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改造模板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8117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结构改造模板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建筑模板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结构改造模板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在市场经济越来越活跃的今天,考虑到适用功能和设计问题等因素,结构改造例如加固已成为普遍现象。

结构改造通常的做法是将模板置于结构上需改造的位置,然后采用传统排架支撑模板,而后浇注混凝土实现结构改造。例如梁截面积加大的结构改造,通常是将模板置于梁下面,然后采用传统排架支撑模板,而后浇注混凝土实现梁截面积加大,而传统排架常为落地式支撑架,存在如下缺点:

1、钢管使用量大,增加施工措施费;

2、对结构内部位置的结构改造,材料运输量大,增加施工措施费;

3、对楼层或位置较高部位的结构改造,不仅材料使用量和运输量大,而且落地式支模架搭设难度较大,安全保障难度加大;且对于超过8m的属于高支模,还应对其进行专家论证。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结构改造模板支撑装置,能够减少材料的运输和使用,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材料成本和施工成本,且搭设简便,使用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改造模板支撑装置,其能够减少材料的运输和使用,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材料成本和施工成本,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改造模板支撑装置,其搭设简便,使用安全,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改造模板支撑装置,其设计巧妙,结构简洁,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改造模板支撑装置,其特点是,包括支承部件和固定部件,所述支承部件用于支承待改造结构的改造用模板,所述固定部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承部件相连接且另一端用于连接至所述待改造结构或所述待改造结构的周边结构,从而将所述改造用模板固定至所述待改造结构。

较佳地,所述支承部件包括第一管件、第二管件和连接件,所述第一管件和所述第二管件并排设置,所述连接件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管件和所述第二管件,所述的固定部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相连接。

较佳地,所述的固定部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承部件可拆卸连接。

更佳地,所述的固定部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承部件螺纹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部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螺纹部,所述支承部件设置有螺孔,所述的固定部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承部件通过所述第一螺纹部螺纹啮合在所述螺孔中实现螺纹连接。

较佳地,所述的固定部件的另一端用于插接在所述待改造结构或所述的待改造结构的周边结构中。

更佳地,所述的固定部件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螺纹部,所述第二螺纹部用于螺纹插接在所述待改造结构或所述的待改造结构的周边结构中。

较佳地,所述结构改造模板支撑装置还包括加强固定件,所述加强固定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承部件相连接且另一端用于连接至所述待改造结构。

较佳地,所述结构改造模板支撑装置还包括垫块,所述支承部件与所述改造用模板之间、所述固定部件与所述改造用模板之间、和/或所述固定部件与所述待改造结构之间设置有所述垫块。

较佳地,所述待改造结构是梁,所述的待改造结构的周边结构是与所述梁连接的楼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改造模板支撑装置包括支承部件和固定部件,支承部件用于支承待改造结构的改造用模板,固定部件的一端与支承部件相连接且另一端用于连接至待改造结构或待改造结构的周边结构,从而将改造用模板固定至待改造结构,因此,能够减少材料的运输和使用,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材料成本和施工成本,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改造模板支撑装置包括支承部件和固定部件,支承部件用于支承待改造结构的改造用模板,固定部件的一端与支承部件相连接且另一端用于连接至待改造结构或待改造结构的周边结构,从而将改造用模板固定至待改造结构,因此,搭设简便,使用安全,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3、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改造模板支撑装置包括支承部件和固定部件,支承部件用于支承待改造结构的改造用模板,固定部件的一端与支承部件相连接且另一端用于连接至待改造结构或待改造结构的周边结构,从而将改造用模板固定至待改造结构,因此,设计巧妙,结构简洁,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附图和权利要求得以充分体现,并可通过所附权利要求中特地指出的手段、装置和它们的组合得以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改造模板支撑装置的一具体实施例使用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主视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使用时的主视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改造用模板的立体示意图。

(符号说明)

1支承部件;11第一管件;12第二管件;13连接件;2固定部件;21第一螺纹部;22第二螺纹部;3加强固定件;4垫块;5浇注口;6出气口;10待改造结构;20改造用模板;30周边结构;40凹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改造模板支撑装置包括支承部件1和固定部件2,所述支承部件1用于支承待改造结构10的改造用模板20,所述固定部件2的一端与所述支承部件1相连接且另一端用于连接至所述待改造结构10或所述待改造结构10的周边结构30,从而将所述改造用模板20固定至所述待改造结构10。

所述固定部件2的数目可以根据需要确定,请参见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为了固定牢靠,所述固定部件2的数目为两个,分别连接所述支承部件1的两端。

所述支承部件1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构成,请参见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支承部件1包括第一管件11、第二管件12和连接件13,所述第一管件11和所述第二管件12并排设置,所述连接件13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管件11和所述第二管件12,所述的固定部件2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13相连接。

所述第一管件11和所述第二管件12可以是任何合适的管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件11和所述第二管件12是钢管,尺寸可以是例如Φ48mm(直径)*3.5mm(厚度)。

