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风防雨建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31727发布日期:2020-07-04 01:04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风防雨建筑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风防雨建筑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的建筑结构多以砖瓦、混凝土等结构为主,而在地震发生频率较多的国家,他们会采用材料质量较轻的木质结构,而人们在进行野外生活是也经常通过简易的建筑结构来搭建零时的住所,如申请公布代号为201821075334.5的专利公布了一种抗风防雨建筑结构,该专利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该专利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一方面,该专利中的各个部件缺乏相应的连接结构,建筑结构的骨架结构独立难以保证该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除了进出口外,缺乏相应的透气结构,不利于该建筑结构内部空气质量,影响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抗风防雨建筑结构,具备相应的连接结构,能够实现该建筑结构各骨架结构之间的连接,具备相应的换气结构,便于实现该建筑结构内部的换气,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风防雨建筑结构,包括防水帐篷布和倒u形骨架;

防水帐篷布:所述防水帐篷布的侧面设有选择性透气结构,所述防水帐篷布上设有入口单元;

倒u形骨架:所述倒u形骨架位于防水帐篷布的内部,所述倒u形骨架的数量不少于三个且沿着同一方向在防水帐篷布的内部等距离分布,相邻的倒u形骨架通过连接单元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选择性透气结构包括反向撑开布,所述反向撑开布通过拉链和防水帐篷布相连接,所述拉链上设有和拉链配合使用的拉锁,通过选择性透气结构实现该建筑结构内部的气体流通和交换。

进一步的,所述入口单元包括开口,所述开口位于防水帐篷布的右端面,所述开口的左端设有挡布,所述挡布的上端和防水帐篷布相缝合,所述挡布的下端和防水帐篷布通过粘结单元相连接,通过入口单元保证该建筑结构的正常出入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粘结单元包括正魔术贴和负魔术贴,所述正魔术贴固定在挡布的右端面偏下端,所述负魔术贴固定在防水帐篷布的内部,所述负魔术贴和正魔术贴相对应且配合粘结,通过粘结单元实现入口的关闭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单元包括横杆,所述横杆固定在倒u形骨架的上端,相邻的两个横杆的中部通过连接杆相连接,所述横杆的中部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左右两端均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和连接杆的两端配合插接,通过连接单元实现该建筑结构和基础骨架结构之间的连接,有效提高了该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抗风防雨建筑结构,具有以下好处:

具备相应的连接结构,在保证该建筑结构抗风防雨的前提下,能够实现该建筑结构各骨架结构之间的连接,有效的保证了该建筑结构整体的稳定性,具备相应的换气结构,便于实现该建筑结构内部的选择性换气,有效保证了该建筑结构内部的空气质量,设计更为人性化,便于产品的推广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水帐篷布、2选择性透气结构、21拉锁、22反向撑开布、23拉链、3入口单元、31开口、32挡布、4粘结单元、41正魔术贴、42负魔术贴、5倒u形骨架、6连接单元、61横杆、62连接杆、63连接头、64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抗风防雨建筑结构,包括防水帐篷布1和倒u形骨架5;

防水帐篷布1:防水帐篷布1的侧面设有选择性透气结构2,选择性透气结构2包括反向撑开布22,反向撑开布22通过拉链23和防水帐篷布1相连接,拉链23上设有和拉链23配合使用的拉锁21,通过选择性透气结构2实现该建筑结构内部的气体流通和交换,防水帐篷布1上设有入口单元3,入口单元3包括开口31,开口31位于防水帐篷布1的右端面,开口31的左端设有挡布32,挡布32的上端和防水帐篷布1相缝合,挡布32的下端和防水帐篷布1通过粘结单元4相连接,粘结单元4包括正魔术贴41和负魔术贴42,正魔术贴41固定在挡布32的右端面偏下端,负魔术贴42固定在防水帐篷布1的内部,负魔术贴42和正魔术贴41相对应且配合粘结,通过粘结单元4实现入口的关闭功能,通过入口单元3保证该建筑结构的正常出入功能;

倒u形骨架5:倒u形骨架5位于防水帐篷布1的内部,倒u形骨架5的数量不少于三个且沿着同一方向在防水帐篷布1的内部等距离分布,相邻的倒u形骨架5通过连接单元6相连接,连接单元6包括横杆61,横杆61固定在倒u形骨架5的上端,相邻的两个横杆61的中部通过连接杆62相连接,横杆61的中部设有连接头63,连接头63的左右两端均设有插槽64,插槽64和连接杆62的两端配合插接,通过连接单元6实现改建筑结构各基础骨架结构之间的连接,有效提高了该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在使用时:先固定好该建筑结构中各个基础骨架,然后通过连接单元6实现改建筑结构各基础骨架结构之间的连接,有效提高了该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提高该建筑结构的抗风性能,然后正确的将防水帐篷布1固定在该建筑结构的骨架外侧,拱形的骨架结构保证该建筑结构的防水性能,通过入口单元3保证该建筑结构的正常出入功能,通过粘结单元4实现入口的关闭功能,通过选择性透气结构2实现该建筑结构内部的气体流通和交换,保证建筑结构内部的空气质量。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抗风防雨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水帐篷布(1)和倒u形骨架(5);

防水帐篷布(1):所述防水帐篷布(1)的侧面设有选择性透气结构(2),所述防水帐篷布(1)上设有入口单元(3);

倒u形骨架(5):所述倒u形骨架(5)位于防水帐篷布(1)的内部,所述倒u形骨架(5)的数量不少于三个且沿着同一方向在防水帐篷布(1)的内部等距离分布,相邻的倒u形骨架(5)通过连接单元(6)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风防雨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性透气结构(2)包括反向撑开布(22),所述反向撑开布(22)通过拉链(23)和防水帐篷布(1)相连接,所述拉链(23)上设有和拉链(23)配合使用的拉锁(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风防雨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单元(3)包括开口(31),所述开口(31)位于防水帐篷布(1)的右端面,所述开口(31)的左端设有挡布(32),所述挡布(32)的上端和防水帐篷布(1)相缝合,所述挡布(32)的下端和防水帐篷布(1)通过粘结单元(4)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风防雨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单元(4)包括正魔术贴(41)和负魔术贴(42),所述正魔术贴(41)固定在挡布(32)的右端面偏下端,所述负魔术贴(42)固定在防水帐篷布(1)的内部,所述负魔术贴(42)和正魔术贴(41)相对应且配合粘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风防雨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单元(6)包括横杆(61),所述横杆(61)固定在倒u形骨架(5)的上端,相邻的两个横杆(61)的中部通过连接杆(62)相连接,所述横杆(61)的中部设有连接头(63),所述连接头(63)的左右两端均设有插槽(64),所述插槽(64)和连接杆(62)的两端配合插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风防雨建筑结构,包括防水帐篷布和倒U形骨架;防水帐篷布:所述防水帐篷布的侧面设有选择性透气结构,所述选择性透气结构包括反向撑开布,所述反向撑开布通过拉链和防水帐篷布相连接,所述拉链上设有和拉链配合使用的拉锁,所述防水帐篷布上设有入口单元;述入口单元包括开口,所述开口位于防水帐篷布的右端面,倒U形骨架:所述倒U形骨架位于防水帐篷布的内部,所述倒U形骨架的数量不少于三个且沿着同一方向在防水帐篷布的内部等距离分布,相邻的倒U形骨架通过连接单元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具备相应的连接结构,能够实现该建筑结构各骨架结构之间的连接,具备相应的换气结构,便于实现该建筑结构内部的换气。

技术研发人员:孟浩;陆艳斐;代伟峰;张俊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合谷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7
技术公布日:2020.07.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