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地砖缝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72624发布日期:2020-07-24 15:39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施工用地砖缝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地砖缝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地砖在铺设时,为了考虑后期的热胀冷缩效应,需要在地砖之间留有一定的伸缩缝,伸缩缝在铺砖完成后需要进行填缝美化。而在地砖铺设过程中,沙土和水泥等材料容易落入地砖之间的缝隙中,不利于后续的填缝美化操作,因此需要对缝隙内部的废料进行清除。现有的清缝方法为,使用壁纸刀作为刮刀将地砖间缝隙内部的建筑废料刮出,而后使用吸尘器吸收刮出的废料和缝隙内部的残余废料。现有的清缝方法存在以下不足:1、清缝过程中,刮刀刮缝和吸尘吸吸尘需要分开进行,操作不便;2、在刮刀刮缝过程中,由于不能及时清除废料,刮缝产生的废料容易再次落入缝隙内部,往往需要重复进行2-3次刮缝操作才能够对缝隙进行完全清洁,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地砖缝清理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具有:可同时进行清缝和废料吸收操作,提高清缝效率,操作便捷,使用方便等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地砖缝清理装置,包括吸尘器,所述吸尘器上设置有外接吸尘工具的波纹连管,所述波纹连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清缝接头,所述清缝接头上安装有清缝刀;

所述清缝接头为管状中空结构,且一端与所述波纹连管插接固定,另一端开口为平面;

所述清缝刀包括刀架和刀头,所述刀架设置于所述清缝接头另一端的侧壁上,所述刀头卡接固定在所述刀架上,且刀尖低于所述清缝接头端部的开口平面。

作为优选,所述清缝接头包括插接配合所述波纹连管的手持套管和吸尘头组成,所述吸尘头一端插接固定在所述手持套管端部,且另一端为敞口的漏斗状。

作为优选,所述吸尘头的敞口端设置有环形毛刷接头。

作为优选,所述环形毛刷接头包括环形部和刷毛,所述环形部与所述吸尘头的敞口端插接配合,且所述刷毛沿所述环形部的底面周向均匀分布。

作为优选,所述刀架包括承载所述刀头的架体和连接所述架体与吸尘头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所述刀架和所述吸尘头一体成型,所述架体的最低端与吸尘头的敞口端边沿平齐,所述架体一次成型有卡接所述刀头的刀具槽,且刀具槽内部设置有吸附固定刀头的磁铁,所述刀头卡入所述刀具槽内部后,其尖部延伸出所述刀具槽外侧。

作为优选,所述刀头端部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刀具槽内部设置有配合所述定位孔的定位柱。

作为优选,所述清缝接头为塑料材料制成。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清缝刀和吸收废料的清缝接头集成设计,可同时进行刮缝和吸尘清理,防止刮出的废料再次落入缝隙内部,减少清缝操作的次数,提高清缝操作的效率,且操作便捷,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清缝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吸尘器;2、波纹连管;3、清缝接头;31、手持套管;32、吸尘头;33、环形毛刷接头;4、清缝刀;41、刀架;411、连接架;412、定位柱;413、架体;414、磁铁;415、刀具槽;42、刀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用地砖缝清理装置,包括吸尘器1,吸尘器1上设置有外接吸尘工具的波纹连管2,波纹连管2的另一端连接有清缝接头3,清缝接头3上安装有清缝刀4;清缝接头3为管状中空结构,且一端与波纹连管2插接固定,另一端开口为平面,清缝接头3包括插接配合波纹连管2的手持套管31和吸尘头32组成,吸尘头32一端插接固定在手持套管31端部,也可采用一体成型结构,且另一端为敞口的漏斗状,设置为漏斗状可增加吸尘头32的吸尘面积;清缝刀4包括刀架41和刀头42,刀架41设置于清缝接头3另一端的侧壁上,刀头42卡接固定在刀架41上,且刀尖低于清缝接头3端部的开口平面。刀架41包括承载刀头42的架体413和连接架体413与吸尘头32的连接架411,连接架411、刀架41和吸尘头32一体成型,架体413的最低端与吸尘头32的敞口端边沿平齐,架体413一次成型有卡接刀头42的刀具槽415,且刀具槽415内部设置有吸附固定刀头42的磁铁414,通过磁铁414与刀头42的吸合,可防止刀头42在使用过程中自刀具槽415内部脱出,并且方便刀头42的安装和拆卸,刀头42卡入刀具槽415内部后,其尖部延伸出刀具槽415外侧;刀头42端部设置有定位孔,刀具槽415内部设置有配合定位孔的定位柱412,定位柱412水平设置,通过定位孔与定位柱412的卡接,可对刀头42在刀具槽415内部进行纵向限位,防止在刮缝过程中刀头42沿刀具槽415滑动;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吸尘头32的敞口端设置有环形毛刷接头33,环形毛刷接头33可与吸尘头32粘接或插接;环形毛刷接头33包括环形部和刷毛,环形部与吸尘头32的敞口端插接配合,且刷毛沿环形部的底面周向均匀分布;通过在吸尘头32上设置环形毛刷接头33,可将吸尘头32作为小型的毛刷使用,对地砖与墙面的边沿和地砖表面进行清扫;

