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叠合剪力墙底部拼缝结构及其安装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87891发布日期:2018-11-17 01:16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双面叠合剪力墙底部拼缝结构及其安装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叠合墙板底部拼缝结构,具体来说,是一种双面叠合剪力墙底部拼缝结构及其安装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是在构件安装到位后放置竖向连接插筋,然后浇筑下部双面叠合墙板与叠合楼板至楼层标高,放置带pvc套管的对拉钢筋和内外侧模板,对拉钢筋穿过两侧模板并用螺母固定,浇筑混凝土,混凝土硬化后拧开螺母抽出对拉螺栓和两侧模板,对pvc套管进行封堵。缺点是需要多道施工工序,且需要多人配合完成;外侧模板需要在失误施工,操作环境较差;拼缝内需预留pvc套管,后续需要封堵,封堵质量无法保证;对穿pvc套管的防渗水性难保证;两侧木模板的重复利用率低,耗材较大,影响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面叠合剪力墙底部拼缝结构及其安装施工方法,采用一体化模板拉结件,减少施工工序,提高效率;操作简单,所有工序可在室内进行施工操作,提高工作条件;接缝无需穿孔,避免穿孔造成的后期封堵工作;防水性好,无贯通孔洞和缝隙;重复利用率高,节省耗材,降低成本;外模肋板配合构件倒角,可以与墙板构件完美契合,避免对拉杆偏心影响浇筑。

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面叠合剪力墙底部拼缝结构,包括上层叠合墙板1’、下层叠合墙板1、叠合楼板3、一体化模板拉结件、内侧模板7;所述一体化模板拉结件包括对拉螺纹杆6、外模肋板5,对拉螺纹杆6外侧垂直穿过外模肋板5并与其螺纹配合;对拉螺纹杆6的内侧穿过内侧模板7,且内侧端部具有能够用于提供旋转动力和抵住内侧模板7的凸出结构;所述内侧模板7底面搁置在现浇楼层标高上,一侧面抵住上层叠合墙板1’的内叶板,维持一体化模板拉结件的平衡。

进一步的,所述凸出结构为圆环状,与对拉螺纹杆6连为一体。

进一步的,所述内侧模板7呈矩形体结构。

进一步的,上层叠合墙板1’、下层叠合墙板1的外侧端部具有倒角,外模肋板5与所述倒角部位相配合。

一种上述的双面叠合剪力墙底部拼缝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下层叠合墙板1构件安装到位后放置竖向连接钢筋9;

s2、浇筑下部双面叠合墙板与叠合楼板至楼层标高;

s3、放置一体化模板拉结件;

s4、安装上层叠合墙板1’,放置内侧模板7于现浇楼层标高,拉起一体化模板拉结件,旋转凸出结构,旋至内侧模板7拉紧固定;

s5、浇筑上层叠合墙板1’的混凝土,待混凝土硬化后将一体化模板拉结件剪断,完成施工。

进一步的,步骤s5中:一、先剪除凸出结构,再拆除内侧模板7,在剪除凸出于上层叠合墙板1’内侧的对拉螺纹杆6;二、先拆除外模肋板5,再剪除凸出于上层叠合墙板1’外侧的对拉螺纹杆6;步骤s5中的一和二不分先后。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采用一体化模板拉结件,减少施工工序,提高效率;

2)操作简单,所有工序可在室内进行施工操作,提高工作条件;

3)接缝无需穿孔,避免穿孔造成的后期封堵工作;防水性好,无贯通孔洞和缝隙;

4)外模肋板与内侧模板可重复利用,重复利用率高,节省耗材,降低成本;

5)外模肋板配合构件倒角,可以与墙板构件完美契合,避免对拉杆偏心影响浇筑。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双面叠合剪力墙底部拼缝结构的示意图,图中的pvc套管最终会留在建筑内部。

