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转换层的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02686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直转换层施工方法,具体涉及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转换层施工工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高层建筑已成为主流,许多高层建筑为满足多元化需求也逐渐向多功能、多用途方向发展,从而对建筑的结构形式、柱网布置有着不同的要求。为了实现与适应同一建筑不同结构形式的过渡,往往需要设置转换层来衔接上下结构、传递受力。转换层作为重要的大型水平结构层,结构强度大、厚度大,钢筋密集,振捣十分困难,并且转换层结构一般使用高强混凝土,特别是转换层的梁柱节点和大梁下部等混凝土不易充分填满处,更容易形成空洞等混凝土不密实的质量问题,从而引发严重质量事故,降低施工效率。而且以往传统的混凝土抗拉强度不高、抗裂性能不好,转换层更容易产生温度裂缝,使得施工质量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转换层施工工法有效解决了转换层大梁浇筑困难且施工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减少了返工的可能性,间接减少了部分人工、机械产生的费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转换层施工工法,包括如下步骤:

1)依次对转换层的梁、板和柱进行施工前准备、测量放线、支模、钢筋工程;

2)在进行步骤1)时并进行现场设备、机具及原材料的准备和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制备;

3)使步骤2)所制备的所述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用于步骤1)基础上的转换层梁及板,所述步骤1)基础上的柱子进行自密实混凝土浇筑;

4)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养护与降温。

本发明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步骤2)中先进行现场设备、机具及原材料的准备,然后进行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制备。

本发明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制备包括先确定出满足施工指标要求的不掺加钢纤维的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合比形成基准配合比,然后再所述基准配合比的基础上进行选择不同掺量的钢纤维,对最小掺量的钢纤维配合比进行砂率、减水剂、水灰比等一系列调整,且搅拌时较普通混凝土延长,再通过复验检测抗拉强度、抗弯强度和韧度指数等,以得到最佳试验室配合比,对所确定的最佳配合比进行现场混凝土泵送试验,根据满足工程需要,最终得到满足施工生产要求的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

本发明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最小掺量的钢纤维需要检测钢纤维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抗弯强度和韧度指数等,从而确定满足力学与变形指标要求的钢纤维的品种和最小掺量。

本发明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2)所制备的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用于步骤1)中混凝土浇筑的梁及板包括对转换层梁和板进行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泵送和浇筑。

本发明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步骤2)中先进行现场设备、机具及原材料的准备,然后进行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制备。

本发明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制备包括先确定出满足施工指标要求的不掺加钢纤维的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合比形成基准配合比,然后再所述基准配合比的基础上进行选择不同掺量的钢纤维,对最小掺量的钢纤维配合比进行砂率、减水剂、水灰比等一系列调整,且搅拌时较普通混凝土延长,再通过复验检测抗拉强度、抗弯强度和韧度指数等,以得到最佳试验室配合比,对所确定的最佳配合比进行现场混凝土泵送试验,根据满足工程需要,最终得到满足施工生产要求的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

本发明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最小掺量的钢纤维需要检测钢纤维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抗弯强度和韧度指数等,从而确定满足力学与变形指标要求的钢纤维的品种和最小掺量。

本发明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2)所制备的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用于步骤1)中混凝土浇筑的梁及板包括对转换层梁和板进行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泵送和浇筑。

本发明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泵送过程中,当布置泵管时,尽量避免弯头,无法避免时尽量使用135°弯头。

本发明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泵送过程中,泵机的功率比普通混凝土泵机大20%。

本发明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浇筑时除依靠自身重力外还可以配合模板外人工木槌敲击。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步骤1至步骤4实现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施工,其中步骤1)中施工前需要进行施工前准备,包括施工材料进场、施工人员配置、施工现场场地布置、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制备方案等;然后再进行测量放线;支模包括对柱子、梁和板的支模;所述钢筋工程,考虑到转换层大梁配筋较多,为了保证梁内钢筋的间隙均匀,因此在柱筋绑扎时,必须调整好柱子主筋的排距;在进行步骤1)时同时进行步骤2的实施,步骤2需要进行现场设备、机具及原材料的准备和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制备;步骤3,使步骤2)所制备的所述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用于步骤1)基础上的转换层梁及板,采用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浇筑钢筋极多极密的大梁,免去了振捣的困难,利用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良好的强度、抗裂性,有效抑制了水化热产生的温度裂缝,以及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效率快,施工质量高,更适用于结构重要部位或有抗震要求较高的转换层施工的特点,有效解决了转换层大梁浇筑困难且施工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减少了返工的可能性,间接减少了部分人工、机械产生的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转换层施工工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1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本发明提出了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转换层施工工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依次对转换层的梁、板和柱进行施工前准备、测量放线、支模、钢筋工程;

