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吊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2139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成吊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集成吊顶,它包括框架、面板、托板,框架一面的四周内侧沿设置边条,边条由外向里倾斜,面板从框架反面对着角度往里置放,边条挡住面板的四侧沿边,面板背部由托板背部顶住,托板四侧沿边由小螺杆固定,在托板表面两头中间段分别设置一个橡胶球,吊架下侧表面分别设置帽套,每组帽套之间的距离与每个托板表面的两个橡胶球距离相等,吊架下侧表面设置的帽套由塑胶材料构置。
【专利说明】-种集成吊顶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吊顶,尤其涉及一种配置橡胶球与帽套的集成吊顶。

【背景技术】
[0002] 集成吊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用品之一,目前市面上出现的集成吊顶品种繁 多,其衔接方法是:框架背部对应的两侧外沿嵌入对应处吊架表面设置的铁夹套里,这种构 置一是顶部每排需要两根吊架;二是铁夹套一旦氧化、腐烂,吊顶就会落下来。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克服现有的集成吊顶在安装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成吊 顶,该吊顶顶棚背部与吊架的衔接是把橡胶球压入帽套内,且顶部只需一根吊架。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框架、面板、托板,框架一 面的四周内侧沿设置边条,边条由外向里倾斜,面板从框架反面对着角度往里置放,边条挡 住面板的四侧沿边,面板背部由托板背部顶住,托板四侧沿边由小螺杆固定,在托板表面两 头中间段分别设置一个橡胶球,吊架下侧表面分别设置帽套,每组帽套之间的距离与每个 托板表面的两个橡胶球距离相等,吊架下侧表面设置的帽套由塑胶材料构置。
[000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每块顶棚与吊架的衔接是:安装人员把橡胶球往上压 入对应处的帽套里,被压进去的橡胶球会向四周膨胀,本实用新型的每一排集成顶棚只需 要一根吊架,相比原来的吊顶衔接可节省很多原材料。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表面示意图。
[0007]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部构置图。
[0008] 其中:1、框架;2、面板;3、边条;4、托板;5、橡胶球;6、吊架;7、帽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0010] 图1中,包括框架1、面板2、托板3,框架1 一面的四周内侧沿设置边条3,边条3 由外向里倾斜,面板2从框架1反面对着角度往里置放,边条3挡住面板2的四侧沿边,面 板2背部由托板4背部顶住,托板4四侧沿边由小螺杆固定,在托板4表面两头中间段分别 设置一个橡胶球5,吊架6下侧表面分别设置帽套7,吊架6下侧表面设置的帽套7由塑胶 材料构置。
[0011] 图2包括图1,一根吊架6上分别设置帽套7,每个帽套7均对着每块托板4表面 上的橡胶球5,也就是说,每组帽套7之间的距离均与每块托板4表面两个橡胶球5之间的 距离相等。
【权利要求】
1. 一种集成吊顶,包括框架、面板、托板,其特征在于框架一面的四周内侧沿设置边条, 边条由外向里倾斜,面板从框架反面对着角度往里置放,边条挡住面板的四侧沿边,面板背 部由托板背部顶住,托板四侧沿边由小螺杆固定,在托板表面两头中间段分别设置一个橡 胶球,吊架下侧表面分别设置帽套,每组帽套之间的距离与每个托板表面的两个橡胶球距 离相等,吊架下侧表面设置的帽套由塑胶材料构置。
【文档编号】E04B9/22GK203867037SQ201420202177
【公开日】2014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5日
【发明者】蔡凯伦 申请人:陈远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