图2是本发明双面叠合剪力墙底部拼缝结构及其安装施工方法的第一步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双面叠合剪力墙底部拼缝结构及其安装施工方法的第二步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双面叠合剪力墙底部拼缝结构及其安装施工方法的第三步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双面叠合剪力墙底部拼缝结构及其安装施工方法的最终完工时的示意图。

图中,1.下层叠合墙板,1’.上层叠合墙板,2.钢筋,3.叠合楼板,4.构件倒角,5.外模肋板,6.对拉螺纹杆,7.内侧模板,8.现浇混凝土,9.竖向连接插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2-5,一种双面叠合剪力墙底部拼缝结构,包括上层叠合墙板1’、下层叠合墙板1、叠合楼板3、一体化模板拉结件、内侧模板7;所述一体化模板拉结件包括对拉螺纹杆6、外模肋板5,对拉螺纹杆6外侧垂直穿过外模肋板5并与其螺纹配合;对拉螺纹杆6的内侧穿过内侧模板7,且内侧端部具有能够用于提供旋转动力和抵住内侧模板7的凸出结构;所述内侧模板7底面搁置在现浇楼层标高上,一侧面抵住上层叠合墙板1’的内叶板,维持一体化模板拉结件的平衡。

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4,所述凸出结构为圆环状,与对拉螺纹杆6连为一体。

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4,所述内侧模板7呈矩形体结构。

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2和4,上层叠合墙板1’、下层叠合墙板1的外侧端部具有倒角,外模肋板5与所述倒角部位相配合。

该双面叠合剪力墙底部拼缝结构具体进行施工时,包括以下步骤:

s1、下层叠合墙板1构件安装到位后放置竖向连接钢筋9;

s2、浇筑下部双面叠合墙板与叠合楼板至楼层标高;

s3、放置一体化模板拉结件;

s4、安装上层叠合墙板1’,放置内侧模板7于现浇楼层标高,拉起一体化模板拉结件,旋转圆环,旋至内侧模板7拉紧固定;

s5、浇筑上层叠合墙板1’的混凝土,待混凝土硬化后将一体化模板拉结件剪断,完成施工。

进一步的,步骤s5中:一、先减除圆环,再拆除内侧模板7,在剪除凸出于上层叠合墙板1’内侧的对拉螺纹杆6;二、先拆除外模肋板5,再剪除凸出于上层叠合墙板1’外侧的对拉螺纹杆6;步骤s5中的一和二不分先后。

本发明采用一体化模板拉结件,减少施工工序,提高效率;操作简单,所有工序可在室内进行施工操作,提高工作条件;接缝无需穿孔,避免穿孔造成的后期封堵工作;防水性好,无贯通孔洞和缝隙;外模肋板与内侧模板可重复利用,重复利用率高,节省耗材,降低成本;外模肋板配合构件倒角,可以与墙板构件完美契合,避免对拉杆偏心影响浇筑。

以上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变换或改进,在不脱离本发明总的构思的前提下,这些变换或改进都应当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面叠合剪力墙底部拼缝结构,包括上层叠合墙板、下层叠合墙板、叠合楼板、一体化模板拉结件、内侧模板;一体化模板拉结件包括对拉螺纹杆、外模肋板,对拉螺纹杆外侧垂直穿过外模肋板并与其螺纹配合;对拉螺纹杆的内侧穿过内侧模板,且内侧端部具有能够用于提供旋转动力和抵住内侧模板的凸出结构;内侧模板底面搁置在现浇楼层标高上,一侧面抵住上层叠合墙板的内叶板,维持一体化模板拉结件的平衡。本发明采用一体化模板拉结件,减少施工工序,提高效率;操作简单,所有工序可在室内进行施工操作,提高工作条件;接缝无需穿孔,避免穿孔造成的后期封堵工作;防水性好,无贯通孔洞和缝隙;重复利用率高,节省耗材,降低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庞巍祥;夏锋;樊骅;丁泓;吉文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宝岳住宅工业有限公司;宝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9.11
技术公布日:2018.1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