步骤2,在进行步骤1)时并进行现场设备、机具及原材料的准备和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制备;

步骤3,使步骤2)所制备的所述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用于步骤1)基础上的转换层梁及板,所述步骤1)基础上的柱子进行自密实混凝土浇筑;

步骤4,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养护与降温。

本发明通过步骤1至步骤4实现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施工,其中步骤1)中施工前需要进行施工前准备,包括施工材料进场、施工人员配置、施工现场场地布置、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制备方案等;然后再进行测量放线,转换层下楼板浇筑完毕后,施工和测量员立即放出控制轴线,并用墨线标注于板面,建立转换层施工的轴线控制网搭设模板支撑体系前,需要放出立杆控制线,以此为基准,搭设模板支撑体系,根据控制轴线,依照设计施工图,对转换层柱子、梁进行细部尺寸分墨,用墨斗将细部尺寸线弹于楼板面;支模包括对柱子、梁和板的支模,所述柱子支模安装前应首先弹出柱的中心线及四周边线,并进行柱周边找平,然后柱子模板拼装完后吊装就位,各块组合连接,安装对拉螺栓,模板下脚内口应与底部墨线对齐,然后校正垂直度,通排柱在下脚进位,吊直后上口拉通线校正中间各柱模板,阴阳角顺直,所述梁模板支模利用抄测的梁底抬杆标高和两端柱筋上的起拱标高,拉线并调整梁下支撑架上的可调式顶托、螺母,可调顶托的外露部份不应超过200mm,调整后使其与标高控制线相吻合,再进行底模安装,完成之后进行复核、检查,发现偏差后要及时调整使其达到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要求,由于转换层大梁的断面较大,高度较高,且又采用木模板体系,如果在现场拼装,则比较困难,安装质量也不容易保证。所以,应预先根据每一根大梁的尺寸进行梁侧模板加工制作,并钻取对拉螺栓孔,因为大梁截面尺寸较大,为了保证梁的断面尺寸,缩短模板安装时间,可采取在梁侧模板上口及梁的中部位置处摆放与梁宽尺寸相同的内衬钢筋,内衬钢筋必须经过型材切割机切割而成,以防衬铁端部损坏模板,大梁内钢筋较密,在穿对拉螺栓时如遇在原有预设的对拉螺栓孔处,若有钢筋阻挡,则须利用职权便携式电钻重新钻孔并安装,对拉螺杆安装完毕后,立即用钢管作背杠对梁侧模板进行加固、校正,考虑到转换层的梁比较大,所以在转换层大梁下的支撑架中,竖向支撑杆底部应该安设垫脚枋,以增大竖杆底端部的受压面积,在竖杆顶部安设可调式顶托,以方便调整梁底模板的位置,当大梁H≥1000mm时在梁下原有受力支撑架的基础上可以采用增设“八”字形斜撑或对梁板跨中安装顶托支撑等措施来加强其稳定性;所述板支模通过调整脚手架顶托的标高,将其调到预定的高度,在可调顶托托板上安放主龙骨,主龙骨固定后架设次龙骨,然后在次龙骨上安装模板,铺板时,可从四周铺起,在中间收口;所述钢筋工程,考虑到转换层大梁配筋较多,为了保证梁内钢筋的间隙均匀,因此在柱筋绑扎时,必须调整好柱子主筋的排距,如遇局部柱筋排距不均时,应将柱筋按1∶6斜度进行调校,使其均匀分布,而且,由于柱筋在转换层内需要弯锚,且水平弯锚段的角度要求非常严格,所以柱筋接头只能采用“正反丝扣型”,避免水平弯锚段的侧向移位,柱内箍筋必须按设计要求施工,严禁出现漏绑错扎现象,由于转换层大梁断面非常大,配筋层数及数量多,重量大,因此,大梁的绑扎方法则不可采用常规的绑扎方式,而应采取悬空绑扎方式,及梁底板位置上方搭设钢管支撑架,用于摆放及绑扎梁钢筋,否则