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高海拔地区的工业建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4171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高海拔地区的工业建筑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海拔地区的工业建筑,包括侧墙,侧墙上固定有顶盖,顶盖为拱形,顶盖设有保温层,顶盖下方被内墙隔离为靠内的生产区及靠外的辅助区,生产区上方设有保温板,辅助区设有沟渠。本实用新型的工业建筑,具有极好地保温、保湿性,基本上可以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水分保留,提高建筑内的空气湿度,使人感觉更为舒适。同时,生产区上方额外设有保温板,可有效减少热量从顶部散失,大幅降低了昼夜温差过大对设备带来的不利影响。湿度的提高,也有利于减少建筑内的扬尘,同时有效避免了静电累积,有利于安全生产。建筑风阻小,具有极好的抗风性。拱形顶盖使其具有更好的耐暴风雪性,特别适用于高海拔地区。
【专利说明】一种适用于高海拔地区的工业建筑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建筑,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高海拔地区的工业建筑。

【背景技术】
[0002] 高海拔地区,特别是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普遍气压低,氧含量低,空 气干燥。同时,高原地区的昼夜温差可达30°C以上。恶劣的自然环境环境,水电缺乏对高原 地区工业生产与人员生存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限制了高原资源的开发。
[0003] 现阶段,未有特别设计的适用于高海拔地区的工业建筑,高海拔地区的工业生产 依然以初级的资源采集为主,之后再转移到低海拔等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进行后续的精加 工。
[0004] 为了更为有效地开发高海拔地区的资源,有必要开发出一种适用于高海拔地区并 兼有资源采集和初步精加工的工业建筑。


【发明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高海拔地区的工业建筑。
[0006]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7] 适用于高海拔地区的工业建筑,包括侧墙,侧墙上固定有顶盖,顶盖为拱形,顶盖 设有保温层,顶盖下方被内墙隔离为靠内的生产区及靠外的辅助区,生产区上方设有保温 板,辅助区设有沟渠。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工业建筑中的沟渠两端连通有蓄水池,蓄水 池中的至少一个位于辅助区内。特别的,沟渠两端具有一定的坡度。进一步的沟渠上方设 有透气盖板。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工业建筑中的辅助区上方的部分顶盖是透光 的,辅助区内种植有植物。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工业建筑中的蓄水池内设有热交换器。
[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工业建筑中的顶盖下方设有冷凝水收集管。 [001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工业建筑中的侧墙设有入口。
[001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工业建筑中的生产区设有大门,大门对侧的 墙上设有透气窗。
[001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工业建筑中的辅助区内设有生活区。
[001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6] 本实用新型的工业建筑,拱形顶盖自上而下延伸到侧墙,覆盖整个生产区和辅助 区,具有较好的密闭性,大大减少了内部保温材料的使用,同时减少内部保温设计的难度。 本实用新型的工业建筑,可以很好地保留水气和热量,具有极好地保温、保湿性,有助于提 高建筑内的空气湿度和温度,使人感觉更为舒适。同时,生产区上方额外设有保温板,可有 效减少热量从顶部散失,大幅降低了昼夜温差过大对设备带来的不利影响。湿度的提高,也 有利于减少建筑内的扬尘,同时有效避免了静电累积,有利于安全生产。
[0017] 本实用新型的工业建筑,整体的风阻较小,具有极好的抗风性。可以保证积雪可以 顺着顶盖更快滑下,避免过多累积,具有更好的耐暴风雪性,可以满足高海拔地区的特殊要 求。
[0018] 本实用新型的工业建筑可以实现模块化设计,易于原地组装,大大减少了施工难 度,提高了施工效率。
[0019] 沟渠内可添加水或盐湖卤水,白天,水在热的作用下蒸发,提高辅助区的湿度,为 生活区的人员提供更为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夜间,可以在沟渠内通入温度较高的液体, 进一步减少建筑内外的温差。温度较高的液体可以是白天生产并储存在蓄水池内的液体。 在盐湖地区,沟渠可以进一步用于对盐湖卤水进行初步的升温、浓缩处理,减少能耗。特别 的,当沟渠两端具有一定的坡度时,可以使其中的盐结晶进一步集中在底部,便于收集。
[0020] 辅助区种植的植物可以利用生产、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冷凝水进行生长,同时释 放出足够的氧气,更好地为生活区供氧,改善空气质量,营造较为适宜人居的生态环境。
[0021] 生产区产生巨量的初级冷凝水可部分为生活区提供纯净的约60°C的生活淡水及 医用纯净水原料,可解决当地人员长期以来的医疗卫生难题。
[0022] 因厂房长期的空气冷凝水进入土壤,持续湿润周围的土壤,为厂房周围的植物生 长提取必需的水分,进一步改善建筑周围的小环境。
[0023] 蓄水池内设有热交换器,可以将白天富余的热能储存起来,待夜晚温度下降时为 建筑内供热。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 图1是本实用新型工业建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5] 图2是本实用新型工业建筑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0027] 参照图1适用于高海拔地区的工业建筑,包括侧墙1,侧墙1上固定有顶盖2,顶盖 2为拱形,顶盖2设有保温层,顶盖2下方被内墙3隔离为靠内的生产区4及靠外的辅助区 5,生产区4上方设有保温板43,辅助区5设有沟渠6。内墙优选由承重柱和保温隔音板组 成。
[0028] 优选的,生产区的部分顶盖可以透光,对应地,其下方的保温板也为透光的,这样 可以充分地利用自然光,进一步减少能耗。为了方便散热,顶盖上可设有数个可启闭的排气 窗。
[0029] 拱形顶盖也可以根据需要相互拼接,并联得到更大的生产区。这样可以方便根据 需要调整建筑的总体大小,满足不同生产规模的需要。也可以方便地随生产规模的扩大而 扩建,满足不同时期生产的需要。
