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蓄电式远程遥控遮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2945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太阳能蓄电式远程遥控遮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联网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遮光装置。



背景技术:

遮光装置能够彻底阻挡紫外线的辐射,降低室内温度,减少空调负荷;在遮挡炎炎夏日的同时,能够使强烈的阳光以漫射光的形式反射入室内,使室内光线明亮而不眩目,并且不影响从室内看出的窗外景观,其遮阳布所具有的特殊防紫外线功能,不仅使人体皮肤免受紫外线的侵袭,而且大大延长了室内装修和家具的使用寿命,目前市场上的遮阳板大都需要使用者根据天气环境进行直接调节开关,不能适时自动调节,因此存在着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蓄电式远程遥控遮光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太阳能蓄电式远程遥控遮光装置,它包括横梁、曲臂、前沿、布筒、篷布及太阳能模块;所述横梁上设计有曲臂槽及布筒支架,所述布筒支架垂直固定在所述横梁上;所述曲臂一端安装在所述横梁的曲臂槽内,另一端安装在所述前沿上;所述布筒旋转安装在所述布筒支架上;所述篷布一端环绕在所述布筒上,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前沿上;所述横梁包括控制装置及电动收缩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及所述电动收缩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横梁内部,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无线发射接收模块,所述电动收缩装置与所述曲臂及所述布筒连接安装;所述太阳能模块固定安装在所述布筒支架上端,所述太阳能模块通过导线与电动收缩装置连接,所述太阳能模块上设计有光敏模块,所述光敏模块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所述横梁上设计有支座,所述支座固定安装在所述横梁的背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由于所述横梁上设计有支座,所述支座固定安装在所述横梁的背面,所以使用者能够将所述太阳能蓄电式远程遥控遮光装置固定在窗户的上端,由于所述太阳能模块上设计有光敏模块,所述光敏模块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以当所述光敏模块接收到外界紫外线信号时,通过导线将信号传递给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将信号传递给使用者,此时使用者根据需要开启遮光功能,所述太阳能模块持续吸收光能,通过导线将电能传递给所述电动收缩装置,在太阳能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所述曲臂不断撑起,使得所述篷布慢慢打开,达到自动遮光的作用;当外部天气为阴天光线强度较弱时,使用者也可以关闭遮光功能;当外部无光照时,所述光敏模块可以控制所述电动收缩装置收起,增强夜晚窗边视野。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通过接收太阳能适时开启遮光,利用光敏模块进行反馈天气状况,结构简单使用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太阳能蓄电式远程遥控遮光装置撑开时的侧视图;

图2为实施例太阳能蓄电式远程遥控遮光装置收缩时的侧视图。

其中,1-横梁,2-曲臂,3-前沿,4-布筒,5-篷布,6-太阳能模块,11-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太阳能蓄电式远程遥控遮光装置,它包括横梁1、曲臂2、前沿3、布筒4、篷布5及太阳能模块6;所述横梁1上设计有曲臂槽及布筒支架,所述布筒支架垂直固定在所述横梁1上;所述曲臂2一端安装在所述横梁1的曲臂槽内,另一端安装在所述前沿3上;所述布筒4旋转安装在所述布筒支架上;所述篷布5一端环绕在所述布筒4上,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前沿3上;所述横梁1包括控制装置及电动收缩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及所述电动收缩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横梁1内部,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无线发射接收模块,所述电动收缩装置与所述曲臂2及所述布筒4连接安装;所述太阳能模块6固定安装在所述布筒支架上端,所述太阳能模块6通过导线与电动收缩装置连接,所述太阳能模块6上设计有光敏模块,所述光敏模块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所述横梁1上设计有支座11,所述支座11固定安装在所述横梁1的背面。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由于所述横梁1上设计有支座11,所述支座11固定安装在所述横梁1的背面,所以使用者能够将所述太阳能蓄电式远程遥控遮光装置固定在窗户的上端,由于所述太阳能模块6上设计有光敏模块,所述光敏模块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以当所述光敏模块接收到外界紫外线信号时,通过导线将信号传递给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将信号传递给使用者,此时使用者根据需要开启遮光功能,所述太阳能模块6持续吸收光能,通过导线将电能传递给所述电动收缩装置,在太阳能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所述曲臂2不断撑起,使得所述篷布5慢慢打开,达到自动遮光的作用;当外部天气为阴天光线强度较弱时,使用者也可以关闭遮光功能;当外部无光照时,所述光敏模块可以控制所述电动收缩装置收起,增强夜晚窗边视野。

上述实施例不应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转换的方式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