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疫情防控检测及病毒初步筛查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21391发布日期:2020-06-30 20:53阅读:587来源:国知局
一种疫情防控检测及病毒初步筛查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疫情防控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疫情防控检测及病毒初步筛查舱。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尚未有对大规模疫情防控检测及病毒初步筛查的装置以保障快速对人体进行检测并进行隔离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对异常病人识别、病毒病菌检测、有害生物杀灭的疫情防控检测及病毒初步筛查舱。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疫情防控检测及病毒初步筛查舱,包括均呈长方体状的生物安全检测舱和负压隔离舱,生物安全检测舱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入舱门和出舱门,负压隔离舱后侧与生物安全检测舱的前侧临近出舱门处对接并通过侧舱门连通,负压隔离舱后侧与生物安全检测舱形成l型结构,生物安全检测舱内部设有临近入舱门的门式框架,门式框架上设有感应式体温检测设备和体温异常报警装置。

生物安全检测舱在入舱门的上方设有生物安全警示播报设备。

生物安全检测舱和负压隔离舱的底部设有若干个可制动的舱室车轮。

负压隔离舱内设有隔墙,隔墙将负压隔离舱内部分隔为前侧的负压室和后侧的消毒室,隔墙上设有负压舱门,消毒室内设有感应式无接触壁挂免洗手消毒液存放装置,消毒室的顶部设有感应式舱顶喷雾消毒装置和舱内紫外消毒设备。

生物安全检测舱在入舱门的下侧边处设有可伸缩可折叠的入舱坡道,生物安全检测舱在出舱门的下侧边处设有可伸缩可折叠的出舱坡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在使用时,被检测者先由入舱坡道和入舱门进入到生物安全检测舱内,再通过门式框架,门式框架上的感应式体温检测设备对被检测者进体温测量,当测量的体温出现异常时,体温异常报警装置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同时出舱门关闭,该被检测者由侧舱门进入到负压隔离舱内的消毒室内,在消毒室内可使用感应式无接触壁挂免洗手消毒液存放装置对双手进行消毒,同时感应式舱顶喷雾消毒装置对该异常被检测者进行全身消毒杀菌,然后再通过进入到负压舱门进入到负压室内进行负压隔离,从而防止感染其他人。当被检测者通过门式框架后,感应式体温检测设备对被检测者测量的体温正常时,出舱门打开,被检测者直接向右走出生物安全检测舱,再沿出舱坡道走下。

生物安全检测舱和负压隔离舱采用分体制作,便于制造,也便于运输,还可以根据使用要求灵活组织、快速联结、任意扩展。同时还在每个段内预留空间,便于安装用户指定的特定检测一起的位置与连接线路,并预制有外部电、水、气等接口与管道,能够实现快速部署、快速安装、快速使用的应对突发事件要求。

生物安全警示播报设备可进行疫情宣传播报,提醒被检测者保持相邻两个人之间的距离,若能感觉自己有异常情况及时出来就诊。

舱室车轮可以再地面上移动,在生物安全检测舱和负压隔离舱固定连接好之后将每个舱室车轮制动,以确定生物安全检测舱和负压隔离舱在工作时的稳定性。

感应式舱顶喷雾消毒装置在有人通过时自动对人体进行紫外线消毒,保障使用过程安全。舱内紫外消毒设备可定期对负压隔离舱内部进行紫外线消毒。

综上所述,本发明原理科学、设计新颖,结构简单且紧凑,贯彻以人为本、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在人员检测环境、方式,信息采集方式等方面充分考虑被检测人员心理因素,在提示、接触、色彩、空间等方面采用了最新型的人性化技术。对可能产生的有害废水废气配备有独立的密封系统,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本发明利用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社会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严格封控危险源、保障正常社会活动安全进行的技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疫情防控检测及病毒初步筛查舱,包括均呈长方体状的生物安全检测舱1和负压隔离舱2,生物安全检测舱1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入舱门3和出舱门4,负压隔离舱2后侧与生物安全检测舱1的前侧临近出舱门4处对接并通过侧舱门5连通,负压隔离舱2后侧与生物安全检测舱1形成l型结构,生物安全检测舱1内部设有临近入舱门3的门式框架6,门式框架6上设有感应式体温检测设备7和体温异常报警装置8。

生物安全检测舱1在入舱门3的上方设有生物安全警示播报设备9。

生物安全检测舱1和负压隔离舱2的底部设有若干个可制动的舱室车轮10。

负压隔离舱2内设有隔墙11,隔墙11将负压隔离舱2内部分隔为前侧的负压室12和后侧的消毒室13,隔墙11上设有负压舱门14,消毒室13内设有感应式无接触壁挂免洗手消毒液存放装置15,消毒室13的顶部设有感应式舱顶喷雾消毒装置16和舱内紫外消毒设备17。

