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8991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墙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墙体结构,包括砌筑墙、钢砼梁板、C20细石砼混凝土层、水泥砂浆层;砌筑墙顶面与钢砼梁板底面之间具有30-50mm的空隙;C20细石砼混凝土层的粒径为5-15mm;C20细石砼混凝土层、水泥砂浆层从内之外依次设置在上述砌筑墙顶面与钢砼梁板底面之间的空腔内。本实用新型可解决如何使砌筑墙与钢砼梁板之间结合紧密,避免砌筑墙与钢砼梁板之间出现收缩裂缝的技术问题。
【专利说明】墙体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墙体结构,具体为关于砌块与钢砼梁板的接缝密封工艺,分类号为E02B3/16。

【背景技术】
[0002]砌筑墙是一种将砖块结合水泥构成的一种墙体结构,钢砼梁板是一种水泥与钢筋混合形成的一种墙体结构,由于两者属性不同,在这两者之间的狭缝中填充膨胀材料时,如填充膨胀材料的工序不是很到位,会导致膨胀材料不起作用从而使砌筑墙与钢砼梁板之间出现收缩裂缝。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墙体结构,解决如何使砌筑墙与钢砼梁板之间结合紧密,避免砌筑墙与钢砼梁板之间出现收缩裂缝的技术问题。
[0004]墙体结构,包括砌筑墙、钢砼梁板、C20细石砼混凝土层、水泥砂浆层;砌筑墙顶面与钢砼梁板底面之间具有30-50mm的空隙;C20细石砼混凝土层的粒径为5_15mm ;C20细石砼混凝土层、水泥砂浆层从内之外依次设置在上述砌筑墙顶面与钢砼梁板底面之间的空腔内。
[000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第一次嵌缝用C20细石砼混凝土,同时在内外两侧进行同时挤压嵌填密实,第二次再嵌缝采用1:2.5水泥砂浆,而且对这两种材料的填充是在特定的时间内进行,这样利用这两种材料就能起到很好的减少收缩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砌筑墙与钢砼梁板结合填充膨胀材料的示意图;
[0007]图中1.砌筑墙、2.钢砼梁板、3.C20细石砼混凝土、4.水泥砂浆。

【具体实施方式】
[0008]实施例1
[0009]请参考图1,图1中显示的是砌筑墙I与钢砼梁板2结合的结构,为了得到这种结构,其具体的嵌缝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0]a.砌筑墙I顶面与钢砼梁板2底面之间预留30mm的空隙,空隙内对充填物的填充放在墙体砌筑完成后的第14天后进行,使砌筑墙I变形达到稳定状态;
[0011]b.填充时进行两次嵌缝,第一次嵌缝采用粒径为5_ C20细石砼混凝土 3嵌缝,填充时需由两人在内外侧同时挤压嵌填密实,同时保留有15_的第二次嵌缝空间;间隔3天后再进行第二次嵌缝,第二次嵌缝采用1:2.5水泥砂浆4嵌缝,同时保留留有3mm凹槽以备将来做防水层。
[0012]实施例2
[0013]请参考图1,图1中显示的是砌筑墙I与钢砼梁板2结合的结构,为了得到这种结构,其具体的嵌缝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4]a.砌筑墙I顶面与钢砼梁板2底面之间预留50mm的空隙,空隙内对充填物的填充放在墙体砌筑完成后的第14天后进行,使砌筑墙I变形达到稳定状态;
[0015]b.填充时进行两次嵌缝,第一次嵌缝采用粒径为15mm C20细石砼混凝土 3嵌缝,填充时需由两人在内外侧同时挤压嵌填密实,同时保留有20_的第二次嵌缝空间;间隔5天后再进行第二次嵌缝,第二次嵌缝采用1:2.5水泥砂浆4嵌缝,同时保留留有5mm凹槽以备将来做防水层。
[0016]实施例3
[0017]请参考图1,图1中显示的是砌筑墙I与钢砼梁板2结合的结构,为了得到这种结构,其具体的嵌缝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8]a.砌筑墙I顶面与钢砼梁板2底面之间预留40mm的空隙,空隙内对充填物的填充放在墙体砌筑完成后的第14天后进行,使砌筑墙变形达到稳定状态;
[0019]b.填充时进行两次嵌缝,第一次嵌缝采用粒径为1mm C20细石砼混凝土 3嵌缝,填充时需由两人在内外侧同时挤压嵌填密实,同时保留有19_的第二次嵌缝空间;间隔4天后再进行第二次嵌缝,第二次嵌缝采用1:2.5水泥砂浆4嵌缝,同时保留留有4mm凹槽以备将来做防水层。
【权利要求】
1.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砌筑墙、钢砼梁板、C20细石砼混凝土层、水泥砂浆层;砌筑墙顶面与钢砼梁板底面之间具有30-50mm的空隙;C20细石砼混凝土层的粒径为5-15mm ;C20细石砼混凝土层、水泥砂浆层从内之外依次设置在上述砌筑墙顶面与钢砼梁板底面之间的空腔内。
【文档编号】E04B1/682GK203977592SQ201420432174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日
【发明者】章国森, 傅兴君, 邵江彪 申请人:上海家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