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内墙防潮层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19640阅读:48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内墙防潮层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内墙防潮层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水平防潮层,相邻的水平防潮层之间的内墙壁上设置垂直防潮层,水平防潮层和垂直防潮层分别包括依次设置的隔汽膜层、保温层和防水透气膜层,隔汽膜层的上表面和防水透气膜层的下表面分别设为向上凸起的圆弧形,隔汽膜层的上表面和防水透气膜层内分别设有与向上凸起的圆弧形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相平行的通气孔,保温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为波浪形,保温层的内部设有空腔粒子。其防潮效果好,功能多样,不容易开裂或脱落,有效寿命长。
【专利说明】
一种新型内墙防潮层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装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型内墙防潮层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建筑墙体的内墙防潮层,多采用单一的水平防潮层的结构,其水平防潮层也多采用单一的平面结构,所以多存在防潮效果较差,功能单一,容易开裂等问题,为此,需要一种新型内墙防潮层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使其防潮效果好,功能多样,有效寿命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内墙防潮层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防潮效果较差,功能单一,容易开裂等问题,使其防潮效果好,功能多样,有效寿命长。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内墙防潮层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水平防潮层,相邻的水平防潮层之间的内墙壁上设置垂直防潮层,水平防潮层和垂直防潮层分别包括依次设置的隔汽膜层、保温层和防水透气膜层,隔汽膜层的上表面和防水透气膜层的下表面分别设为向上凸起的圆弧形,隔汽膜层的上表面和防水透气膜层内分别设有与向上凸起的圆弧形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相平行的通气孔,保温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为波浪形,保温层的内部设有空腔粒子。
[0005]在以上方案中优选的是,水平防潮层和垂直防潮层相连接的位置处设有胶层。
[0006]还可以优选的是,水平防潮层和垂直防潮层相连接的位置处的内墙上设有密封垫。
[0007]还可以优选的是,密封垫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在内墙上。
[0008]还可以优选的是,螺栓设为带头螺栓。
[0009]还可以优选的是,螺母设为六角螺母。
[0010]还可以优选的是,密封垫设为圆形。
[0011]还可以优选的是,密封垫设为吸盘式的结构。
[0012]还可以优选的是,通气孔的横截面设为圆形。
[0013]还可以优选的是,空腔粒子设为圆形。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0015]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内墙防潮层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防潮效果较差,功能单一,容易开裂等问题,使其防潮效果好,功能多样,不容易开裂或脱落,有效寿命长。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内墙防潮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I为水平防潮层,2为垂直防潮层,3为隔汽膜层,4为保温层,5为防水透气膜层,6为空腔粒子,7为通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显然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不同的变型和改型而不超出后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实用新型更宽的精神和范围。因此,以下实施例具有例示性的而没有限制的含义。
[0020]实施例:
[0021 ] 一种新型内墙防潮层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至少两个水平防潮层I,相邻的水平防潮层I之间的内墙壁上设置垂直防潮层2,水平防潮层I和垂直防潮层2分别包括依次设置的隔汽膜层3、保温层4和防水透气膜层5,隔汽膜层3的上表面和防水透气膜层5的下表面分别设为向上凸起的圆弧形,隔汽膜层3的上表面和防水透气膜层5内分别设有与向上凸起的圆弧形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相平行的通气孔7,保温层4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为波浪形,保温层4的内部设有空腔粒子6。
[0022]在上述实施例中,水平防潮层I和垂直防潮层2相连接的位置处设有胶层。
[0023]在上述实施例中,水平防潮层I和垂直防潮层2相连接的位置处的内墙上设有密封垫。
[0024]在上述实施例中,密封垫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在内墙上。
[0025]在上述实施例中,螺栓设为带头螺栓。
[0026]在上述实施例中,螺母设为六角螺母。
[0027]在上述实施例中,密封垫设为圆形。
[0028]在上述实施例中,密封垫设为吸盘式的结构。
[0029]在上述实施例中,通气孔7的横截面设为圆形。
[0030]在上述实施例中,空腔粒子6设为圆形。
[0031]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内墙防潮层结构,水平防潮层I的端部与内墙相接触的位置处可以设置胶层,通气孔7的端部可以设置密封塞,空腔粒子6的数量为至少两个,空腔粒子6之间均匀交错布置。
[0032]尽管以上已经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优选实施方式和特征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宗旨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许多变化、补充、改变和删减。以上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的详细描述,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新型内墙防潮层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水平防潮层(I),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水平防潮层(I)之间的内墙壁上设置垂直防潮层(2),水平防潮层(I)和垂直防潮层(2)分别包括依次设置的隔汽膜层(3)、保温层(4)和防水透气膜层(5),隔汽膜层(3)的上表面和防水透气膜层(5)的下表面分别设为向上凸起的圆弧形,隔汽膜层(3)的上表面和防水透气膜层(5)内分别设有与向上凸起的圆弧形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相平行的通气孔(7),保温层(4)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为波浪形,保温层(4)的内部设有空腔粒子(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内墙防潮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水平防潮层(I)和垂直防潮层(2)相连接的位置处设有胶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内墙防潮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水平防潮层(I)和垂直防潮层(2)相连接的位置处的内墙上设有密封垫。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内墙防潮层结构,其特征在于:密封垫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在内墙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内墙防潮层结构,其特征在于:螺栓设为带头螺栓。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内墙防潮层结构,其特征在于:螺母设为六角螺母。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内墙防潮层结构,其特征在于:密封垫设为圆形。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内墙防潮层结构,其特征在于:密封垫设为吸盘式的结构。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新型内墙防潮层结构,其特征在于:通气孔(7)的横截面设为圆形。10.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新型内墙防潮层结构,其特征在于:空腔粒子(6)设为圆形。
【文档编号】E04B1/64GK205712514SQ201620650387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6月27日
【发明人】蒋养辉, 董海洋, 张榜
【申请人】青建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