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复式高层结构的电梯及其室外井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42351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用于复式高层结构的电梯及其室外井道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复式高层结构的电梯及其室外井道。



背景技术:

目前,多层住宅和高层住宅的高层中常常采用复式结构,而这类建筑中,因高层复式结构的层高与低层平层结构的层高不同,所以室内电梯一般只通到高层复式结构的最下层,如五层住宅中,第三层至第五层是复式结构,则室内电梯只通到第三层,第三层至第五层只能通过步梯上楼,非常不便。但是现有加装电梯均为从地面建立井道,如中国专利200820058044.x公开的无底坑附墙电梯,而当低层用户不需要时对加装电梯持反对意见,为解决此类问题,降低加装电梯对低层用户的影响,亟需一种对低层用户影响较小的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减少室外加装电梯对低层用户影响的室外井道,同时还提供了一种使用该室外井道的用于复式高层结构的电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中室外井道的技术方案如下:

室外井道,包括建筑的外立面,外立面上设有位于高层的复式结构处的高层段和位于复式段下方的低层段,高层段上设有位于建筑外的钢架井道和用于控制对应层的室内外空间开关的厅门,钢架井道的下方仅支撑有静连接在地面上的支撑立柱,支撑立柱间隔设置在低层段外。

钢架井道具有一体设置在支撑立柱上方或静连接拼接在支撑立柱上方的井道立柱,井道立柱和支撑立柱形成自地面沿竖直方向延伸至钢架井道顶部的立柱结构。

支撑立柱有至少两根,各支撑立柱相互并行分布,各个支撑立柱之间通过水平延伸的横撑和/或倾斜延伸的斜撑连接。

钢架井道的横截面为矩形,支撑立柱有两根并位于钢架井道远离高层段的两侧棱角处,钢架井道另两侧棱角贴靠的静连接在高层段上。

高层段的底部设有撑托在钢架井道下方的阳台,阳台的稍部和钢架井道的外侧面之间设有位于钢架井道底部的井道底坑,井道底坑的底面不低于阳台的底面。

本发明中用于复式高层结构的电梯的技术方案如下:

用于复式高层结构的电梯,包括室外井道及其内设置的轿厢,室外井道包括建筑的外立面,外立面上设有位于高层的复式结构处的高层段和位于复式段下方的低层段,高层段上设有位于建筑外的钢架井道和用于控制对应层的室内外空间开关的厅门,钢架井道的下方仅支撑有静连接在地面上的支撑立柱,支撑立柱间隔设置在低层段外。

钢架井道具有一体设置在支撑立柱上方或静连接拼接在支撑立柱上方的井道立柱,井道立柱和支撑立柱形成自地面沿竖直方向延伸至钢架井道顶部的立柱结构。

支撑立柱有至少两根,各支撑立柱相互并行分布,各个支撑立柱之间通过水平延伸的横撑和/或倾斜延伸的斜撑连接。

钢架井道的横截面为矩形,支撑立柱有两根并位于钢架井道远离高层段的两侧棱角处,钢架井道另两侧棱角贴靠的静连接在高层段上。

高层段的底部设有撑托在钢架井道下方的阳台,阳台的稍部和钢架井道的外侧面之间设有位于钢架井道底部的井道底坑,井道底坑的底面不低于阳台的底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在外立面的低层段外,仅通过支撑立柱对钢架井道进行支撑,也就是省去了在低层段设置的井道,既减少了对空间的占用,又减少了对低层段对应层用户的影响,也就是减少了室外加装电梯对低层用户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室外井道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室外井道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发明中用于复式高层结构的电梯的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该电梯包括室外井道及其内设置的轿厢,室外井道包括建筑的外立面1,外立面1上设有位于高层的复式结构处的高层段和位于复式段下方的低层段,高层段上设有位于建筑外的钢架井道3和用于控制对应层的室内外空间开关的厅门,钢架井道3的下方仅支撑有静连接在地面上的支撑立柱5,支撑立柱5间隔设置在低层段外,支撑立柱5的下方静连接有预埋在地面基础中的固定基柱6。

钢架井道3具有一体设置在支撑立柱5上方或静连接拼接在支撑立柱5上方的井道立柱,井道立柱和支撑立柱5形成自地面沿竖直方向延伸至钢架井道3顶部的立柱结构。钢架井道3的横截面为矩形,支撑立柱5有两根并位于钢架井道3远离高层段的两侧棱角处,钢架井道3另两侧棱角贴靠的静连接在高层段上。各支撑立柱5相互并行分布,各个支撑立柱5之间通过水平延伸的横撑和/或倾斜延伸的斜撑连接。

另外,在高层段的底部设有撑托在钢架井道3下方的阳台,阳台的稍部和钢架井道3的外侧面之间设有位于钢架井道3底部的井道底坑4,井道底坑4的底面不低于阳台的底面,并且在井道底坑4的周边加装有防护梁7。

另外,在钢架井道3的顶部设有井道封顶,井道封顶设有自转抽风机2。

该电梯利用室外窗口位置,地面下设置固定基柱6,支撑立柱5固定在固定基柱6上,在三层地面位置开始布置钢架井道3至五层,电梯在三层至五层之间运行,而支撑立柱5伸出低层用户围栏外,对底层用户的采光、通风、通行的影响几可忽略。

本发明中室外井道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中室外井道的结构与上述实施例中室外井道的结构相同,因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复式高层结构的电梯及其室外井道。室外井道包括建筑的外立面,外立面上设有位于高层的复式结构处的高层段和位于复式段下方的低层段,高层段上设有位于建筑外的钢架井道和用于控制对应层的室内外空间开关的厅门,钢架井道的下方仅支撑有静连接在地面上的支撑立柱,支撑立柱间隔设置在低层段外。在外立面的低层段外,仅通过支撑立柱对钢架井道进行支撑,也就是省去了在低层段设置的井道,既减少了对空间的占用,又减少了对低层段对应层用户的影响,也就是减少了室外加装电梯对低层用户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高起鹏;刘威;陈红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继迅达(许昌)电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8.31
技术公布日:2017.11.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