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温降暑活动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2440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防温降暑活动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防温降暑活动房,涉及活动房屋。房体(3)的顶盖(4)为空腔结构,顶盖(4)底部设有保温层(5),顶盖(4)四周设有通风孔(6),房体(3)前壁设有上折板(7)、下折板(8)和支杆(9),上折板(7)和下折板(8)分别铰接在房体(3)前部的上、下边框处,房体(3)的前窗设在上折板(7)上,房体(3)前壁于上述折板的两侧设有立柱(12),立柱(12)上设有用于放置支杆(9)的凹槽(13)和用于与折板上的插销(10)相配合的销孔(14)。它具有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和居住舒适的优点。
【专利说明】防温降者活动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活动房屋,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防温降暑功能的活动房。
【背景技术】
[0002]水电工程等大型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一般会选择在春、夏、秋季施工,都会经历炎热的夏季。活动房是建筑施工人员休息的常用设施,在酷暑,凉爽舒适的活动房会给施工人员带来的良好的休息环境。选择空调一方面较为耗能,另一方面对于偏远地区,电能的接入也很不方便,因此,房体本身的防温降暑能力对于保证施工人员的休息质量尤为重要。目前使用的活动房其结构过于简陋,通风能力较差,夏日经过太阳一天的暴晒,房内的温度在白天会上升到让人难以忍受的温度。到了夜间,被烤透的房体热量难以散发出去,让人难以入睡。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温降暑活动房。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它包括设有门、窗户的房体,房体的顶盖为平顶,所述房体的顶盖为空腔结构,顶盖底部设有保温层,顶盖四周设有通风孔与其内部的空腔连通,房体前壁设有上折板、下折板和支杆,上折板和下折板的两侧设有插销,上折板的下边缘和下折板上边缘于内侧分别设有支杆卡槽,上折板和下折板分别铰接在房体前部的上、下边框处,房体的前窗设在上折板上,房体前壁于上述折板的两侧设有立柱,立柱上设有用于放置支杆的凹槽和用于与折板上的插销相配合的销孔,上折板和下折板打开后可通过支杆撑起。
[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它具有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和居住舒适的优点,房顶设有通风和保温结构,使顶部温度不能向下传递并通过合理的通风设计使温度及时散发,房体侧壁可向上折起,能够起到通风和遮阴的作用,非常适于夏季居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7]如图1所示,它包括设有门1、窗户2的房体3,房体3的顶盖4为平顶,所述房体3的顶盖4为空腔结构,顶盖4底部设有保温层5,顶盖4四周设有通风孔6与其内部的空腔连通,房体3前壁设有上折板7、下折板8和支杆9,上折板7和下折板8的两侧设有插销10,上折板7的下边缘和下折板8上边缘于内侧分别设有支杆卡槽11,上折板7和下折板8分别铰接在房体3前部的上、下边框处,房体3的前窗设在上折板7上,房体3前壁于上述折板的两侧设有立柱12,立柱12上设有用于放置支杆9的凹槽13和用于与折板上的插销10相配合的销孔14,上折板7和下折板8打开后可通过支杆9撑起,支杆9的两端分别插入折板上的支杆卡槽11内,防止意外脱出。
[0008]所述顶盖4的顶面设有吊耳15。吊耳15透过顶盖4直接连接在房体3的支撑结构上。
[0009]所述门I设于房体3的前部,门I的两侧均设有上折板7和下折板8。折板也可以设在其它三处墙壁,宽度不限。
[0010]本实用新型在炎热的夏季可以将折板敞开,一方面利于通风,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折板遮取更多的阴凉。支杆不用时放入立柱12上的凹槽13内,可通过夹子等部件固定。插销10将折板与立柱12牢牢锁住。
【权利要求】
1.防温降暑活动房,包括设有门(I)、窗户(2)的房体(3),房体(3)的顶盖(4)为平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房体(3)的顶盖(4)为空腔结构,顶盖(4)底部设有保温层(5),顶盖(4)四周设有通风孔(6)与其内部的空腔连通,房体(3)前壁设有上折板(7)、下折板(8)和支杆(9 ),上折板(7 )和下折板(8 )的两侧设有插销(10 ),上折板(7 )的下边缘和下折板(8 )上边缘于内侧分别设有支杆卡槽(11),上折板(7)和下折板(8)分别铰接在房体(3)前部的上、下边框处,房体(3)的前窗设在上折板(7)上,房体(3)前壁于上述折板的两侧设有立柱(12),立柱(12)上设有用于放置支杆(9)的凹槽(13)和用于与折板上的插销(10)相配合的销孔(14),上折板(7)和下折板(8)打开后可通过支杆(9)撑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温降暑活动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4)的顶面设有吊耳(1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温降暑活动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门(I)设于房体(3)的前部,门(I)的两侧均设有上折板(7)和下折板(8)。
【文档编号】E04H1/02GK203795887SQ201420210085
【公开日】2014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8日
【发明者】宋德强, 景庚林, 唐国峰, 任建川 申请人:国家电网公司, 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 黑龙江牡丹江抽水蓄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