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结构建筑屋顶的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72947发布日期:2020-12-22 10:57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木结构建筑屋顶的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物构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木结构建筑屋顶的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建筑之屋顶材料,由内而外依序由三部分组成,由内而外依序为基层,结合层与面层,并加上屋脊装饰等,而木结构的建筑屋顶是展现传统设计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我们利用现代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的优势,既可以展现传统的建筑设计风格,又提升木结构建筑屋顶的稳固性。

现有屋顶的支撑结构过于单一,支撑效果一般,只对屋顶部分起到支撑作用,对屋顶乃至房屋整体并未有一体共同化的支撑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木结构建筑屋顶的支撑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木结构建筑屋顶的支撑结构,包括屋顶主体,所述屋顶主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一体成型的凸起块,两个所述凸起块对称且平行设置,两个所述凸起块内均设有支撑槽,两个所述支撑槽内均插设有固定连接在屋顶主体内顶壁的支撑杆,每个所述支撑槽内均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每个所述伸缩弹簧均固定连接有滑动于支撑槽内壁的隔板,每个所述支撑杆位于支撑槽内的一端均与隔板固定连接,所述屋顶主体的外底壁固定安装有多个基柱,每个所述基柱内均设有减震机构,位于同一侧的多个所述基柱的底端共同固定有埋设于地下的基板。

优选地,每两个位于同一侧的所述支撑杆相对的一侧共同固定有平衡杆。

优选地,每个所述基柱内均设有减震槽,所述减震机构包括每个设于减震槽的支撑柱,每个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均与屋顶主体的外底壁固定焊接,每个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均与基板的顶壁固定焊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柱的外侧壁固定套设有多个固定块,多个所述固定块的外侧壁与减震槽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减震弹簧。

优选地,所述支撑柱的底端两侧壁设有l型板,每个所述l型板均设有通孔,每个通孔内均插设有螺钉,所述支撑柱和基板内均设有与每个通孔大小位置相匹配的螺纹槽,每个所述螺纹槽均与螺钉相匹配。

优选地,每两个所述基柱之间均交叉设有固定与基柱外侧壁的长板,所述长板的交叉点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外侧壁倾斜焊接有辅撑杆,所述辅撑杆的另一端与基板固定连接。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木结构建筑屋顶的支撑结构的优点在于:

1、在现有的屋顶支撑结构的基础上加入减震设计,将屋顶和房屋整体的固定、支撑和减震融为一体,大大提高了支撑效果,提升了房屋的稳固性;

2、通过将减震机构设置在基柱内,既能提高支撑结构对屋顶的支撑效果,也大大节省了空间,又保持了房屋的美观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的屋顶支撑结构的基础上加入减震设计,通过将减震机构设置在基柱内,既能提高支撑结构对屋顶的支撑效果,也大大节省了空间,又保持了房屋的美观性,将屋顶和房屋整体的固定、支撑和减震融为一体,大大提高了支撑效果,提升了房屋的稳固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木结构建筑屋顶的支撑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木结构建筑屋顶的支撑结构的侧视图;

图3为图2中a的放大图。

图中:1屋顶主体、2支撑杆、3平衡杆、4伸缩弹簧、5基柱、6基板、7辅撑杆、8支撑柱、9固定块、10减震弹簧、11长板、12l型板、13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木结构建筑屋顶的支撑结构,包括屋顶主体1,屋顶主体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一体成型的凸起块,两个凸起块对称且平行设置,两个凸起块内均设有支撑槽,两个支撑槽内均插设有固定连接在屋顶主体1内顶壁的支撑杆2,每个支撑槽内均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4,每个伸缩弹簧4均固定连接有滑动于支撑槽内壁的隔板,每个支撑杆2位于支撑槽内的一端均与隔板固定连接,每两个位于同一侧的支撑杆2相对的一侧共同固定有平衡杆3,平衡杆3可有效防止支撑杆2产生倾斜,伸缩弹簧4顶起支撑杆2托起屋顶的屋面。

