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式墙体浇筑组合模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73813发布日期:2018-08-01 00:39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器材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适应于永久性不拆卸模板,在浇筑墙体时支撑模板的架子。



背景技术:

目前的混凝土浇筑墙体,都是由人工在浇筑墙体的两面组合架设模板,待浇筑墙体凝固后才能将模板撤除,而一般建筑混凝土的凝固期在半月左右,因此造成了建筑施工期长,提高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解决混凝土浇筑墙体,人工架设组合模板,需要浇筑墙体凝固后才能撤除模板,由于混凝土凝固期长,影响工期导致生产成本高的问题,设计一种不拆卸模板专用的墙体浇筑滑动模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滑动式墙体浇筑组合模架,其特殊之处是,在竖向方立柱的左侧面上装有纵向的转动托板,转动托板的后端装有横向的托板销轴,托板销轴的右端固定在方立柱上,转动托板的前段探出方立柱的前面,转动托板前段的上面装有横向模板托架,转动托板的前部留有向下的凸角,凸角的后边成竖向,凸角的前边成斜状;

托板销轴的前下侧装有横向的托板挡柱,托板挡柱的右端固定在方立柱上,托板挡柱的左段靠在转动托板凸角的根部;

方立柱的右侧面上装有偏心圆轮,偏心圆轮上装有偏心销轴,偏心销轴的左端固定在方立柱上。

使用时,将多个方立柱排列在待浇筑墙体的两面,使横向模板托架靠到不拆卸模板的外面上,转动偏心圆轮用大半径的圆边顶住横向模板托架,使横向模板托架与方立柱形成一定(约0.5cm)的间隙。浇筑墙体完成后转动偏心圆轮,使其大半径圆边离开横向模板托架,利用横向模板托架与方立柱的间隙松动,搬动横向模板托架上移,当到达上一组转动托板的下面时,依靠转动托板的斜边配合,推动转动托板绕托板销轴顺时针转动,当横向模板托架越过转动托板的位置时,将转动托板复位,横向模板托架下落到转动托板上,开始下一轮工作。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一种组装拆卸便捷的模板支撑架,由于浇筑完成后即可撤除横向模板托架,进行下一组浇筑,缩短了施工周期,而且利用固定的立柱支撑,保证了建筑工程的垂直度;横向模板托架托辅在不拆卸模板的外面,解决了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对表层模板(如:保温板、石膏板)的震动冲击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左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右视图。

在图中,1方立柱、2转动托板、3托板销轴、4托板挡柱、5横向模板托架、6偏心圆轮、7偏心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在竖向的方立柱1的左侧面上装有纵向的转动托板2,转动托板2的后端装有横向的托板销轴3,托板销轴3的右端固定在方立柱1上,转动托板2的前段探出方立柱1的前面,转动托板2前段的上面装有横向模板托架5,转动托板2的前部留有向下的凸角,凸角的后边成竖向,凸角的前边成斜状;

托板销轴3的前下侧装有横向的托板挡柱4,托板挡柱4的右端固定在方立柱1上,托板挡柱4的左段靠在转动托板2凸角的根部;

方立柱1的右侧面上装有偏心圆轮6,偏心圆轮6上装有偏心销轴7,偏心销轴7的左端固定在方立柱1上。

使用时,将多个方立柱1排列在待浇筑墙体的两面,使横向模板托架5靠到不拆卸模板的外面上,转动偏心圆轮6用大半径的圆边顶住横向模板托架5,使横向模板托架5与方立柱1形成一定(约0.5cm)的间隙。浇筑墙体完成后转动偏心圆轮6,使其大半径圆边离开横向模板托架5,利用横向模板托架5与方立柱1的间隙松动,搬动横向模板托架5上移,当到达上一组转动托板2的下面时,依靠转动托板2的斜边配合,推动转动托板2绕托板销轴3顺时针转动,当横向模板托架5越过转动托板2的位置时,将转动托板2复位,横向模板托架5下落到转动托板2上,开始下一轮工作。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滑动式墙体浇筑组合模架,其特点是在方立柱的左侧面上装有纵向的转动托板,转动托板的后端装有横向的托板销轴,托板销轴的右端固定在方立柱上,转动托板的前段探出方立柱的前面,转动托板前段的上面装有横向模板托架,转动托板的前部留有向下的凸角,凸角的后边成竖向,凸角的前边成斜状;托板销轴的前下侧装有横向的托板挡柱,托板挡柱的右端固定在方立柱上,托板挡柱的左段靠在转动托板凸角的根部;方立柱的右侧面上装有偏心圆轮,偏心圆轮上装有偏心销轴,偏心销轴的左端固定在方立柱上。它解决了人工架设模板,需要浇筑墙体凝固后才能撤除模板,影响工期的问题,适合多种场所浇筑混凝土墙体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张元木;张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元木
技术研发日:2018.04.24
技术公布日:2018.07.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