清缝接头3为塑料材料制成,采用塑料材料制作,生产成本低,且清缝接头3的重量较轻,方便手持操作。

采用上述结构,清缝时,开启吸尘器1,握紧手持套管31,将刀头42的尖部插入地砖之间的缝隙中,沿地砖缝隙的走向拉动手持套管31,使刀头42的尖部在地砖缝隙内部滑动,将地砖缝隙内部的水泥块、泥沙块刮松,使之处于松动状态,在吸尘头32端部负压的作用下吸收入吸尘器1内,从而在刮缝操作的同时即可完成缝隙内部杂物的收集操作;

通过将清缝刀4和吸收废料的清缝接头3集成设计,可同时进行刮缝和吸尘清理,防止刮出的废料再次落入缝隙内部,减少清缝操作的次数,提高清缝操作的效率,且操作便捷,使用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施工用地砖缝清理装置,包括吸尘器(1),所述吸尘器(1)上设置有外接吸尘工具的波纹连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连管(2)的另一端连接有清缝接头(3),所述清缝接头(3)上安装有清缝刀(4);

所述清缝接头(3)为管状中空结构,且一端与所述波纹连管(2)插接固定,另一端开口为平面;

所述清缝刀(4)包括刀架(41)和刀头(42),所述刀架(41)设置于所述清缝接头(3)另一端的侧壁上,所述刀头(42)卡接固定在所述刀架(41)上,且刀尖低于所述清缝接头(3)端部的开口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建筑施工用地砖缝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缝接头(3)包括插接配合所述波纹连管(2)的手持套管(31)和吸尘头(32)组成,所述吸尘头(32)一端插接固定在所述手持套管(31)端部,且另一端为敞口的漏斗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建筑施工用地砖缝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头(32)的敞口端设置有环形毛刷接头(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建筑施工用地砖缝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毛刷接头(33)包括环形部和刷毛,所述环形部与所述吸尘头(32)的敞口端插接配合,且所述刷毛沿所述环形部的底面周向均匀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建筑施工用地砖缝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架(41)包括承载所述刀头(42)的架体(413)和连接所述架体(413)与吸尘头(32)的连接架(411),所述连接架(411)、所述刀架(41)和所述吸尘头(32)一体成型,所述架体(413)的最低端与吸尘头(32)的敞口端边沿平齐,所述架体(413)一次成型有卡接所述刀头(42)的刀具槽(415),且刀具槽(415)内部设置有吸附固定刀头(42)的磁铁(414),所述刀头(42)卡入所述刀具槽(415)内部后,其尖部延伸出所述刀具槽(415)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建筑施工用地砖缝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42)端部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刀具槽(415)内部设置有配合所述定位孔的定位柱(4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建筑施工用地砖缝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缝接头(3)为塑料材料制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地砖缝清理装置,包括吸尘器,所述吸尘器上设置有外接吸尘工具的波纹连管,所述波纹连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清缝接头,所述清缝接头上安装有清缝刀;所述清缝接头为管状中空结构,且一端与所述波纹连管插接固定,另一端开口为平面;所述清缝刀包括刀架和刀头,所述刀架设置于所述清缝接头另一端的侧壁上,所述刀头卡接固定在所述刀架上,且刀尖低于所述清缝接头端部的开口平面。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清缝刀和吸收废料的清缝接头集成设计,可同时进行刮缝和吸尘清理,防止刮出的废料再次落入缝隙内部,减少清缝操作的次数,提高清缝操作的效率,且操作便捷,使用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谢绪剑;林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9.07.11
技术公布日:2020.07.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