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板企口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1223阅读:694来源:国知局
建筑板企口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板【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建筑板企口结构,建筑板两侧设有与相邻建筑板相互配合连接的第一企口结构和第二企口结构,第一企口结构包括从建筑板上表面至下表面依次设有的第一凸起、第二凸起和第三凸起,第一凸起与建筑板上表面齐平,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之间形成第一凹槽,第二凸起与第三凸起之间形成第二凹槽,第三凸起与建筑板下表面之间形成有第三凹槽,第二企口结构能与第一企口结构相配合连接,可使相邻建筑板的表面平齐。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建筑板企口结构,摒弃传统的三个凸起形成两个凹槽的结构,采用三个凸起形成三个凹槽的企口结构,提高了保温墙板的密封效果和防潮性能,从而延长了建筑板的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建筑板企口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板【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建筑板企口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上普遍采用的建筑板接口方式是采用插接式企口结构,其结构:建筑板的一端设有三个凸起,凸起之间形成两个凹槽,另一端设有三个凹槽,分别和三个凸起的位置相对应。这种建筑板的缺点是:密封效果差,容易受潮,从而影响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建筑板企口结构密封效果差,容易受潮,从而影响使用寿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板企口结构,摒弃传统的三个凸起形成两个凹槽的结构,采用三个凸起形成三个凹槽的企口结构,提高了保温墙板的密封效果和防潮性能,从而延长了建筑板的使用寿命。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板企口结构,建筑板两侧设有与相邻建筑板相互配合连接的第一企口结构和第二企口结构,所述第一企口结构包括从建筑板上表面至下表面依次设有的第一凸起、第二凸起和第三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与建筑板上表面齐平,所述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之间形成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凸起与第三凸起之间形成第二凹槽,所述第三凸起与建筑板下表面之间形成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二企口结构能与所述第一企口结构相配合连接,可使相邻建筑板的表面平齐。
[0005]为了进一步增加建筑板之间的密封性和防潮性能,所述第二凸起与第二企口结构之间设有密封垫。
[0006]现有的建筑板在使用时长自攻螺钉的钉头露在室外,长时间使用后钉头会发生锈蚀,另外,打钉的部位也会发生渗水,会进一步发生锈蚀,从而影响使用寿命,为了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所述第一凸起下表面与第二企口结构设置在第一凹槽内的部分的上表面形成一暗藏企口。
[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建筑板企口结构,摒弃传统的三个凸起形成两个凹槽的结构,采用三个凸起形成三个凹槽的企口结构,提高了保温墙板的密封效果和防潮性能,从而延长了建筑板的使用寿命;同时,为了避免长自攻螺丝的顶头露在室外,在建筑板企口结构中设置了暗藏企口,有效防止了顶头发生腐蚀的问题的出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建筑板企口结构的第一企口结构的示意图;
[001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建筑板企口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1.第一企口结构,11.上表面,12.下表面,2.第二企口结构,3.第一凸起,4.第二凸起,5.第三凸起,6.第一凹槽,7.第二凹槽,8.第三凹槽,9.密封垫,10.暗藏企 □。

【具体实施方式】
[0012]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0013]如图1、图2所不,一种建筑板企口结构,建筑板两侧设有与相邻建筑板相互配合连接的第一企口结构I和第二企口结构2,第一企口结构I包括从建筑板上表面11至下表面12依次设有的第一凸起3、第二凸起4和第三凸起5,第一凸起3与建筑板上表面11齐平,第一凸起3与第二凸起4之间形成第一凹槽6,第二凸起4与第三凸起5之间形成第二凹槽7,第三凸起5与建筑板下表面12之间形成有第三凹槽8,第二企口结构2能与第一企口结构I相配合连接,可使相邻建筑板的表面平齐。
[0014]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凸起4与第二企口结构2之间设有密封垫9。可以进一步增加建筑板之间的密封性和防潮性能。
[0015]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凸起3下表面与第二企口结构2设置在第一凹槽6内的部分的上表面形成一暗藏企口 10。现有的建筑板在使用时长自攻螺钉的钉头露在室夕卜,长时间使用后钉头会发生锈蚀,另外,打钉的部位也会发生渗水,会进一步发生锈蚀,从而影响使用寿命,暗藏企口 10可以有效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
[0016]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建筑板企口结构,建筑板两侧设有与相邻建筑板相互配合连接的第一企口结构(1)和第二企口结构(2),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企口结构(1)包括从建筑板上表面(11)至下表面(12)依次设有的第一凸起(3)、第二凸起(4)和第三凸起(5),所述第一凸起(3)与建筑板上表面(11)齐平,所述第一凸起(3)与第二凸起(4)之间形成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凸起(4)与第三凸起(5)之间形成第二凹槽(7),所述第三凸起(5)与建筑板下表面(12)之间形成有第三凹槽(8),所述第二企口结构⑵能与所述第一企口结构⑴相配合连接,可使相邻建筑板的表面平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板企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起(4)与第二企口结构⑵之间设有密封垫(9)。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板企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3)下表面与第二企口结构(2)设置在第一凹槽(6)内的部分的上表面形成一暗藏企口(10)。
【文档编号】E04B1/61GK204139342SQ201420507329
【公开日】2015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3日
【发明者】贾富忠 申请人:常州晶雪冷冻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