[003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工业建筑中的沟渠 6两端连通有蓄水池 61, 蓄水池61中的至少一个位于辅助区5内。特别的,沟渠6两端具有一定的坡度。
[0031] 进一步的,沟渠上方设有透气盖板。透气盖板既不会影响水气的散发,又可以避免 过多尘土、杂物进入沟渠。
[003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工业建筑中的辅助区上方的部分顶盖是透光 的,辅助区内种植有植物。种植的植物优选在夜间可以释放氧气,这样可以避免植物在夜间 过多消耗氧气,影响空气质量。
[003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工业建筑中的蓄水池内设有热交换器。热交 换器可以将多余的热量储存起来,方便维持建筑内夜间的温度。
[003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工业建筑中的顶盖下方设有冷凝水收集管。 冷凝水收集管的出水口设置在植物区,充分利用水资源,为植物生长提供充足的水份。
[003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工业建筑中的侧墙设有入口。这样可以方便 人们进出,也可以根据需要打开入口,加强辅助区的空气流通。
[003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工业建筑中的生产区设有大门41,大门41对 侧的墙上设有透气窗。这样,当生产区的温度过高时,可以很快地通过空气对流进行散热, 快速调节生产区的温度。
[003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工业建筑中的辅助区内设有生活区。生活区 内可以设置各种有助于改善改善高原艰苦环境的各种生活设施。
[0038] 本实用新型的工业建筑,具有极好地保温、保湿性,基本上可以将生产过程中产生 的水分保留,提高建筑内的空气湿度,使人感觉更为舒适。同时,生产区上方额外设有保温 板,可有效减少热量从顶部散失,大幅降低了昼夜温差过大对设备带来的不利影响。湿度的 提高,也有利于减少建筑内的扬尘,同时有效避免了静电累积,有利于安全生产。本实用新 型的工业建筑,整体的风阻较小,具有极好的抗风性。拱形顶盖可以保证积雪可以更快滑 下,避免过多累积,具有更好的耐暴风雪性,可以满足高海拔地区的特殊要求。
[0039] 本实用新型的工业建筑可以实现模块化设计,易于原地组装,大大减少了施工难 度,提高了施工效率。
[0040] 沟渠内可添加水或盐湖卤水,白天,水在热的作用下蒸发,提高辅助区的湿度,为 生活区的人员提供更为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夜间,可以在沟渠内通入温度较高的液体, 进一步减少建筑内外的温差。温度较高的液体可以是白天生产并储存在蓄水池内的液体。 在盐湖地区,沟渠可以进一步用于对盐湖卤水进行初步的升温、浓缩处理,减少能耗。特别 的,当沟渠两端具有一定的坡度时,可以使其中的盐结晶进一步集中在底部,便于收集。
[0041] 辅助区种植的植物可以利用生产、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冷凝水进行生长,同时释 放出足够的氧气,更好地为生活区供氧,改善空气质量,营造较为适宜人居的生态环境。
[0042] 生产区产生巨量的初级冷凝水可部分为生活区提供纯净的约60°C的生活淡水及 医用纯净水原料,可解决当地人员长期以来的医疗卫生难题。
[0043] 因厂房长期的空气冷凝水进入土壤,持续湿润周围的土壤,为厂房周围的植物生 长提取必需的水分,进一步改善建筑周围的小环境。
[0044] 蓄水池内设有热交换器,可以将白天富余的热能储存起来,待夜晚温度下降时为 建筑内供热。在生产检修时,更能充分地储存热能,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权利要求】
1. 适用于高海拔地区的工业建筑,包括侧墙,侧墙上固定有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顶 盖为拱形,顶盖设有保温层,顶盖下方被内墙隔离为靠内的生产区及靠外的辅助区,生产区 上方设有保温板,辅助区设有沟渠。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高海拔地区的工业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渠两端 连通有蓄水池,蓄水池中的至少一个位于辅助区内。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于高海拔地区的工业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 区上方的部分顶盖是透光的,辅助区内种植有植物。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于高海拔地区的工业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渠 上方设有透气盖板。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高海拔地区的工业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内 设有热交换器。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高海拔地区的工业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渠两端 具有一定的坡度。
7. 根据权利要求1、2、5或6所述的适用于高海拔地区的工业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 顶盖下方设有冷凝水收集管。
8. 根据权利要求1、2、5或6所述的适用于高海拔地区的工业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 生产区设有大门,大门对侧的墙上设有透气窗。
9. 根据权利要求1、2、5或6所述的适用于高海拔地区的工业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 侧墙设有入口。
10. 根据权利要求1、2、5或6所述的适用于高海拔地区的工业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 辅助区内设有生活区。
【文档编号】E04H14/00GK203891565SQ201420272850
【公开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6日
【发明者】朱彬元, 彭福明, 余昊, 洪瑞徽, 朱睿 申请人:西藏金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广州市睿石天琪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东莞市永淦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