梁的绑扎质量及梁筋垫块无法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在安装梁钢筋时,在梁柱节点处还应特别注意:梁钢筋穿过柱子时,必须严格按梁主筋间距进行摆放,一次到位,由于梁内钢筋数量较多,如遇梁钢筋在穿过柱筋时,发生冲撞,应适当调整柱子主筋间距而不能调整梁主筋间距,而且考虑到转换层梁配筋非常多,且箍筋、直筋也较大,常规的箍筋135°弯钩,锚固长度较长时将影响梁内上部受力纵向钢筋的绑扎,因此,大梁箍筋可以采用单面焊接封闭箍来解决此问题;在进行步骤1)时同时进行步骤2的实施,步骤2需要进行现场设备、机具及原材料的准备和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制备;其中现场设备、机具及原材料的准备包括安设数控配料机、钢纤维分散机、强制式搅拌机,使用前需逐一调试,确保能正常工作,混凝土泵机、钢筋切断机、钢筋弯曲机、钢筋墩粗及滚丝机、电焊机、塔式起重机、圆盘锯、平刨等施工所需主要机具及设备保持良好状态,其他小型机具与设备一同提前1d进场,所述原材料的准备包括对进场的支撑体系中的立杆钢管、水平杆等材料的质量合格证、生产许可证、质量检验报告进行复核,并对其表面观感、重量、壁厚、焊接质量等物理指标进行抽检,按设计配合比和浇筑计划编制材料进场计划(设计配合比和浇筑计划编制材料进场计划在施工前准备过程中根据具体项目情况制定),所有材料提前1d进场,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原材料进场时,除了对其质量合格证明文件等进行复核,还应进行钢纤维的抽检,包括检查其抗拉强度、弯折性能、尺寸偏差及杂质含量等,砂石进场时检验其含水率,提出施工配合比。每台班至少检查1次骨料含水率,当骨料含水率有显著变化时,应增加测定次数,并应依据检测结果及时调整材料用量;所述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制备包括水泥应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等级为42.5,水泥入机温度不应超过60℃。粗骨料应采用连续级配,含泥量不应大于1%,粗骨料最大粒径应小于16mm且小于钢纤维长度的2/3,针片状颗粒含量小于5%,细骨料应采用第二级配区的中砂(细度模数为2.5~3.0),含泥量不大于3%,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水胶比应在0.3到0.45之间,胶凝材料用量不低于360kg/m3,水泥用量不超过400kg/m3,粉煤灰采用II级粉煤灰。矿渣粉按自密实混凝土要求来选择,减水剂采用减水率大于30%的缓凝型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钢纤维长度、截面直径、长径比、抗拉强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经研究,长径比太大会影响其自密实性能,建议采用长度在20mm到35mm且长径比小于60的钢纤维,钢纤维掺量宜在每立方米20kg-25kg,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控制应在240~280mm,坍落度扩展度应在600~700mm,T500应在5~20S,U箱型高度达320mm以上,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转换层一般采用高强混凝土,在此给出C50、C60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参考表1,