屋顶主体1的外底壁固定安装有多个基柱5,每个基柱5内均设有减震机构,位于同一侧的多个基柱5的底端共同固定有埋设于地下的基板6,每个基柱5内均设有减震槽,减震机构包括每个设于减震槽的支撑柱8,每个支撑柱8的顶端均与屋顶主体1的外底壁固定焊接,每个支撑柱8的底端均与基板6的顶壁固定焊接,支撑柱8的外侧壁固定套设有多个固定块9,多个固定块9的外侧壁与减震槽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减震弹簧10,支撑柱8的底端两侧壁设有l型板12,每个l型板12均设有通孔,每个通孔内均插设有螺钉13,支撑柱8和基板6内均设有与每个通孔大小位置相匹配的螺纹槽,每个螺纹槽均与螺钉13相匹配,当遇到外部作用力时,屋顶晃动会带动支撑柱8晃动,此时减震弹簧10通过微小形变抵消支撑柱8倾斜产生的作用力,并且回弹的作用力可以驱使支撑柱8复位,即提高了支撑结构对屋顶的支撑效果,又提升了房屋的稳固性,将减震机构设置在基柱5内,既能提高支撑结构对屋顶的支撑效果,也大大节省了空间,又保持了房屋的美观性。

每两个基柱5之间均交叉设有固定与基柱5外侧壁的长板11,长板11的交叉点固定安装有连接块,连接块的外侧壁倾斜焊接有辅撑杆7,辅撑杆7的另一端与基板6固定连接,辅撑杆7和长板11相配合增加了基柱5的受力点,可有效提升分散外部对基柱5的作用力的能力,将屋顶和房屋整体的固定、支撑和减震融为一体,大大提高了支撑效果。

进一步说明,上述固定连接,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否则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焊接,也可以是胶合,或者一体成型设置等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惯用手段。

现对本实用新型的操作原理作如下阐述:

当遇到外部作用力时,屋顶晃动会带动支撑柱8晃动,此时减震弹簧10通过微小形变抵消支撑柱8倾斜产生的作用力,并且回弹的作用力可以驱使支撑柱8复位,即提高了支撑结构对屋顶的支撑效果,又提升了房屋的稳固性。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木结构建筑屋顶的支撑结构,包括屋顶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主体(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一体成型的凸起块,两个所述凸起块对称且平行设置,两个所述凸起块内均设有支撑槽,两个所述支撑槽内均插设有固定连接在屋顶主体(1)内顶壁的支撑杆(2),每个所述支撑槽内均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4),每个所述伸缩弹簧(4)均固定连接有滑动于支撑槽内壁的隔板,每个所述支撑杆(2)位于支撑槽内的一端均与隔板固定连接,所述屋顶主体(1)的外底壁固定安装有多个基柱(5),每个所述基柱(5)内均设有减震机构,位于同一侧的多个所述基柱(5)的底端共同固定有埋设于地下的基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结构建筑屋顶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两个位于同一侧的所述支撑杆(2)相对的一侧共同固定有平衡杆(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结构建筑屋顶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基柱(5)内均设有减震槽,所述减震机构包括每个设于减震槽的支撑柱(8),每个所述支撑柱(8)的顶端均与屋顶主体(1)的外底壁固定焊接,每个所述支撑柱(8)的底端均与基板(6)的顶壁固定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木结构建筑屋顶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8)的外侧壁固定套设有多个固定块(9),多个所述固定块(9)的外侧壁与减震槽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减震弹簧(1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木结构建筑屋顶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8)的底端两侧壁设有l型板(12),每个所述l型板(12)均设有通孔,每个通孔内均插设有螺钉(13),所述支撑柱(8)和基板(6)内均设有与每个通孔大小位置相匹配的螺纹槽,每个所述螺纹槽均与螺钉(13)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结构建筑屋顶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两个所述基柱(5)之间均交叉设有固定与基柱(5)外侧壁的长板(11),所述长板(11)的交叉点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外侧壁倾斜焊接有辅撑杆(7),所述辅撑杆(7)的另一端与基板(6)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木结构建筑屋顶的支撑结构,包括屋顶主体,所述屋顶主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一体成型的凸起块,两个所述凸起块对称且平行设置,两个所述凸起块内均设有支撑槽,两个所述支撑槽内均插设有固定连接在屋顶主体内顶壁的支撑杆,每个所述支撑槽内均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每个所述伸缩弹簧均固定连接有滑动于支撑槽内壁的隔板。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的屋顶支撑结构的基础上加入减震设计,通过将减震机构设置在基柱内,既能提高支撑结构对屋顶的支撑效果,也大大节省了空间,又保持了房屋的美观性,将屋顶和房屋整体的固定、支撑和减震融为一体,大大提高了支撑效果,提升了房屋的稳固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春雷;张尚;王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南林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12.25
技术公布日:2020.12.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