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帐篷的顶部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7571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折叠式帐篷的顶部支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折叠式帐篷的顶部支架,包括主支杆、支撑杆、弹簧、连接块及副支杆,所述弹簧和所述连接块均套设在所述支撑杆上,所述连接块位于所述弹簧的下方,所述主支杆相应端的端部枢接在所述连接块上,其中,所述连接块沿其径向开设有通向支撑杆的通孔,所述通孔的中段形成一容置腔,所述通孔内水平穿设有一插销,所述插销对应于所述容置腔的一段套设有一小弹簧,所述支撑杆的下部对应于所述通孔的内段开设有可供所述插销的插销头插入的插销孔,所述插销的内端的表面上环设有与所述小弹簧的端部抵靠的凸缘。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一种折叠式帐篷的顶部支架采用了向外施力拉动插销的方式实现折叠式帐篷的收折,结构简单,收折时方便省力。
【专利说明】折叠式帐篷的顶部支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帐篷的【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折叠式帐篷的顶部支架。

【背景技术】
[0002]折叠式帐篷由可折叠的支架和帐篷布组成,帐篷布挂在支架上。折叠支架由主支杆和放射状分布的副支杆构成,副支杆通过铰接器件铰接主支杆,折叠支架在撑开状态下犹如雨伞的支架结构,因此也称为伞形支架。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0420044877.2公开了折叠式帐篷的顶部固定装置,是连接一套可折叠支杆及副支杆而构成帐篷支架,主要由支撑杆、弹簧、展扩架及挡板组成,支撑杆上端固定有枢接各副支杆的连接巢,支撑杆下部依次套设有弹簧及枢接各可折叠支杆的展扩架,并固定一个挡板,支撑杆的下部固定设置一个弹性凸卡,展扩架的下部开设卡孔,弹性凸卡恰可受弹性作用卡入卡孔中,使展扩架定位在支撑杆上。收折时,按压弹性凸卡解除与卡孔的卡制即可实现。此装置可使帐篷展开状态稳定、篷内空间大且方便展开和收合。但是,该折叠式帐篷的顶部固定装置收折时需要水平按压弹性凸卡,这个动作不仅因弹性凸卡偏小而极易造成手指按压时的疼痛,同时,由于支撑杆和展扩架之间有一定的间隙,按压弹性凸卡时容易造成支撑杆抵靠在展扩架的内侦牝产生器件的磨损和变形,从而发生帐篷无法收折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式帐篷的顶部支架,结构简单,收折帐篷时方便省力。
[0004]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0005]折叠式帐篷的顶部支架,包括主支杆、支撑杆、弹簧、连接块及副支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固定有连接巢,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固定有挡板,所述副支杆的两端分别枢接在所述连接巢和对应的所述主支杆上;所述弹簧和所述连接块均套设在所述支撑杆上,所述连接块位于所述弹簧的下方,所述主支杆相应端的端部枢接在所述连接块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沿其径向开设有通向支撑杆的通孔,所述通孔包括口径依次增大的内段、中段和外段,所述通孔的中段形成一容置腔,所述通孔内水平穿设有一插销,所述插销对应于所述容置腔的一段套设有一小弹簧,所述插销的外端连接有操作部,所述支撑杆的下部对应于所述通孔的内段开设有可供所述插销的插销头插入的插销孔,所述插销的内端的表面上环设有与所述小弹簧的端部抵靠的凸缘,所述通孔的外段容置有阻挡所述小弹簧相应端端部的挡块。
[0006]所述支撑杆的内部对应所述插销孔的位置设有一抵持块。
[0007]所述操作部和所述插销为一体结构,所述操作部的表面上上开设有助力孔。
[0008]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一种折叠式帐篷的顶部支架采用了向外施力拉动插销的方式实现折叠式帐篷的收折,结构简单,收折时方便省力。当帐篷需要收折时,手持操作部向外拉动使得插销头脱离插销孔,解除了连接块与支撑杆之间的定位,从而可将帐篷向上收折,由于插销表面的凸缘与小弹簧抵靠,因此插销向外移动的过程中会使得小弹簧产生形变,小弹簧成压缩状态;当需要再次展开帐篷时,将连接块沿着支撑杆向下移动到插销孔处,始终处于压缩状态的小弹簧有恢复自然伸长状态的趋势,带动插销的移动,使得插销头卡入插销孔中,重新实现连接块与支撑杆之间的定位。
[0009]进一步,支撑杆的内部对应插销孔的位置设有一抵持块,使得插销头可抵靠在抵持块上,如果小弹簧的压缩形变过大,在瞬间恢复过程中由于抵持块能够缓冲部分的弹性形变,插销表面的凸缘不易与容置腔的内壁碰撞,避免凸缘的磨损和变形,有利于帐篷收折功能的长期使用。
[0010]进一步,操作部上设有的助力孔可供使用者的手指伸入,提供了向外拉动插销时的施力点,方便帐篷的收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折叠式帐篷的顶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折叠式帐篷的顶部支架的局部示意图;