所述连接件13可以是任何合适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13是蝴蝶扣。

可选地,在所述支承部件1包括第一管件11、第二管件12和连接件13的情况下,所述的固定部件2的一端与所述支承部件1相连接也可以采用其它方式,例如所述第一管件11和所述第二管件12并排间隔设置,所述的固定部件2的一端穿设所述第一管件11和所述第二管件12之间并通过另外的紧固件例如垫片+螺母进行连接,此时所述第一管件11和所述第二管件12支承在另外的紧固件例如垫片上。

所述的固定部件2的一端与所述支承部件1相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甚至一体成型,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较佳地,所述的固定部件2的一端与所述支承部件1可拆卸连接。请参见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在所述支承部件1包括第一管件11、第二管件12和连接件13的情况下,所述的固定部件2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13可拆卸连接。

所述的固定部件2的一端与所述支承部件1可拆卸连接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结构,更佳地,所述的固定部件2的一端与所述支承部件1螺纹连接。请参见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在所述支承部件1包括第一管件11、第二管件12和连接件13的情况下,所述的固定部件2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13螺纹连接。

所述的固定部件2的一端与所述支承部件1螺纹连接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结构,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部件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螺纹部21,所述支承部件1设置有螺孔(图中未示出),所述的固定部件2的一端与所述支承部件1通过所述第一螺纹部21螺纹啮合在所述螺孔中实现螺纹连接。请参见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在所述支承部件1包括第一管件11、第二管件12和连接件13的情况下,所述连接件13设置有所述螺孔,所述的固定部件2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13通过所述第一螺纹部21螺纹啮合在所述螺孔中实现螺纹连接。

所述固定部件2的另一端用于连接至所述待改造结构10或所述待改造结构10的周边结构30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结构,请参见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固定部件2的另一端用于插接在所述待改造结构10或所述待改造结构10的周边结构30中。

所述的固定部件2的另一端用于插接在所述待改造结构10或所述待改造结构10的周边结构30中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结构,请参见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固定部件2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螺纹部22,所述第二螺纹部22用于螺纹插接在所述待改造结构10或所述待改造结构10的周边结构30中。

在满足上述描述即具有所述第一螺纹部21以及所述第二螺纹部22的基础上,所述固定部件2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构成,请参见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件2是螺杆,例如膨胀螺杆,规格可以是例如M10,最大外径d可以为12mm或14mm。

为了加强对改造用模板20的固定,请参见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结构改造模板支撑装置还包括加强固定件3,所述加强固定件3的一端与所述支承部件1相连接且另一端用于连接至所述待改造结构10。

所述加强固定件3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结构,请参见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加强固定件3的形状类似于所述固定部件2的形状,但是其长度要短于所述固定部件2的长度。

为了方便对改造用模板20进行固定,较佳地,所述结构改造模板支撑装置还包括垫块4,所述支承部件1与所述改造用模板20之间、所述固定部件2与所述改造用模板20之间、和/或所述固定部件2与所述待改造结构10之间设置有所述垫块4。请参见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支承部件1与所述改造用模板20之间、所述固定部件2与所述改造用模板20之间、和所述固定部件2与所述待改造结构10之间均设置有所述垫块4。

所述垫块4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垫块,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垫块4是木方,截面尺寸可以是例如40mm(宽度)*90mm(长度)。

所述待改造结构10、所述的待改造结构10的周边结构30可以是任何合适的结构,请参见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待改造结构10是梁,所述的待改造结构10的周边结构30是与所述梁连接的楼板。

所述改造用模板20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结构,主要依据待改造结构10和需要进行的改造确定,请参见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在所述待改造结构10是梁以及需要进行的改造是增大梁的截面积的情况下,所述改造用模板20具有凹部40,所述凹部40的横截面的截面积对应于所述梁的需增大的截面积,为了便于浇注,所述凹部40的相对的两侧的上部还分别设置有浇注口5和出气口6。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以待改造结构10是梁为例,如图1至图4所示,可以沿梁的长度方向每间隔一定距离进行设置,将固定部件2的一端插接在楼板上,将改造用模板20置于梁下,固定部件2与改造用模板20之间和固定部件2与待改造结构10之间均设置垫块4,将支承部件1置于改造用模板20下,支承部件1与改造用模板20之间也设置垫块4,然后将固定部件2的另一端连接支承部件1例如连接件13,如果还需要设置加强固定件3时,加强固定件3的一端与支承部件1相连接且另一端连接至梁。

此时,可以通过改造用模板20的浇注口5往凹部40内浇注混凝土,其中的空气从出气口6排出,待混凝土硬化后可拆除本实用新型以及改造用模板20,可重复使用。

采用本实用新型,改造用模板通过支承部件支承,支承部件通过固定部件固定至待改造结构或待改造结构的周边结构,从而将改造用模板固定至待改造结构,即可实施浇注混凝土,实现结构改造,施工简单,操作方便,有效解决了现有施工技术中存在的施工难题,且可周转使用,轻便快捷。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改造模板支撑装置能够减少材料的运输和使用,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材料成本和施工成本,搭设简便,使用安全,且设计巧妙,结构简洁,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的予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予以展示和说明,在不背离所述原理下,实施方式可作任意修改。所以,本实用新型包括了基于权利要求精神及权利要求范围的所有变形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