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膜建筑排气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8814阅读:767来源:国知局
气膜建筑排气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膜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膜建筑排气系统。



背景技术:

气膜建筑也称作空气支撑膜结构(Air-Supported Structures),是采用高性能PVC织物涂层建筑膜材按照设计图纸焊接成型,在施工现场展开,四周与地面基础加以锚固形成密闭空间,通过机械系统往室内空间充气后,通过内外空气压差支撑膜体形成整个结构体系,配以钢缆系统、智能控制系统、进出门系统、照明系统等功能模块成为能抵御风、雪的新型封闭式建筑形式。

现有技术中,气膜建筑为了增加隔热效果,通常采用双层气膜结构,而传统气膜建筑的排风方式为地面风道左侧进风右侧排风,进风口和排风口均设置在气膜建筑的下部,而实际中热气一般会上浮,位于气膜建筑内部的上空中,所以在使用现有排风技术时,排热气的效率并不高,并不能将热气尽数排出气膜建筑,同时还会将气膜建筑内的补给的新鲜空气排出去,降低了气膜建筑内新鲜空气的补给效率和热气排出效率,同时增加了整个气膜建筑运营的能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膜建筑排气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气膜建筑排气系统,包括:引风口,设置于气膜建筑的膜顶,与气膜建筑的内部空间连通;第一排风口,设置于气膜建筑的下侧部,与气膜建筑的外部空间连通;风道,连通引风口和第一排风口;第一排风阀,设置于气膜建筑外,连通第一排风口。

进一步的,气膜建筑为双层气膜建筑,引风口设置于双层气膜建筑的内膜膜顶,风道位于双层气膜建筑的内膜与外膜之间,第一排风口设置于双层气膜建筑的外膜下侧部。

进一步的,双层气膜建筑的内膜与外膜之间划分为多个风道,风道自一侧双层气膜建筑的下侧部延伸至双层气膜建筑相对侧的下侧部,相邻风道之间的内膜和外膜密封焊接于一起。

进一步的,每一风道对应设置一个第一排风口以及一个或多个引风口。

进一步的,该气膜建筑排气系统还包括PLC控制器,PLC控制器分别电性连接有风速传感仪、压差传感器和第一排风阀,PLC控制器根据风速传感仪和压差传感器传回的监测数据控制第一排风阀的关闭和开启。

进一步的,于气膜建筑的下侧部还设置有第二排风口,第二排风口连通气膜建筑的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第二排风口处设置有第二排风阀。

进一步的,该气膜建筑排气系统还包括二氧化碳浓度检测仪,PLC控制器分别电性连接有二氧化碳浓度检测仪和第二排风阀,PLC控制器根据二氧化碳浓度检测仪传回的监测数据控制第二排风阀的关闭和开启。

进一步的,第一排风口设置于气膜建筑的顶部外侧;第一排风阀设置于气膜建筑的顶部,连通第一排风口;第一排风阀外设置有遮雨盖。

一种气膜建筑,:该气膜建筑使用了任一上述的气膜建筑排气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于气膜建筑的膜顶设置引风口,与气膜建筑内部空间连通,于气膜建筑的下侧部设置第一排风口,在第一排风口处设置有第一排风阀,引风口和第一排风口之间通过风道连通;利用热气上升冷气下沉的原理,在膜顶开引风口,在膜侧面开第一排风口,膜顶的引风口吸入气膜建筑内上空的热气,并通过风道引至气膜建筑的膜侧面的第一排风口处第一排风阀排出气膜建筑外。本实用新型气膜建筑排气系统可降低空调制冷室内空气的无用能耗,进一步降低室内温度,降低空调能耗,提升室内舒适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气膜建筑;101、内膜;102、外膜;2、引风口;3、风道;4、第一排风口;5、第一排风阀;6、PLC控制器;7、风速传感仪;8、压差传感器;9、第二排风口;10、第二排风阀;11、二氧化碳浓度检测仪;12、遮雨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涉及一种气膜建筑排气系统,包括:引风口2,设置于气膜建筑1的膜顶,与气膜建筑1的内部空间连通;第一排风口4,设置于气膜建筑1的下侧部,与气膜建筑1的外部空间连通;风道3,连通引风口2和第一排风口4;第一排风阀5,设置于气膜建筑1外,连通第一排风口4。其中气膜建筑1为双层气膜建筑,引风口2设置于双层气膜建筑1的内膜101的膜顶,风道3位于双层气膜建筑1的内膜101与外膜102之间,第一排风口4设置于双层气膜建筑1的外膜102下侧部。