[0013]图3为本实用新型折叠式帐篷的顶部支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0014]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操作部42、插销6和小弹簧7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
[0016]主支杆I支撑杆 2
[0017]连接巢21挡板22
[0018]插销孔23抵持块 24
[0019]弹簧3连接块 4
[0020]通孔41容置腔 411
[0021]挡块412操作部 42
[0022]助力孔421副支杆 5
[0023]插销6插销头61
[0024]凸缘62小弹簧7。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0026]折叠式帐篷的顶部支架,如图1-图4所示,包括主支杆1、支撑杆2、弹簧3、连接块4及副支杆5,主支杆I和副支杆5各有四根,主支杆I的一端两两对称铰接在连接块4的侧面上,支撑杆2的上端固定有连接巢21,支撑杆2的底端固定有挡板22,各副支杆5的两端分别枢接在连接巢21和对应的主支杆I上;弹簧3和连接块4均套设在支撑杆2上,连接块4位于弹簧3的下方,主支杆I相应端的端部枢接在连接块4上。
[0027]以朝向支撑杆2的方向为内,远离支撑杆2的方向为外。
[0028]连接块4沿其径向开设有通向支撑杆2的通孔41,通孔41包括口径依次增大的内段、中段和外段,通孔41的中段形成一容置腔411。插销6水平穿设于通孔41内,且插销6对应于容置腔411的一段套设有小弹簧7,插销6的外端连接有操作部42 (本实施例中,操作部42和插销6 —体成型),操作部42的表面上开设有助力孔421,支撑杆2的下部对应于通孔41的内段开设有可供插销6的插销头61插入的插销孔23,插销6的内端的表面上环设有与小弹簧7的端部抵靠的凸缘62,通孔41的外段容置有阻挡小弹簧7相应端端部的挡块 412。
[0029]当帐篷需要收折时,手持操作部42向外拉动使得插销头61脱离插销孔23,解除了连接块4与支撑杆2之间的定位,从而可将帐篷向上收折,由于插销6表面的凸缘62与小弹簧7抵靠,因此插销6向外移动的过程中会使得小弹簧7产生形变,小弹簧7成压缩状态;当需要再次展开帐篷时,将连接块4沿着支撑杆2向下移动到插销孔23处,始终处于压缩状态的小弹簧7有恢复自然伸长状态的趋势,带动插销6的移动,使得插销头61卡入插销孔23中,重新实现连接块4与支撑杆2之间的定位。因此本实用新型一种折叠式帐篷的顶部支架采用了向外施力拉动插销的方式实现折叠式帐篷的收折,比较方便省力。
[0030]进一步,支撑杆2的内部对应插销孔23的位置设有一抵持块24,使得插销头61可抵靠在抵持块24上,如果小弹簧7的压缩形变过大,在瞬间恢复过程中由于抵持块24能够缓冲部分的弹性形变,插销6表面的凸缘62不易与容置腔411的内壁碰撞,避免凸缘62的磨损和变形,有利于帐篷收折功能的长期使用。
[0031]进一步,操作部42的表面上开设有的助力孔421可供使用者的手指伸入,提供了向外拉动插销6时的施力点,方便帐篷的收折。
[0032]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权利要求】
1.折叠式帐篷的顶部支架,包括主支杆、支撑杆、弹簧、连接块及副支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固定有连接巢,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固定有挡板,所述副支杆的两端分别枢接在所述连接巢和对应的所述主支杆上;所述弹簧和所述连接块均套设在所述支撑杆上,所述连接块位于所述弹簧的下方,所述主支杆相应端的端部枢接在所述连接块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沿其径向开设有通向支撑杆的通孔,所述通孔包括口径依次增大的内段、中段和外段,所述通孔的中段形成一容置腔,所述通孔内水平穿设有一插销,所述插销对应于所述容置腔的一段套设有一小弹簧,所述插销的外端连接有操作部,所述支撑杆的下部对应于所述通孔的内段开设有可供所述插销的插销头插入的插销孔,所述插销的内端的表面上环设有与所述小弹簧的端部抵靠的凸缘,所述通孔的外段容置有阻挡所述小弹簧相应端端部的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帐篷的顶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内部对应所述插销孔的位置设有一抵持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帐篷的顶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和所述插销为一体结构,所述操作部的表面上开设有助力孔。
【文档编号】E04H15/48GK204001968SQ201420389550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5日
【发明者】崔宽峻 申请人:安逸派(厦门)工贸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