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表无钉的内、外墙面组合变形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14702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表无钉的内、外墙面组合变形缝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主要用于建筑工程领域外墙变形缝使用。



背景技术:

目前已申请或者已授权的有关外墙变形缝专利,其内、外墙面变形缝的外观均可以看到连接螺钉,不但影响美观且内、外墙面需单独安装变形缝。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克服了上述缺陷,它将内、外墙面变形缝结合一体,安装快捷方便,变形缝的外观没有任何螺钉连接,美观简洁;它主要由外盖板(1)、角条(2)、套筒(3)、套杆(4)、卡接套(5)、止水条(6)、连接板c(14)、卡杆(15)、内盖板(16)组成;左右两个角条(2)分别压紧左右两个止水条(6)的一端,左右两个止水条(6)的另一端与外盖板(1)的内侧中部固定,左右两个角条(2)分别与左右两个外墙(7)固定,套筒(3)的左端与左边的角条(2)的侧面固定,套杆(4)的右端与右边的角条(2)的侧面固定,套杆(4)套入套筒(3)内,并可在套筒(3)内自由滑动;卡接套(5)主要由圆形卡槽a(8)、连接板a(11)、圆形卡槽b(12),连接板b(13)组成,连接板a(11)的右端与外盖板(1)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板a(11)的左端与圆形卡槽a(8)的右端固定,圆形卡槽a(8)的左端有卡口(9)及上下对称的卡肋(10),圆形卡槽a(8)的内圆与套筒(3)的外圆吻合,连接板b(13)的右端与外盖板(1)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板b(13)的左端与圆形卡槽b(12)的右端固定,圆形卡槽b(12)的左端有卡口(9)及上下对称的卡肋(10),圆形卡槽b(12)的内圆与卡杆(15)的外圆吻合,连接板c(14)的左端与内盖板(16)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板c(14)的右端与卡杆(15)的左边固定;本发明的主要工作原理及安装方法是:先将左右两个角条(2)分别与左右两个外墙(7)的墙角固定,并将左右两个止水条(6)的一端分别压紧在外墙(7)的墙面与角条(2)之间,这样可以防止外墙飘雨渗入室内,再将卡接套(5)的圆形卡槽a(8)的卡口(9)对准套筒(3),挤压外盖板(1),圆形卡槽a(8)的卡口(9)将变形张开,当套筒(3)进入圆形卡槽a(8)后,卡口(9)将回缩复位,卡肋(10)将阻止套筒(3)脱离圆形卡槽a(8),同样地将卡接套(5)的圆形卡槽b(12)的卡口(9)对准卡杆(15),挤压内盖板(16),圆形卡槽b(12)的卡口(9)将变形张开,当卡杆(15)进入圆形卡槽b(12)后,卡口(9)将回缩复位,卡肋(10)将阻止卡杆(15)脱离圆形卡槽b(12),变形缝安装工作完成;当左右两个外墙(7)由于热胀冷缩发生纵向位移时,左端的套筒(3)与右端的套杆(4)相互滑动,外盖板(1)及内盖板(16)也随之移动。

附图说明

附图标记说明:1-外盖板,2-角条,3-套筒,4-套杆,5-卡接套,6-止水条,7-外墙,8-圆形卡槽a,9-卡口,10-卡肋,11-连接板a,12-圆形卡槽b,13-连接板b,14-连接板c,15-卡杆,16-内盖板。

图1是本发明的水平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a-a剖面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的局部大样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发明内容已经详细述说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这里不再重复;需说明:套筒3、套杆4、卡接套5、连接板c14、卡杆15沿外墙的高度方向有多个。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一种外表无钉的内、外墙面组合变形缝主要用于建筑工程领域外墙变形缝使用,它将内、外墙面变形缝结合一体,安装快捷方便;它主要由外盖板、角条、套筒、套杆、卡接套、止水条、连接板C、卡杆、内盖板组成;其主要工作原理是:先将左右两个角条分别与左右两个外墙的墙角固定,并将左右两个止水条的一端分别压紧在外墙的墙面与角条之间,再将圆形卡槽A的卡口对准套筒,挤压外盖板,圆形卡槽A的卡口将变形张开,当套筒进入圆形卡槽A后,卡口将回缩复位,卡肋将阻止套筒脱离圆形卡槽A,外盖板安装完成,用同样的方法安装内盖板;当左右两个外墙由于热胀冷缩发生纵向位移时,左端的套筒与右端的套杆相互滑动,外盖板及内盖板也随之移动。

技术研发人员:彭宝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荆门创佳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4.24
技术公布日:2017.08.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