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亭砼屋檐面发戗起翘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52455发布日期:2020-04-03 14:18阅读:1303来源:国知局
四方亭砼屋檐面发戗起翘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古建筑,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四方亭砼屋檐面发戗起翘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发展绿色旅游环保经济,中国古建焕发了旺盛的新生命力,各种亭台楼阁、寺庙道观、书院古镇、古建民居,篷勃兴起。特别是亭子,作为中国传统建筑之一,多建于园林、佛寺、庙宇;亦或盖在路旁或花园里供人休息,避雨。

由于传统的亭子多为木质或者竹质结构,虽然样式美观,但是其结构不够稳固,而且还易燃。因此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混凝土结构的亭子开始盛行,现有的混凝土结构的亭子的结构多为混凝土檐柱+木屋顶结构,很少有全混凝土结构的亭子,因为屋面四角飞檐翘角是在空间x、y、z三方向的圆弧连接,施工工序多、作业难度大;立体曲线复杂、起拱变化多,对测量放样定位要求高;因次全混凝土的屋顶不能做出复杂的飞檐结构,因此需要在搭建好檐柱和屋顶后,再组装飞檐,因为飞檐为木质结构,而屋顶为混凝土结构,两者之间的连接存在极大的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在混凝土屋顶安装和固定飞檐,使得现场安装变得快捷方便,降价了现场施工的风险,提高了施工工作效率的四方亭砼屋檐面发戗起翘的连接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四方亭砼屋檐面发戗起翘的连接结构,包括檐柱、屋顶、飞椽、枋椽、垂花柱、穿插枋、雕花斜撑和螺丝吊杆,所述飞椽固定在所述枋椽上,所述枋椽一端安装有嫩戗和老戗、相对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檐柱的固定孔内,所述檐柱与所述屋顶为一体成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屋顶开设有穿孔;所述螺丝吊杆穿过所述飞椽和枋椽,其底端固定在所述垂花柱顶端的檐檩内、顶端固定在所述穿孔内;所述穿插枋连接所述檐柱和垂花柱;所述雕花斜撑连接所述穿插枋和檐柱。

优选地,所述穿孔距离所述檐柱中心线的直线距离为800-900mm。

优选地,所述嫩戗与老戗之间的夹角为50-60度。

优选地,所述枋椽与所述檐柱的夹角为40-50度。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亭子,它包括了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四方亭砼屋檐面发戗起翘的连接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亭子的檐柱与屋顶做成一体成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使得整个亭子的结构更加稳固,并且还避免火灾的发生;2、螺丝吊杆穿过飞椽和枋椽,其底端固定在垂花柱顶端的檐檩内、顶端固定在穿孔内;螺丝吊杆起到了连接、支撑的作用,便于将飞椽和枋椽的上部固定;飞椽和枋椽的底部由穿插枋、檐柱、垂花柱和雕花斜撑共同支撑,使得整个飞檐的结构更加稳固;因而使得原来只能在现场做飞檐起翘的复杂施工,得以在工厂组合配套完成,使现场安装变得快捷方便,降价了现场施工的风险,提高了效率,还保证设计的翘角弧形效果、减少现场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四方亭砼屋檐面发戗起翘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亭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四方亭砼屋檐面发戗起翘的连接结构,包括檐柱1、屋顶2、飞椽3、枋椽4、垂花柱5、穿插枋6、雕花斜撑7和螺丝吊杆8,飞椽3固定在枋椽4上,枋椽4一端安装有嫩戗41和老戗42、相对另一端固定在檐柱1的固定孔11内,嫩戗41与老戗42之间的夹角为50-60度,枋椽4与檐柱1的夹角为40-50度;檐柱1与屋顶2为一体成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屋顶2开设有穿孔21;最好地,穿孔21距离檐柱1中心线的直线距离为800-900mm;螺丝吊杆8穿过飞椽3和枋椽4,其底端固定在垂花柱5顶端的檐檩内、顶端固定在穿孔21内;穿插枋6连接檐柱1和垂花柱5;雕花斜撑7连接穿插枋6和檐柱1。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亭子,它包含了四方亭砼屋檐面发戗起翘的连接结构,具体建造方法如下:

1、根据现场场地大小,预先规划好亭子的尺寸,在场地上搭建支撑架构,造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屋顶2和檐柱1,作为骨架;该屋顶2为四周为方形结构;

2、待骨架凝固一定时间后,按照尺寸要求在屋顶2四周凿出一个缺口,并在屋顶2上开设穿孔21;

3、现场组装好飞椽3、枋椽4、嫩戗41和老戗42等飞檐支撑结构;

4、按照图1所示,将各个部件组装上去,即完成飞檐底部的安装;最后在安装屋顶的防水层、琉璃瓦以及其它修饰部件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