生物安全检测舱1在入舱门3的下侧边处设有可伸缩可折叠的入舱坡道18,生物安全检测舱1在出舱门4的下侧边处设有可伸缩可折叠的出舱坡道19。

本发明在使用时,被检测者先由入舱坡道18和入舱门3进入到生物安全检测舱1内,再通过门式框架6,门式框架6上的感应式体温检测设备7对被检测者进体温测量,当测量的体温出现异常时,体温异常报警装置8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同时出舱门4关闭,该被检测者由侧舱门5进入到负压隔离舱2内的消毒室13内,在消毒室13内可使用感应式无接触壁挂免洗手消毒液存放装置15对双手进行消毒,同时感应式舱顶喷雾消毒装置16对该异常被检测者进行全身消毒杀菌,然后再通过进入到负压舱门14进入到负压室12内进行负压隔离,从而防止感染其他人。当被检测者通过门式框架6后,感应式体温检测设备7对被检测者测量的体温正常时,出舱门4打开,被检测者直接向右走出生物安全检测舱1,再沿出舱坡道19走下。

生物安全检测舱1和负压隔离舱2采用分体制作,便于制造,也便于运输,还可以根据使用要求灵活组织、快速联结、任意扩展。同时还在每个段内预留空间,便于安装用户指定的特定检测一起的位置与连接线路,并预制有外部电、水、气等接口与管道,能够实现快速部署、快速安装、快速使用的应对突发事件要求。

生物安全警示播报设备9可进行疫情宣传播报,提醒被检测者保持相邻两个人之间的距离,若能感觉自己有异常情况及时出来就诊。

舱室车轮10可以再地面上移动,在生物安全检测舱1和负压隔离舱2固定连接好之后将每个舱室车轮10制动,以确定生物安全检测舱1和负压隔离舱2在工作时的稳定性。

感应式舱顶喷雾消毒装置16在有人通过时自动对人体进行紫外线消毒,保障使用过程安全。舱内紫外消毒设备17可定期对负压隔离舱2内部进行紫外线消毒。

本发明中的感应式体温检测设备7、体温异常报警装置8、生物安全警示播报设备9、舱室车轮10、感应式无接触壁挂免洗手消毒液存放装置15、感应式舱顶喷雾消毒装置16、舱内紫外消毒设备17、可伸缩可折叠的入舱坡道18和可伸缩可折叠的出舱坡道19均为现有成熟技术,具体构造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疫情防控检测及病毒初步筛查舱,其特征在于:包括均呈长方体状的生物安全检测舱和负压隔离舱,生物安全检测舱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入舱门和出舱门,负压隔离舱后侧与生物安全检测舱的前侧临近出舱门处对接并通过侧舱门连通,负压隔离舱后侧与生物安全检测舱形成l型结构,生物安全检测舱内部设有临近入舱门的门式框架,门式框架上设有感应式体温检测设备和体温异常报警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疫情防控检测及病毒初步筛查舱,其特连接征在于:生物安全检测舱在入舱门的上方设有生物安全警示播报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疫情防控检测及病毒初步筛查舱,其特征在于:生物安全检测舱和负压隔离舱的底部设有若干个可制动的舱室车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疫情防控检测及病毒初步筛查舱,其特征在于:负压隔离舱内设有隔墙,隔墙将负压隔离舱内部分隔为前侧的负压室和后侧的消毒室,隔墙上设有负压舱门,消毒室内设有感应式无接触壁挂免洗手消毒液存放装置,消毒室的顶部设有感应式舱顶喷雾消毒装置和舱内紫外消毒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疫情防控检测及病毒初步筛查舱,其特征在于:生物安全检测舱在入舱门的下侧边处设有可伸缩可折叠的入舱坡道,生物安全检测舱在出舱门的下侧边处设有可伸缩可折叠的出舱坡道。


技术总结
一种疫情防控检测及病毒初步筛查舱,包括均呈长方体状的生物安全检测舱和负压隔离舱,生物安全检测舱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入舱门和出舱门,负压隔离舱后侧与生物安全检测舱的前侧临近出舱门处对接并通过侧舱门连通,负压隔离舱后侧与生物安全检测舱形成L型结构,生物安全检测舱内部设有临近入舱门的门式框架,门式框架上设有感应式体温检测设备和体温异常报警装置。本发明原理科学、设计新颖,结构简单且紧凑,利用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社会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严格封控危险源、保障正常社会活动安全进行的技术手段,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付进廷;李聚轩;王昂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付进廷;李聚轩;王昂
技术研发日:2020.03.06
技术公布日:2020.06.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