于双层气膜建筑1的内膜101膜顶设置引风口2,与双层气膜建筑1内部空间连通,于双层气膜建筑1的外膜102下侧部设置第一排风口4,在第一排风口4处设置有第一排风阀5,引风口2和第一排风口4之间通过风道3连通,风道3由双层气膜建筑1的内膜101和外膜102之间的空间形成;利用热气上升冷气下沉的原理,在内膜101顶开引风口2,在外膜102侧面开第一排风口4,内膜101顶的引风口2吸入双层气膜建筑1内上空的热气,在第一排风阀5的抽吸作用下,从引风口2吸入的热气被引至第一排风口4处,并通过第一排风阀5排出双层气膜建筑1外。

本实用新型气膜建筑排气系统可降低空调制冷室内空气的无用能耗,进一步降低室内温度,降低空调能耗,提升室内舒适度。

优选的,双层气膜建筑1的内膜101与外膜102之间划分为多个风道3,风道3自一侧双层气膜建筑1的下侧部延伸至双层气膜建筑1相对侧的下侧部,相邻风道3之间的内膜101和外膜102密封焊接于一起。

实际中双层气膜建筑1的内膜101和外膜102之间会设置多条通道,且各个通道之间相互不连通,本实用新型气膜建筑排气系统的风道3直接使用这些通道,节约了成本,且进一步简化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优选的,每一风道3对应设置一个第一排风口4以及一个或多个引风口2。

可以根据需要在同一个风道3对应的膜顶处设置一个或多个引风口2,通过引风口2进入风道3内的热气和浊气通过第一排风口4处的第一排风阀5抽排至外界。

优选的,该气膜建筑排气系统还包括PLC控制器6,PLC控制器6分别电性连接有风速传感仪7、压差传感器8和第一排风阀5,PLC控制器6根据风速传感仪7和压差传感器8传回的监测数据控制第一排风阀5的关闭和开启。

第一排风阀5可以采用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两种模式,自动控制通过PLC控制器6根据室外风速和室内外压差设定值调整第一排风阀5开启大小。PLC控制器6用于自动控制第一排风阀5的开启、关闭和大小的调节,风速传感仪7、压差传感器8电性连接PLC控制器6,用于监测室外实时风速和室内外的压强差,当风速传感仪7测得室外风力达到设定值或者室内、外压差小于200pa时,PLC控制器6控制第一排风阀5自动关闭,当需要使用气膜建筑时PLC控制器6控制第一排风阀5自动开启,进行换气。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于气膜建筑1的下侧部还设置有第二排风口9,第二排风口9连通气膜建筑1的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第二排风口9处设置有第二排风阀10。

由于二氧化碳比空气重,所以气膜建筑1内的二氧化碳绝大部分并不会通过膜顶的引风口2排出,而是会沉入下部空间,累计到一定含量之后会影响气膜建筑1内的空气质量,第二排风阀10设置在气膜建筑1的下侧部,用于排出气膜建筑1内沉入下部空间的二氧化碳,进一步改善气膜建筑1内的空气质量。

优选的,该气膜建筑1排气系统还包括二氧化碳浓度检测仪11,PLC控制器6分别电性连接有二氧化碳浓度检测仪11和第二排风阀10,PLC控制器6根据二氧化碳浓度检测仪11传回的监测数据控制第二排风阀10的关闭和开启。

第二排风阀10可以采用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两种模式,自动控制通过PLC控制器6根据二氧化碳浓度检测仪11的监测数据来控制第二排风阀10的开启和关闭,二氧化碳浓度检测仪11设置在气膜建筑1内,用于监测气膜建筑1内的实时二氧化碳浓度;在本实施例中,当监测浓度超过800ppm时,PLC控制器6会控制第二排风阀10开启,用于排出气膜建筑1内的二氧化碳。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和2的区别在于:风道3为排风管,排风管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在气膜建筑1的内侧或者外侧,排风管连通引风口2和第一排风口4。

此方案适合非双层气膜建筑1,自气膜建筑1的顶部至下侧部设置排风管,排风管的顶部设置为引风口2,下侧部设置为第一排风口4,使本实用新型气膜建筑排气系统适用于更多类型的气膜建筑1。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2和3的区别在于:第一排风口4设置于气膜建筑1的顶部外侧;第一排风阀5设置于气膜建筑1的顶部,连通第一排风口4;第一排风阀5外设置有遮雨盖12。

通过膜顶的第一排风阀直接将气膜建筑内的热气和浊气排出,结构简单。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