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混凝土粘附机体的搅拌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90481阅读:1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混凝土粘附机体的搅拌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搅拌机,具体涉及一种防止混凝土粘附机体的搅拌机,属于建筑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混凝土搅拌机是将混凝土配合料按一定配合比的水泥、砂、碎石(骨料)和水等均匀搅而制备混凝土的专用机械。社会普遍认为混凝土搅拌机的主要作用是:使填加物均匀分布,使其充分混合;破坏水泥“打团”现象并使水泥在骨料表面表面充分包裹。做好充分搅拌准备:继续搅拌后促使水泥颗粒与其粗细骨料充分的结合。形成理想的水泥混合物一旦水分过多包裹粗细骨料时。不利于水泥粉的附着,搅拌机的搅拌可以劈坏水膜的附着影响,从而以达到水泥混合物匀质化的目的。由于混凝土的附着性,常常会有大部分的混凝土粘附在搅拌臂上,造成大量的浪费,同时不易清洗,而影响机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混凝土搅拌机中的混凝土粘附于搅拌臂上影响其使用寿命的缺陷,提供一种防止混凝土粘附机体的搅拌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止混凝土粘附机体的搅拌机,包括搅拌筒、支撑腿、电机、悬杆、连动杆、传动机构、搅拌臂、铲头、筛孔、卸料阀、卸料机构、控制器和底座,所述若干个支撑腿与所述搅拌筒连接,所述搅拌筒的一侧安装有所述卸料阀,所述搅拌筒底部设有所述卸料机构,所述卸料机构与所述卸料阀连接,所述若干个支撑腿通过若干个所述悬杆相互固定连接,所述悬杆上固定安装有所述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连动杆连接,所述连动杆的一端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搅拌臂焊接,所述搅拌臂的底部与所述铲头焊接,若干个所述筛孔均匀分布于所述搅拌臂的底端,所述搅拌臂位于所述搅拌筒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腿的底部安装有所述底座。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搅拌臂上设有若干个筛孔,使得拌合物料由铲头铲起,穿过筛孔,一方面使混凝土搅拌均匀更加均与,二方面使混凝土不易粘附于搅拌臂上,减少材料的浪费,节省资源,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且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大规模应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搅拌臂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搅拌筒;2、支撑腿;3、电机;4、悬杆;5、连动杆;6、传动机构;7、搅拌臂;8、铲头;9、筛孔;10、卸料阀;11、卸料机构;12、控制器;13、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混凝土粘附机体的搅拌机,包括搅拌筒1、支撑腿2、电机3、悬杆4、连动杆5、传动机构6、搅拌臂7、铲头8、筛孔9、卸料阀10、卸料机构11、控制器12和底座13,若干个支撑腿2与搅拌筒1连接,搅拌筒1的一侧安装有卸料阀10,搅拌筒1底部设有卸料机构11,卸料机构11与卸料阀10连接,若干个支撑腿2通过若干个悬杆4相互固定连接,其中一悬杆4上固定安装有电机3,电机3与控制器12电性连接,电机3与连动杆5连接,连动杆5的一端与传动机构6连接,传动机构6与搅拌臂7焊接,搅拌臂7的底部与铲头8焊接,若干个筛孔9均匀分布于搅拌臂7的底端,所述搅拌臂7位于所述搅拌筒1的内部。

进一步的,支撑腿2的底部安装有底座13,防止搅拌机在工作时,机体产生移动或跑偏。

具体原理:若干个支撑腿2与搅拌筒1连接,搅拌筒1的一侧安装有卸料阀10,搅拌筒1底部设有卸料机构11,卸料机构11与卸料阀10连接,若干个支撑腿2通过若干个悬杆4相互固定连接,其中一悬杆4上固定安装有电机3,电机3与控制器12电性连接,电机3与连动杆5连接,连动杆5的一端与传动机构6连接,传动机构6与搅拌臂7焊接,搅拌臂7的底部与铲头8焊接,若干个筛孔9均匀分布于搅拌臂7的底端,所述搅拌臂7位于所述搅拌筒1的内部,以搅拌筒1呈水平位置的搅拌轴及之联接搅拌臂7的转动,对拌合物料产生挤压、剪切、冲击和圆周、轴向自由落体等复杂运动由于多种力和运动同时作用。因而在较短的时间内把混凝土搅拌均匀。

该装置搅拌臂7上设有若干个筛孔9,使得拌合物料由铲头8铲起,穿过筛孔9,一方面使混凝土搅拌均匀更加均与,二方面使混凝土不易粘附于搅拌臂7,减少材料的浪费,节省资源,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且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大规模应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