塔腿和第一脚钉11的固定连接模式,A腿21、B腿22、C腿23和D腿24固定连接成矩形,并且A腿21、B腿22、C腿23和D腿24皆为L型结构,所述的L型结构相对称分布在矩形的四个对角上,输电线路的前进方向与箭头方向相同,由于第一铁塔用于输电线路的直线输送,为了增加塔腿的固定强度,图1在D腿24上、图2在A腿21和D腿24上固定有第一脚钉11,以增强第一铁塔的固定强度和抗风性倉泛。
[0022]如图3所示为第二铁塔的塔腿和第二脚钉12的固定连接模式,同样的,输电线路的前进方向与箭头方向相同,即第二铁塔用于输电线路左转,第二脚钉12固定连接在B腿22上,以增强第二铁塔的固定强度和抗风性能。
[0023]如图4所示为第三铁塔的塔腿和第三脚钉13的固定连接模式,同样的,输电线路的前进方向与箭头方向相同,即第三铁塔用于输电线路右转,第三脚钉13固定连接在D腿24上,以增强第三铁塔的固定强度和抗风性能。
[0024]并且,第一脚钉11、第二脚钉12和第三脚钉13设有45度弯钩防滑式结构,有效防止第一脚钉11、第二脚钉12和第三脚钉13在塔腿上打滑,增加塔腿的固定强度。
[0025]当塔腿为单角钢时,如图5所示,所述A腿21上的接地孔3和C腿23上的接地孔3相平行,所述B腿22上的接地孔3和D腿24上的接地孔3相平行,所述A腿21上的接地孔3与所述D腿24上的接地孔3相垂直,并且塔腿设有L型结构,且接地孔3都设置在单角钢一个角钢肢上,当塔腿为双角钢时,如图6所示,接地孔3还是都设置在一个角钢肢上,并且双角钢的两个角钢是相对固定放置的,以增加塔腿与地面的固定连接强度。
[0026]并且,所有塔身和塔脚上的钢种都采用Q420、Q345和Q235三种材质,所有钢种均为B级,Q345材质厚度> 14mm以及Q235材质厚度> 16mm时,材料上的螺栓孔应采用钻孔加工,不得冲孔,Q420材质构件以及所有角钢和钢板上的挂线孔,不论厚薄均采用钻孔,不得冲孔,对连接处的焊缝要求满焊、焊透,焊缝高度不小于被焊构件的最小厚度,除挂点处为一级外,其余应达到二级焊缝质量要求,以增强第一铁塔、第二铁塔和第三铁塔的连接强度,提高其抗风性能。并且塔腿以上9m高度水平范围内,所有连接螺栓,均使用防盗螺栓,所有单帽螺栓均加扣紧螺母,用于防止松动和防盗。
[002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同塔双回直流输电机构通过在塔腿上设置脚钉和接地孔,增加塔腿与地面的固定连接强度,从而大幅度提高了输电铁塔的强度和抗风性能,提高了输电铁塔的耐候性。
[00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同塔双回直流输电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第一铁塔、第二铁塔和第三铁塔,所述第一铁塔用于输电线路的直线输送,所述第二铁塔用于输电线路左转,所述第三铁塔用于输电线路右转,所述第一铁塔包括塔身、塔腿和第一脚钉,所述第二铁塔包括塔身、塔腿和第二脚钉,所述第三铁塔包括塔身、塔腿和第三脚钉,所述塔身固定连接在所述塔腿的上部,所述塔腿包括A腿、B腿、C腿和D腿,所述A腿、B腿、C腿和D腿固定连接成矩形,所述第一脚钉固定连接在第一铁塔的D腿上,所述第二脚钉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铁塔的B腿上,所述第三脚钉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铁塔的D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塔双回直流输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脚钉还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铁塔的A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塔双回直流输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脚钉、第二脚钉和第三脚钉设有45度弯钩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塔双回直流输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塔腿上还设有接地孔,所述A腿上的接地孔和C腿上的接地孔相平行,所述B腿上的接地孔和D腿上的接地孔相平行,所述A腿上的接地孔与所述D腿上的接地孔相垂直。
【文档编号】E04H12/22GK203856257SQ201420192216
【公开日】2014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1日
【发明者】赵月华, 赵金元, 顾小蕾, 蒋霓, 程冬 申请人:常熟风范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