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电线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83020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全电线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设备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电线杆。



背景技术:

传统电线杆敷设难度大,且造价及安装费都非常高,而对于农村地区,电线杆是较为常用的电气设备,由于其抗风性能较佳广泛的应用于城镇中,然而,目前的电线杆都是针对强电电缆设计的,无法兼容弱电电缆,而单独再建设弱电电线杆又浪费空间及增加人工费用,不适用于当前工业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较为安全的电线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电线杆,包括由水泥浇注而成的电线杆本体,电线杆本体具有圆形的顶部及底面,底面直径大于顶面直径,电线杆本体设置有第一穿线机构、第二穿线机构,第一穿线机构与第二穿线机构上下相对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穿线机构以及第二穿线机构分别由下至上设置内穿线孔,第一穿线机构以及第二穿线机构的内穿线孔相对贯穿设置。

进一步的,在位于第一穿线机构以及第二穿线机构之间可分离的设置间隔板。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穿线机构以及第二穿线机构分别还设置有外穿线孔,第一穿线机构以及第二穿线机构的外穿线孔相对贯穿设置。

进一步的,在接近电线支架处设有转轴,被动轮可转动的安装在转轴上,被动轮的上部设有避雷球。

进一步的,在电线支架下方设有用于隔绝强电信号的绝缘档盘。

优选的,所述的被动轮两端设有支杆,支杆的末端设有风速检测转轮。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在电线杆的上端设置避雷球,且设置为可转动的方式,可以有效的在发生雷击时候,电通过避雷球再由接地线传送至大地,而不会影响到设置在电线杆本体上电线支架上的强电线。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实施例1的一种安全电线杆的立体结构图;

附图2为实施例1的一种安全电线杆的正视结构图;

附图3为实施例1的一种安全电线杆的下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图1,一种安全电线杆,包括由水泥浇注而成的电线杆本体1,电线杆本体1具有圆形的顶部及底面,底面直径大于顶面直径,电线杆本体1设置有第一穿线机构11、第二穿线机构12,第一穿线机构11与第二穿线机构12上下相对平行设置,第一穿线机构11以及第二穿线机构12分别由下至上设置内穿线孔13,第一穿线机构11以及第二穿线机构12的内穿线孔13相对贯穿设置,第一穿线机构11以及第二穿线机构12分别还设置有外穿线孔14,第一穿线机构11以及第二穿线机构12的外穿线孔14相对贯穿设置,

具体的地面的线可以通过内穿线孔13或者外穿线孔14敷设到电线杆本体1的上部,对于安全性能要求高的可以由内穿线孔13穿过,性能要求低的可以从外穿线孔14穿过。

为了进一步的方便第一穿线机构11以及第二穿线机构12的检修,在位于第一穿线机构11以及第二穿线机构12之间可分离的设置间隔板13。

进一步的,在接近电线支架2处设有转轴3,被动轮4可转动的安装在转轴3上,被动轮4的上部设有避雷球42,电通过避雷球42再由接地线传送至大地,而不会影响到设置在电线杆本体1上电线支架2上的强电线。

在电线支架2下方设有用于隔绝强电信号的绝缘档盘16,可以有效的隔绝强电信号对弱电电线的干扰作用。

优选的,上述的被动轮4两端设有支杆,支杆的末端设有风速检测转轮41,通过该风速检测转轮41带动被动轮4沿转轴转动的速度即可判断风速,并将风速反馈到监控中心提供给维护人员进行日常监视。

当然,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使用范围,故,凡是在本发明原理上做等效改变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电气设备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电线杆,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电线杆,包括由水泥浇注而成的电线杆本体,电线杆本体具有圆形的顶部及底面,底面直径大于顶面直径,其特征在于:电线杆本体设置有第一穿线机构、第二穿线机构,第一穿线机构与第二穿线机构上下相对平行设置,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在电线杆的上端设置避雷球,且设置为可转动的方式,可以有效的在发生雷击时候,电通过避雷球再由接地线传送至大地,而不会影响到设置在电线杆本体上电线支架上的强电线。

技术研发人员:陈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陈挺
技术研发日:2016.06.28
技术公布日:2018.01.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