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装配梁板智能化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629359发布日期:2019-01-16 06:25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装配梁板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家推广建筑工业化,其中建筑产品构件制作为建筑工业化组成部分。

建筑产品构件制作工艺,目前仍然采用以人工性制作方法,这种方法不仅难以保证质量,同时用工多,周期长,从而影响了建筑工业现代化进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作方便、高效的建筑装配梁板智能化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建筑装配梁板智能化制作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

(一)构件设计

设计构件图:把建筑产品施工图及技术标准相关数据输入计算机内,在计算机专用软件作用下,制成构件平面图;

(二)构件建模

(1)建立视模:按照产品构件平面图任何尺寸,采用bim技术,建立视觉性的建筑构件模型;

(2)建立实模:根据工程需要,建立缩小版比例的实体模型;

(三)安装机械

(1)制作模体:按照实体模型制作构件四面体模体,用钢质材料制作,制作后,进行几何规格检验,见评偏差±1mm以内,并采用计算机探视检验法检验,检验不合格产品不得使用;

(2)安装模架:根据建筑产品宽度1.2倍设置模架宽度;高度一般为1.5m;模架安装采用钢质材料或混土材料作为架模材料进行安装;安装后通过载重性压力试验,其压力应≥1000kg;

(3)安装压机:在模架上方安装智能型压实机械,安装高度距模架平面1m;

(4)安装搅拌机:在模架体前方安装智能型搅拌机及钢筋切割机;

(四)材料配置

(1)钢筋配置按照设计要求配置,并采用定向固尺进行切割分离,采用机械性绑扎;

(2)混凝土配置:按照设计比例配置拌和均匀,采用智能控制系统控制比例;

(五)材料入模

(1)钢筋入模: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把钢筋放入模体内,并采用人工性固定;

(2)混土入模:采用智能传输装置,将混凝土送入模体;

(六)振捣压实:采用智能性振捣压实机进行振捣压实;

(七)构件装饰

(1)锚孔制作:按照设计要求部位,采用人工性制作锚固孔,并插入塑空管;

(2)饰面处理:在浇筑前底面模体上涂刷一层油漆或铺垫装饰材料;当构件入模压实后,涂刷油漆或覆盖装饰材料;

(3)打磨切割:按照设计规格进行切割分块,并对四边进行打磨抛光;

(八)构件保养

(1)设养护室:在构件生产场所附近设置蒸汽养护室,养护室应密封;

(2)构件保护:构件形成后,输送至养护室,进行层叠搁置堆放;

(3)实施养护:开启电源设备,实施养护;

(九)构件检验

(1)检验棱边:采用人工检测法,检测棱边是否完整光滑,发现缺陷进行修补;

(2)检验串孔:采用人工性量尺检验锚固孔,检验孔径及孔距是否符合设计规格,如不符合设计规格应进行修复处理;

(3)检验强度:采用回弹法抽检强度,如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应作废品处理;

所述构件为建筑装配梁板。

步骤(六)振捣压实时,压实次数不少于5遍。

本发明制作方便、效率高;应用范围广,广泛应用于建筑产品,质量水平便于保证,用工量少,制作周期短,具有实用性技术特点。从施工产品设计,制作、保养全过程,具有系统性。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建筑装配梁板智能化制作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一)构件设计

设计构件图:把建筑产品施工图及技术标准相关数据输入计算机内,在计算机专用软件作用下,制成构件平面图;

(二)构件建模

(1)建立视模:按照产品构件平面图任何尺寸,采用bim技术,建立视觉性的建筑构件模型;

(2)建立实模:根据工程需要,建立缩小版比例的实体模型;

(三)安装机械

(1)制作模体:按照实体模型制作构件四面体模体,用钢质材料制作,制作后,进行几何规格检验,见评偏差±1mm以内,并采用计算机探视检验法检验,检验不合格产品不得使用;

(2)安装模架:根据建筑产品宽度1.2倍设置模架宽度;高度一般为1.5m;模架安装采用钢质材料或混土材料作为架模材料进行安装;安装后通过载重性压力试验,其压力应≥1000kg;

(3)安装压机:在模架上方安装智能型压实机械,安装高度距模架平面1m;

(4)安装搅拌机:在模架体前方安装智能型搅拌机及钢筋切割机;

(四)材料配置

(1)钢筋配置按照设计要求配置,并采用定向固尺进行切割分离,采用机械性绑扎;

(2)混凝土配置:按照设计比例配置拌和均匀,采用智能控制系统控制比例;

(五)材料入模

(1)钢筋入模: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把钢筋放入模体内,并采用人工性固定;

(2)混土入模:采用智能传输装置,将混凝土送入模体;

(六)振捣压实:采用智能性振捣压实机进行振捣压实;

(七)构件装饰

(1)锚孔制作:按照设计要求部位,采用人工性制作锚固孔,并插入塑空管;

(2)饰面处理:在浇筑前底面模体上涂刷一层油漆或铺垫装饰材料;当构件入模压实后,涂刷油漆或覆盖装饰材料;

(3)打磨切割:按照设计规格进行切割分块,并对四边进行打磨抛光;

(八)构件保养

(1)设养护室:在构件生产场所附近设置蒸汽养护室,养护室应密封;

(2)构件保护:构件形成后,输送至养护室,进行层叠搁置堆放;

(3)实施养护:开启电源设备,实施养护;

(九)构件检验

(1)检验棱边:采用人工检测法,检测棱边是否完整光滑,发现缺陷进行修补;

(2)检验串孔:采用人工性量尺检验锚固孔,检验孔径及孔距是否符合设计规格,如不符合设计规格应进行修复处理;

(3)检验强度:采用回弹法抽检强度,如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应作废品处理;

所述构件为建筑装配梁板。

步骤(六)振捣压实时,压实次数不少于5遍。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装配梁板智能化制作方法,包括构件设计、构件建模、安装机械、材料配置、材料入模、振捣压实、构件装饰、构件保养、构件检验等步骤。本发明制作方便,效率高;应用范围广,广泛应用于建筑产品,质量水平便于保证,用工量少,制作周期短,具有实用性技术特点。从施工产品设计,制作、保养全过程,具有系统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健;张伟;王晓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0.10
技术公布日:2019.0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