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封闭金属板墙面与骨架连接节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09465发布日期:2018-08-07 10:22阅读:65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外墙防变形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全封闭金属板墙面与骨架连接节点。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领域多将金属板覆盖在建筑外墙上,在温度应力的作用下,金属板会发生热胀冷缩,这样不仅影响建筑外部的美观,甚至金属板变形量过大的话,还会影响建筑物整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如果能研发一种全封闭金属板墙面与骨架连接节点,将大大改善金属板的温度变形情况,进而提高建筑物的美观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一种全封闭金属板墙面与骨架连接节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建筑外表面金属板在温度应力下变形严重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全封闭金属板墙面与骨架连接节点,包括建筑本体,建筑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金属板,建筑本体内部的中心设置有支撑骨架,金属板上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上设置有圆孔i,支撑骨架上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上分别设置有长孔i和长孔ii,连接杆和连接板之间设置有过渡板,过渡板上设置有圆孔ii。

所述连接杆和金属板之间设置有加劲板,加劲板为方钢管。

所述连接杆为角钢。

所述金属板和连接杆、支撑骨架和连接板的连接方式均为焊接。

所述连接杆和加劲板之间的夹角α的角度范围为100~135°。

本发明的连接板上分别设置有长孔i和长孔ii,长孔ii通过圆孔ii连接过渡板,长孔i通过圆孔i连接连接杆,长孔i用于调节金属板沿横向方向的变形,长孔ii用于调节金属板沿竖向方向的变形,由此减少了金属板变形对建筑物外墙的挤压,提高了其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建筑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过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的b—b剖视图;

图6为图2的c—c剖视图。

图中:1、建筑本体2、金属板3、支撑骨架4、加劲板5、连接杆6、圆孔i7、连接板8、过渡板9、圆孔ii71、长孔i72、长孔ii。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全封闭金属板墙面与骨架连接节点,包括建筑本体1,建筑本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金属板2,建筑本体1内部的中心设置有支撑骨架3,金属板2上设置有连接杆5,连接杆5上设置有圆孔i6,支撑骨架3上设置有连接板7,连接板7上分别设置有长孔i71和长孔ii72,连接杆5和连接板7之间设置有过渡板8,过渡板8上设置有圆孔ii9。

所述连接杆5和金属板2之间设置有加劲板4,加劲板4为方钢管。

所述连接杆5为角钢。

所述金属板2和连接杆5、支撑骨架3和连接板7的连接方式均为焊接。

所述连接杆5和加劲板4之间的夹角α的角度范围为100~135°。

本发明在夏天温度升高较多时,整个金属板墙面向外膨胀,连接杆5通过长孔i71向外移动,保证内部结构不对金属板2产生向内的约束力,而致使金属板2连接点处凹凸不平;在冬天温度降低较多时,整个金属板墙面向内收缩,连接杆5通过长孔i71向内移动,保证内部结构不对金属板2产生向外的推力,而致使金属板2连接点处凹凸不平;同时过渡板8通过长孔ii72增加环向变形量,连接杆5与加劲板4依据弧度大小设置100-135°的角度,保证金属板在热胀冷缩的情况下均能各方向变形协调,不至于出现局部凹凸不平,使整体外观始终保持平滑,本发明通过长孔i71和长孔ii72吸收金属板2的变形量,防止其变形量过大影响建筑外墙面,具有结构简单、效果好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全封闭金属板墙面与骨架连接节点,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建筑外表面金属板在温度应力下变形严重的问题,包括建筑本体,建筑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金属板,建筑本体内部的中心设置有支撑骨架,金属板上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上设置有圆孔I,支撑骨架上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上分别设置有长孔I和长孔II,连接杆和连接板之间设置有过渡板,过渡板上设置有圆孔II;本发明通过长孔I和长孔II吸收金属板的变形量,防止其变形量过大影响建筑外墙面,具有结构简单、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张祥伟;卢春亭;原福渝;柴志朋;杨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七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4.28
技术公布日:2018.08.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