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硬性混凝土的实验室加压振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2713阅读:59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硬性混凝土的实验室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干硬性混凝土的实验室加压振动装置。



背景技术:

实验室中对干硬性混凝土进行制备,需要控制成型时的加压强度及振动频率,但加压强度往往不好控制。

干硬性混凝土的制备需要加压振动,限于实验室的条件,加压方式一般为模具上叠加重物,然后将叠加重物后的模具放到振台上进行震动。一方面,这种方式受限于振动台的承重能力及振动效果,一般加压强度比较小,不能在更大的加压强度下制备干硬性混凝土并进行研究。另一方面,对加压强度的控制上不能做到实时监测,手动计算比较麻烦,加压强度不够灵活。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的干硬性混凝土加压振动装置,存在加压强度小,以及不能对加压强度实时监测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干硬性混凝土的实验室加压振动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加压强度小,以及不能对加压强度实时监测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干硬性混凝土的实验室加压振动装置,包括:振动台、模具底板、模具、模具顶板、压力传感器、液压顶、加压顶板和弹索;

所述模具底板设置在所述振动台上;所述模具设置在所述模具底板上;所述模具顶板设置在所述模具上;

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模具顶板上;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数据采集装置电连接;

所述液压顶设置在所述压力传感器上;所述液压顶侧面上设置有加压杆,所述液压顶顶面上设置有液压杆;

所述加压顶板设置在所述液压杆上;

第一条弹索一端与所述模具底板的一端连接,第一条弹索另一端与所述加压顶板的一端连接;第二条弹索一端与所述模具底板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条弹索另一端与所述加压顶板的另一端连接;且第一条弹索与第二条弹索关于所述液压顶的纵向中心轴对称。

较佳地,所述模具底板、所述模具顶板和所述加压顶板均为钢板。

较佳地,所述加压顶板底部设置有插孔,所述液压杆顶部插设在所述插孔中。

较佳地,所述弹索为弹性绳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干硬性混凝土的实验室加压振动装置,本装置提高了干硬性混凝土制备时的加压强度值,实现了加压强度的可视性,加压强度灵活可调;本装置能够做到对干硬性混凝土制备时的加压强度控制及振动频率控制,且加压强度范围较广;本装置采用装置内力进行加压,不会对振动台产生破坏,加压强度大,范围广,并且首次采用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加压强度,这样就做到了加压强度的延展,精准加压及灵活可调;本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易实现,适宜在实验室进行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硬性混凝土的实验室加压振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振动台,2-模具底板,3-模具,4-模具顶板,5-压力传感器,6-液压顶,61-加压杆,62-液压杆,7-加压顶板,8-弹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硬性混凝土的实验室加压振动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振动台1、模具底板2、模具3、模具顶板4、压力传感器5、液压顶6、加压顶板7和弹索8。

具体地,模具底板2设置在振动台1上;模具3设置在模具底板2上;模具顶板4设置在模具3上。

需要说明的是,振动台1是根据实验要求在市面上买的混凝土实验振动台。振动台1上面的模具底板2与振动台1不需要固定。模具3就是符合实验要求尺寸的混凝土模具,直接放到模具底板2上即可,无需固定。模具顶板4是与模具顶部大小相一致的钢板。

具体地,压力传感器5设置在模具顶板4上;压力传感器5与数据采集装置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压力传感器5无需固定,放在液压顶6底座与模具顶板4之间即可。

具体地,液压顶6设置在压力传感器5上;液压顶6侧面上设置有加压杆61,液压顶6顶面上设置有液压杆62;加压顶板7设置在液压杆62上。

需要说明的是,液压顶6为市面上买的普通液压千斤顶,液压千斤顶顶端插入加压顶板7,液压顶底部直接放在压力传感器5上面,无需固定;加压顶板7是一块套在液压杆62上面的钢板,钢板中间有可以套在液压杆62上的圆孔,加压顶板7两端有孔,用来固定弹索。

具体地,第一条弹索8一端与模具底板2的一端连接,第一条弹索8另一端与加压顶板7的一端连接;第二条弹索8一端与模具底板2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条弹索8另一端与加压顶板7的另一端连接;且第一条弹索8与第二条弹索8关于液压顶6的纵向中心轴对称。

需要说明的是,弹索8是有弹性模量的皮带或者弹簧等弹性绳索,拉伸后会产生拉力;弹索8的固定方式是上端用铁棒穿过弹索8后将铁棒插入加压顶板7两侧小孔,下端用铁棒穿过弹索8插入模具底板2两端的小孔即可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将拌和好的混凝土均匀填满混凝土模具3后按图1组装,用手来回压动加压杆61,使液压杆62产生向上位移,即液压杆62变得越来越高,从而使加压顶7与模具底板2之间的弹索8产生形变,拉伸变长,进而产生拉力,弹索8通过加压顶板7与模具底板2对液压顶6及模具3施加反力,力由千斤顶传递至模具顶板4,再由模具顶板4对混凝土施加压力。

需要说明的是,选择不同的弹索8及调节液压杆62的高度可以达到不同的加压效果,例如弹索8最大可以承受1t的力,而试块为100mmx100mm的标准试样时,就可以实现加压荷载在0~1MP区间的可调性,由压力传感器5连接数据采集装置,可实现压力的精确可调及实时监测,加压完毕后启动振台即可实现震动加压。

需要说明的是,本装置提高了干硬性混凝土制备时的加压强度值,实现了加压强度的可视性,加压强度灵活可调;本装置能够做到对干硬性混凝土制备时的加压强度控制及振动频率控制,且加压强度范围较广;本装置采用装置内力进行加压,不会对振动台产生破坏,加压强度大,范围广,并且首次采用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加压强度,这样就做到了加压强度的延展,精准加压及灵活可调;本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易实现,适宜在实验室进行推广。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