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型多维度阻尼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97887发布日期:2018-10-19 19:20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型多维度阻尼墙。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地震频繁的国家,频发的地震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有效的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结构的安全性,技术人员开始将粘滞阻尼墙作为结构的新型耗能减震装置。

粘滞阻尼墙是一种新型建筑结构减震消能部件,属于速度相关型阻尼器的一种,它由固定于楼面梁上的箱式薄墙片和固定于墙顶楼面梁而插入箱式薄墙以内的钢板组成,墙片内灌入高粘性的粘滞材料,当楼层发生相对位移或速度时,钢板在箱式薄墙内的粘滞材料中滑动,通过粘滞阻尼消耗地震能量,从而减小结构的地震反应。

它具有很多优点:制作安装方便,不需要复杂的装置和特殊的材料,墙体与高粘滞材料的作用面积大,结构的阻尼比可以提高很多,吸收大量的地震能量;适用范围广,不影响建筑的整体外观。粘滞阻尼墙能够安装在一般的多层房屋结构中,同时也适用于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结构;维修方便,保养费用低,还能用于抗震加固和震后修复。但是,这种传统的粘滞阻尼墙在工程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传统的粘滞阻尼墙结构的内钢板在粘滞材料中作剪切运动时,类似于作往复运动的活塞。内钢板通常固定在上层楼面梁的底部,实际结构设计时必须确保内钢板与上层楼面梁之间连接可靠,楼面梁必须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一般的建筑结构,在遇到强烈地震时,传统的粘滞阻尼墙的内钢板在非工作方向上存在发生剪切变形甚至失稳的可能,抗震性能会大打折扣,严重影响阻尼墙的耗能性能,危害建筑的安全性。在平面不规则结构中应用时,同样可能会导致粘滞阻尼墙的减震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由于粘滞阻尼墙优良的减震效果,相信经过努力,粘滞阻尼墙将会在我国建筑结构减震技术中得到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型多维度阻尼墙,主要是为了开发一种具有结构简单,滞回耗能高,减震效果优异,具有很好的实用性的复合型多维度阻尼墙。本发明是相比现有技术而言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的阻尼墙,能够有效的解决地震时相邻上下楼盖和柱间发生位移而产生人身安全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复合型多维度阻尼墙,包括内摩擦墙板、梯形外摩擦墙板、椭圆空腔滑动孔、筒式油压阻尼器、软钢垫板;所述内摩擦墙板放置于四块梯形外摩擦墙板的两梯形翼缘之间的空隙处,内摩擦墙板通过下部的连接孔洞与下部的梯形外摩擦墙板的矩形连接板、软钢垫板螺栓连接,内摩擦墙板仅与下部楼盖的承重构件连接;梯形外摩擦墙板为低碳钢材质,梯形外摩擦墙板带有矩形连接板,矩形连接板带有连接孔洞,四块梯形外摩擦墙板通过矩形连接板上的连接孔洞分别与上下楼盖的承重构件、左右两侧柱子连接,梯形外摩擦墙板两侧梯形翼缘带有椭圆空腔滑动孔,所述椭圆空腔滑动孔的厚度与梯形翼缘的厚度一致,椭圆空腔滑动孔与梯形翼缘的上边、下底垂直,每个椭圆空腔滑动孔内部放置一个筒式油压阻尼器,筒式油压阻尼器与椭圆空腔滑动孔平行放置,油缸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活塞杆和固定杆,筒式油压阻尼器的活塞杆与梯形翼缘下底垂直放置,筒式油压阻尼器的活塞杆与固定杆焊接于椭圆空腔滑动孔孔壁上,活塞杆固定孔洞与固定杆固定孔洞通过高强度抗剪螺栓与内摩擦墙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梯形外摩擦墙板两侧梯形翼缘之间的距离与内摩擦墙板的厚度一致,梯形外摩擦墙板围绕内摩擦墙板每隔九十度布置一个,且梯形外摩擦墙板两侧梯形翼缘的下底与内摩擦墙板墙边齐平。

