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楼加装电梯的无障碍出行入户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97628发布日期:2018-10-19 19:18阅读:69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旧楼加装电梯的无障碍出行入户方法。



背景技术:

老旧楼房大多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其特点是层数较多,未配备电梯。随着时间的增长,老旧楼房住户逐步进入老年,出现上下楼困难、出行不便的问题。乘坐电梯上下楼,成为老旧楼房住户的强烈愿望和迫切需要。在多层旧楼加装电梯施工中,常见的入户方法是平层直接入户和上下半层入户,在第一种入户方法中,加装电梯时需要先在住户家开出一张门,这样对原有住宅的装修有所破坏;第二种方法中,加装电梯的平层位置在原来楼梯转换平台(又称休息平台)位置,用户乘电梯出入需先上下半层楼梯才能入户,这种加装方式仍未解决老弱病残等急需人群的无障碍出行问题,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新的旧楼加装电梯的无障碍出行入户方法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旧楼加装电梯的无障碍出行入户方法,来解决现有旧楼加装电梯出行时需要上下半层入户的带来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旧楼加装电梯的无障碍出行入户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s1,对需加装电梯的旧楼楼道结构进行实地勘测,测量出该楼道楼层的高度、楼梯转换平台净高以及转换平台梁的高度;

s2,勘察旧楼的结构特征,包括楼道外墙体结构和管网的状况,判断施工中楼道外墙开门是否影响房屋结构及对房屋牢固性及管网是否影响;

s3,根据步骤1和步骤2勘察结果,确定电梯加装的施工方案;

s4,根据施工方案首先依据步骤1楼道上下的转换平台净高确定电梯入户位置,该入户位置确定在转换平台下180-240cm处,使电梯出口位置与对应的楼层住户入户位置形成较小范围的高度差,所述高度差在50cm-100cm之间;

s5,所述入户位置处进行外墙开门洞施工;

s6,进行电梯廊台施工,使电梯井道与原有房屋连接起来;

s7,进行无障碍入户斜坡的施工;

s8,通过建筑材料将下行通道空出的部分进行覆盖连接,采用楼梯或旋转楼梯连接,确保住户从电梯出来后上下行的通畅;

s9,对改造后的楼梯进行安全防护栏施工;

优选的,所述步骤还包括进行对承重结构改造部分的加固。

优选的,所述s7中,具体包括通过建筑材料将每层的入户平台、电梯平台连接,覆盖旧楼原有上行楼梯和部分转换平台,形成斜坡型通道,该通道与上层楼层顶的最小净高在170cm。

优选的,所述建筑材料包括钢结构、混凝土等。

优选的,步骤6和步骤7可以同步进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加装电梯后,电梯在每层楼房的平层位置在转换平台上50-100cm位置为电梯所停平层位置,与原来入户平台与电梯所停平层形成小角度倾斜的斜坡,再把向下的楼梯部分延伸与电梯所停平层对接,形成下一层的楼梯阶梯,该方法可实现住户的无障碍出行。将该技术加以推广应用,在既有住宅中加装电梯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一种旧楼加装电梯的无障碍出行入户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s1,对需加装电梯的旧楼楼道结构进行实地勘测,测量出该楼道楼层的高度、楼梯转换平台净高以及转换平台梁的高度;

s2,勘察旧楼的结构特征,包括楼道外墙体结构和管网状况,判断施工中楼道外墙开门是否影响房屋结构及对房屋牢固性及管网是否影响;

s3,根据s1和s2勘察结果,确定电梯加装的施工方案;

s4,根据楼道上下转换平台净高确定入户位置,该位置确定在转换平台下180-240cm处,使电梯出口位置与对应的楼层住户入户形成较小范围的高度差,所述高度差在50cm-100cm之间;

s5,所述入户位置处进行外墙开门洞施工,有需要时应进行按施工要求的加固;

s6,进行电梯廊台施工,使电梯井道与原有房屋连接起来;

s7,进行无障碍入户斜坡的施工,通过钢结构混凝土将每层的入户平台、电梯平台连接,覆盖旧楼原有上行楼梯和部分转换平台,形成斜坡型通道,该通道与楼层顶的最小净高在170cm;

s8,通过钢筋混凝土将下行通道空出的部分进行覆盖连接,采用楼梯或旋转楼梯连接,确保住户从电梯出来后上下行的通畅;

s9,对改造后的楼梯进行安全防护施工;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进行承重结构改造部分的加固步骤。

以上是本发明的一典型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不限于此。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旧楼加装电梯的无障碍出行入户方法,1.包括以下施工步骤:S1,对需加装电梯的旧楼楼道结构进行实地勘测;S2,勘察旧楼的结构特征和楼道管网系统;S3,根据步骤1和步骤2勘察结果,确定电梯加装的施工方案;S4,根据施工方案首先依据楼道上下转换平台净高确定入户位置;S5,所述入户位置处进行外墙开门洞施工;S6,进行电梯廊台施工,使电梯井道与原有房屋连接起来;S7,进行无障碍入户斜坡的施工;S8,通过相应建筑材料将下行通道空出的部分进行覆盖连接,采用楼梯或旋转楼梯连接,确保住户从电梯出来后上下行的通畅;S9,对改造后的楼梯进行安全防护施工。该方法可实现住户的无障碍出行。将该技术加以推广应用,在既有住宅中加装电梯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升华电梯销售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5.24
技术公布日:2018.10.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