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柱高空对接操作平台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19940发布日期:2019-05-22 02:05阅读:1932来源:国知局
钢结构柱高空对接操作平台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设备,特别是一种钢结构柱高空对接操作平台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钢结构施工中,钢结构焊接所占比重最大,焊接工艺的好坏,对主体结构影响较大,而高大厂房钢柱的对接安装、校正垂直度及焊接作业都处于高空。常规焊接平台一般使用焊接角钢悬挑支撑,铺设跳板、拉防护绳,增加了高处作业的危险性,无防风性,操作空间有限,同时增加了焊工焊接作业的难度,也影响了焊接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钢结构柱高空对接操作平台及施工方法,安全可靠,提高效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钢结构柱高空对接操作平台,包括底框,底框为框架结构,底框上设有底板,底框为凹字形结构,底框的四周的上部设有边框,边框的四周设有围挡;底框的凹入部设有多个“7”字形的挂钩,底框的凹入部的下方设有多个立杆,挂钩与立杆相对应,立杆的下端与底框的横直部之间设有斜撑。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

制作方便,安装、拆卸快捷;施工速度快,效率高;防风、安全,保证施工安全及施工质量。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优化方案是:

围挡是金属压型板。

挂钩和立杆均匀布置。

边框包括竖杆和横杆,竖杆与底框垂直,横杆分别置于竖杆的中部的顶端,横杆与底框平行设置。

一种钢结构柱高空对接操作平台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制作钢结构柱高空对接操作平台;

b、用吊索具将钢结构柱高空对接操作平台与吊车的吊钩连接;

c、操作吊车,将钢结构柱高空对接操作平台吊起;

d、将钢结构柱高空对接操作平台的挂钩挂在带焊接的钢结构柱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图4是图2的a-a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与钢柱连接的平面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与钢柱连接的立面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挂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框1;凹入部1-1;横直部1-2;底板2;边框3;竖杆3-1;横杆3-2;围挡4;立杆5;斜撑6;挂钩7;钢结构柱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述本发明。

参见图1、图2、图3,一种钢结构柱高空对接操作平台,由底框1、底板2、边框3、围挡4、立杆5、斜撑6和挂钩7构成。底框1为框架结构,底框1呈凹字形,底框1由65×5mm角钢的焊接构成。底框1上铺设4毫米厚的底板2,底板2与底框1焊接,底板2采用花纹板。底框1四周的上部焊接边框3,边框3由竖杆3-1和横杆3-2构成,多道竖杆3-1均匀布置,竖杆3-1与底框1垂直,竖杆3-1的下端与底框1焊接,竖杆3-1的中部和上端分别焊接横杆3-2,横杆3-2与底框1平行,竖杆3-1和横杆3-2的材料是65×5毫米的角钢。边框3的四周安装围挡4,围挡4是厚度为0.6毫米的金属压型板。

底框1的凹入部1-1的下方焊接3根立杆5,立杆5之间的间距是1700毫米,立杆5的材料是角钢。立杆5的下端与底框1的横直部1-2之间设有斜撑6,斜撑6的材料是角钢,斜撑6的两端分别与底框1和立杆5焊接。底框1的凹入部1-1和横直部1-2相对应,底框1的凹入部1-1上焊接3个“7”字形的挂钩7,挂钩7的间距是1700毫米,挂钩7的上端与底框1焊接,挂钩7与立杆6相对应。

上述钢结构柱高空对接操作平台的施工方法(图5、图6所示),按如下步骤进行:

a、制作钢结构柱高空对接操作平台,

根据图纸下料、焊接;

b、用吊索具将钢结构柱高空对接操作平台与吊车的吊钩连接,

采用卸扣将钢丝绳的一端和操作平台的吊点连接,钢丝绳的另一端挂在吊车的吊钩上;

c、操作吊车,将钢结构柱高空对接操作平台吊起;

d、将钢结构柱高空对接操作平台的挂钩挂7在带焊接的钢结构柱8上。

本实施例加快了施工进度,而且焊接作业操作空间增大,降低高处作业难度,减少了焊接工时的投入,保证了施工安全及施工质量,制作方便,安装、拆卸快捷,降本增效,安全可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设备,特别是一种钢结构柱高空对接操作平台及施工方法。包括底框,底框为框架结构,底框上设有底板,底框为凹字形,底框的四周的上部设有边框,边框的四周设有围挡;底框的凹入部设有多个“7”字形的挂钩,底框的凹入部的下方设有多个立杆,挂钩与立杆相对应,立杆的下端与底框的横直部之间设有斜撑。本发明制作方便,安装、拆卸快捷;施工速度快,效率高;防风、安全,保证施工安全及施工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于涛;王凤杰;曹国辉;王弘旭;张寒伟;多绘绘;安光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3.24
技术公布日:2019.05.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