进一步地,所述内摩擦墙板外表面应该凿毛或者做喷砂处理增大摩擦系数,内摩擦墙板、与梯形外摩擦墙板之间填充沙子、钢砂、铁砂或剪切增稠液。

进一步地,所述梯形外摩擦墙板尺寸小于内摩擦墙板,相邻的梯形外摩擦墙板之间留有缝隙,以防止地震时梯形外摩擦墙板之间发生挤压破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和优点是本发明结构设计简单,滞回耗能高,减震效果优异,梯形外摩擦墙板两侧带有椭圆空腔滑动孔,椭圆空腔滑动孔内部安装有筒式油压阻尼,筒式油压阻尼同时与内摩擦墙板连接,地震时相邻上下楼盖和柱间发生位移,梯形外摩擦墙板与内摩擦墙板产生摩擦,同时带动筒式油压阻尼工作,具有很好的实用性,产品相比现有技术而言具有凸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梯形外摩擦墙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筒式油压阻尼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内摩擦墙板;2为梯形外摩擦墙板;2-1为矩形连接板;2-2为连接孔洞;2-3为梯形翼缘;3为椭圆空腔滑动孔;4为筒式油压阻尼器;4-1为活塞杆;4-1-1为活塞杆固定孔洞;4-2为油缸;4-3为固定杆;4-3-1固定杆固定孔洞;5为软钢垫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如图1-图3所示,一种复合型多维度阻尼墙,包括内摩擦墙板1、梯形外摩擦墙板2、椭圆空腔滑动孔3、筒式油压阻尼器4、软钢垫板5;所述内摩擦墙板1放置于四块梯形外摩擦墙板2的两梯形翼缘2-3之间的空隙处,内摩擦墙板1通过下部的连接孔洞与下部的梯形外摩擦墙板2的矩形连接板2-1、软钢垫板5螺栓连接,内摩擦墙板1仅与下部楼盖的承重构件连接;梯形外摩擦墙板2为低碳钢材质,梯形外摩擦墙板2带有矩形连接板2-1,矩形连接板2-1带有连接孔洞2-2,四块梯形外摩擦墙板2通过矩形连接板2-1上的连接孔洞2-2分别与上下楼盖的承重构件、左右两侧柱子连接,梯形外摩擦墙板2两侧梯形翼缘2-3带有椭圆空腔滑动孔3,所述椭圆空腔滑动孔3的厚度与梯形翼缘2-3的厚度一致,椭圆空腔滑动孔3与梯形翼缘2-3的上边、下底垂直,每个椭圆空腔滑动孔3内部放置一个筒式油压阻尼器4,筒式油压阻尼器4与椭圆空腔滑动孔3平行放置,油缸4-2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活塞杆4-1和固定杆4-3,筒式油压阻尼器4的活塞杆4-1与梯形翼缘2-3下底垂直放置,筒式油压阻尼器4的活塞杆4-1与固定杆4-3焊接于椭圆空腔滑动孔(3)孔壁上,活塞杆固定孔洞4-1-1与固定杆固定孔洞4-3-1通过高强度抗剪螺栓与内摩擦墙板1连接。

如图1、图2所示,所述梯形外摩擦墙板2两侧梯形翼缘2-3之间的距离与内摩擦墙板1的厚度一致,梯形外摩擦墙板2围绕内摩擦墙板1每隔九十度布置一个,且梯形外摩擦墙板2两侧梯形翼缘2-3的下底与内摩擦墙板1墙边齐平。

如图1所示,所述内摩擦墙板1外表面应该凿毛或者做喷砂处理增大摩擦系数,内摩擦墙板1、与梯形外摩擦墙板2之间填充沙子、钢砂、铁砂或剪切增稠液,所述梯形外摩擦墙板2尺寸小于内摩擦墙板1,相邻的梯形外摩擦墙板2之间留有缝隙,以防止地震时梯形外摩擦墙板2之间发生挤压破坏。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型多维度阻尼墙,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包括内摩擦墙板,梯形外摩擦墙板,椭圆空腔滑动孔,筒式油压阻尼器和软钢垫板。梯形外摩擦墙板两侧带有椭圆空腔滑动孔,椭圆空腔滑动孔内部安装有油压阻尼器,油压阻尼器同时与内摩擦墙板连接,地震时相邻上下楼盖和柱间发生位移,梯形外摩擦墙板与内摩擦墙板产生摩擦,同时带动油压阻尼器工作。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滞回耗能高,减震效果优异等特点,具有很好的实用性,产品相比现有技术而言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

技术研发人员:张延年;刘一霖;张莹;邢丽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沈阳建筑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8.07.01
技术公布日:2018.10.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