表1

步骤3,使步骤2)所制备的所述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用于步骤1)基础上的转换层梁及板,采用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浇筑钢筋极多极密的大梁,免去了振捣的困难,在浇筑大梁及梁柱节点处,模板外需配合人工木槌敲击,根据声音判断混凝土是否密实,注意观察混凝土表面平齐不再明显下降,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止,由于板面积大,但振捣起来相对容易,因此对自密实性要求不高,所以除了采用所述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外还可以采用钢纤维混凝土,但与梁柱混凝土的原材料选择要保持一致性;所述步骤1)基础上的柱子进行自密实混凝土浇筑;转换层柱子相比起梁来说截面高度不是很大,一般不会出现混凝土出现的弊病,因此,柱子混凝土采用自密实混凝土浇筑,浇筑完后,模板外需配合人工木槌敲击,根据声音判断混凝土是否密实,注意观察混凝土表面平齐不再明显下降,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止,需要根据具体实际工程泵管长度、楼层高度对柱子需浇筑的自密实混凝土进行预控,使得柱子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与大梁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浇筑之前,泵车混凝土刚好打完,并在泵车剩余不多时提前及时补充大梁的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保证泵送的连续性;步骤4),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养护与降温包括施工时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收面后立即覆盖一层塑料薄膜或加两层麻袋附加草垫保温层使混凝土形成自身养护,麻袋上再覆盖一层薄膜封闭养护,安排专人负责养护,并对混凝土内外进行温度测试,且进行温度实时监控,若温差仍始终大于25°,可对塑料薄膜加厚,直到温差小于25°为止,夏季气温高,刚浇筑的混凝土在养护期间,应尽量避免阳光直晒,以免混凝土中的水份过快散失而引起混凝土开裂;通过此方法利用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良好的强度、抗裂性,有效抑制了水化热产生的温度裂缝,以及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效率快,施工质量高,更适用于结构重要部位或有抗震要求较高的转换层施工的特点,有效解决了转换层大梁浇筑困难且施工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减少了返工的可能性,间接减少了部分人工、机械产生的费用。

作为具体实施例,步骤2)中先进行现场设备、机具及原材料的准备,然后进行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制备,通过现场设备、机具及原材料的准备好后才方便进行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制备。

作为具体实施例,所述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制备包括先确定出满足施工指标要求的不掺加钢纤维的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合比形成基准配合比,然后再所述基准配合比的基础上进行选择不同掺量的钢纤维,对最小掺量的钢纤维配合比进行砂率、减水剂、水灰比等一系列调整,且搅拌时较普通混凝土延长,再通过复验检测抗拉强度、抗弯强度和韧度指数等,以得到最佳试验室配合比,对所确定的最佳配合比进行现场混凝土泵送试验,根据满足工程需要,最终得到满足施工生产要求的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

作为具体实施例,所述最小掺量的钢纤维需要检测钢纤维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抗弯强度和韧度指数。

作为具体实施例,所述步骤2)所制备的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用于步骤1)中混凝土浇筑的梁及板包括对转换层梁和板进行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泵送和浇筑,泵送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泵的功率要比泵送普通混凝土的泵的功率大20%,泵送过程应保持其连续性,以免断续的泵送过程使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出现粘管的现象,尤其注意难以清洗且泵送压力较大的泵管接口处,粗骨料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径之比,泵送高度50m以下时,对碎石不宜大于1∶3,根据泵送后一般坍落度会损失30mm左右的施工经验,且为了保证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要求,保守选取坍落度270mm的拌合物,分别根据不同的常用泵管管径和理论输送量的泵机,对于高度100m以下的建筑计算出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在泵管内最大水平换算输送距离参考表2,在实际工程中时,选择合适的输送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泵管的长度,地面水平管换算长度不宜小于垂直管的1/5,且不宜小于15m,应该尽量减少泵管弯头,以减少泵送阻力和钢纤维混凝土在管内的淤积,如确实需要弯头,平面内应尽量采用135°弯管且泵管的接口处安装接口密封圈,不得漏浆,且在弯管处加设支撑以承受泵管重量,由于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侧压力比较大,为避免泵送引起过大振动,水平管宜每隔一定距离用支架、台垫、吊具等固定,以便于排除堵管、装拆和清洗管道;垂直管宜用预埋件固定在墙和柱或楼板预留孔上。

表2

作为具体实施例,所述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泵送过程中考虑到弯头会对泵送过程造成影响,所以当布置泵管时,尽量避免弯头,无法避免时尽量使用135°弯头,并根据不同管径、不同输送量的泵机能达到的最大水平换算距离作为参考来布置泵管,泵机的功率比普通混凝土泵机大20%,采用以上措施后,能有效使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泵送阻力减小,泵送的拌合物性能好,坍落度损失小。

作为具体实施例,所述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浇筑时除依靠自身重力外还可以配合模板外人工木槌敲击使硬化后形成质量均匀密实的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结构。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