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产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70666阅读:599来源:国知局
一种产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产房结构。



背景技术:

产妇临产时,宫口开裂,细菌极易进入,伤及产妇及婴儿生命危险,为此产房及待产房的环境卫生必须做好保障,但产房除医护人员进出外还有家属,人员比较杂乱,现有技术中产房及待产房一般都有消毒区,然而宫口开到一定程度后需要产妇从待产房走到产房,这一途中并不能完全避免细菌感染情况的发生。另外,产妇在生产过程中会有很多种意外发生,若手术室离产房太远,很可能会因为抢救不及时造成伤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产房结构,该产房结构可避免细菌感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房体,房体上设有进出门,其特征是:所述房体内的一侧设有待产房,房体内的另一侧设有与待产房相对设置的产房,所述待产房与产房之间设有连廊,所述连廊的顶部密封,所述连廊的两侧部均设有与连廊连通的消毒区,两消毒区内均设有进出门;所述产房的侧部设有与产房连通的手术室;所述待产房的两侧分别设有等候区。

所述消毒区内设有承接板,所述承接板的下表面设有向其内部延伸的凹槽,凹槽内安装有紫外线杀菌器,所述承接板的正下方设有可放置鞋子的鞋板。

所述待产房的侧部设有与等候区连通的进出门,所述产房的侧部设有与等候区连通的进出门。

所述房体上分别设有与两等候区连通的进出门。

所述连廊由玻璃制成。

所述连廊的顶部设有换气扇。

所述等候区内设有座椅。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待产房与产房之间设有连廊,这种设置方式可以避免产妇宫口开裂后进入产房的过程中与外界接触,造成感染,连廊由透明玻璃制成,这种设计方式可以使患者家属透过连廊陪同产妇。连廊的两侧部均设有与连廊连通的消毒区,家属可以通过消毒区进入连廊陪同产妇。家属进入消毒区后先换上经紫外线杀菌消毒后的鞋子,这样就可以降低产妇感染细菌的可能性。产房的侧部设有与产房连通的手术室,这种设置方式可以使产妇发生意外时及时进入手术室,缩短抢救时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3是消毒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的产房结构,包括房体1,房体1上设有进出门,房体1内的一侧设有待产房2,房体1内的另一侧设有与待产房2相对设置的产房3,待产房2与产房3之间设有连廊4,连廊4的顶部密封,连廊4由玻璃制成,连廊4的顶部设有换气扇41,换气扇41可以提高连廊4内的空气流通速度,保证空气的质量。这种设置方式可以避免产妇宫口开裂后进入产房的过程中与外界接触,造成感染,连廊4由透明玻璃制成,这种设计方式可以使患者家属透过连廊4陪同产妇。

如图1所示,待产房2的两侧分别设有等候区7,等候区7内设有座椅71。待产房2的侧部设有与等候区7连通的进出门,产房3的侧部设有与等候区7连通的进出门。房体1上分别设有与两等候区7连通的进出门。产房3、待产房2及等候区7相互连通,便于医护人员对产妇进行护理。

如图1和图3所示,连廊4的两侧部均设有与连廊4连通的消毒区5,两消毒区5内均设有进出门,家属可以通过消毒区5进入连廊陪同产妇。消毒区5内设有承接板51,承接板51的下表面设有向其内部延伸的凹槽,凹槽内安装有紫外线杀菌器52,承接板51的正下方设有可放置鞋子的鞋板53,鞋子放置到鞋板53的上表面,启动紫外线杀菌器52即可对鞋子进行杀菌消毒,而鞋子最有可能携带细菌,因此家属进入消毒区后先将鞋子换下,这样就可以降低产妇感染细菌的可能性。

如图1所示,产房3的侧部设有与产房3连通的手术室6,产房3与手术室6之间设有进出门,手术室6的侧部设有与等候区7连通的进出门,这种设置方式可以使产妇发生意外时及时进入手术室,缩短抢救时间。

以上所述为本发明的具体结构形式,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在本技术领域人员来说,基于本发明上具体结构的等同变化以及部件替换皆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产房结构,包括房体,待产房与产房之间设有连廊,这种设置方式可以避免产妇宫口开裂后进入产房的过程中与外界接触,造成感染,连廊由透明玻璃制成,这种设计方式可以使患者家属透过连廊陪同产妇。连廊的两侧部均设有与连廊连通的消毒区,家属可以通过消毒区进入连廊陪同产妇。家属进入消毒区后先换上经紫外线杀菌消毒后的鞋子,这样就可以降低产妇感染细菌的可能性。产房的侧部设有与产房连通的手术室,这种设置方式可以使产妇发生意外时及时进入手术室,缩短抢救时间。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晓君
技术研发日:2017.10.27
技术公布日:2018.04.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