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墙体的多功能包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96350发布日期:2020-12-15 08:35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靠墙体的多功能包厢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家具,尤其是一种靠墙体的多功能包厢。



背景技术:

随着房价的持续上涨,建筑的使用成本越来越高,单一功能的建筑空间越来越远离普通老百姓的承受范围,建筑空间的复合利用就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集储物、工作、交流、休息功能于一体的靠墙体的多功能包厢。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组合家具,其特征是:它有一块厚度为15~150mm的长方形底板长边紧靠墙体安放,长度宜为1.8~2.5m、宽度宜为0.9~2.2m,底板上面两端垂直于墙体分别固定安装有一根外形尺寸相同的长凳,互相面向对方,底板中间则放置可灵活变换作为床板或储物架的茶几,该茶几与两端的长凳之间各留有20~30cm的通道,该茶几变换作为床板时则会完全覆盖两端长凳前的通道空隙,同时与长凳等高,在上面放置好软床垫后就可以作为休息空间使用,为方便使用,茶几可以这样设计,它由两个尺寸完全一致的凹台立面宽板紧贴拼接在底板正中间形成,两个凹台本身没有固定连接关系,每个凹台采用三块牢固厚实的板材固定连接组成,三块板材长度完全一样,其中两侧较窄的板材宽度尺寸与长凳等高,而两个凹台各自反向翻转90°后则正好对接两端的长凳组成整体床板,为保护消费者隐私,也为了一体化解决软床垫及其它物品的储藏空间,两端的长凳背部及侧面皆用尺寸相同的板材对称封闭形成只有前面开口的凹字形包厢,顶部则用与底板长宽尺寸相同的一块顶板完全覆盖,每个凹字形包厢每块侧面板内侧中下部相同的高度分别水平对称固定有1~3根长度尺寸相同、截面尺寸高宽分别为20~50mm的木方作为支撑件,茶几的长度与凹字形包厢内宽尺寸相当,茶几可以卡放到凹字形包厢任何两根对应的木方上作为储物板使用,另外作为支撑物的木方长度宜比凹字形包厢深度短一个软床垫厚度尺寸,木方紧靠凹字形包厢侧面板边缘安装,软床垫的宽度也和凹字形包厢内宽尺寸相当,平时软床垫可以紧靠凹字形包厢背板立放作为长凳靠背使用,作为支撑物的木方本身对软床垫还可以起到固定作用,软床垫最好采用两块尺寸相同的产品配对,两边凹字形包厢各放一块,这样两边长凳就都有了靠背,两块软床垫拼接后的长度与对称的两个凹字形包厢背板之间的总长度相当,休息的时候靠墙体的多功能包厢就整个都可以变成床铺;另外每个凹字形包厢两侧板上部中间位置平行于背板的方向都宜安装一根挂衣杆,平时可以挂放衣物,从而更充分的利用内部空间;很显然,为方便在公共场所使用,在底板和顶板之间、两个凹字形包厢与墙体对应的另一侧需要安装两扇对称的滑动门,高宽尺寸以闭合时正好封闭侧面开口为准,而滑轨既可安装在底板上也可采用吊轨安装在顶板上,并与底板等长,以保证可以完全打开,方便进出,至于内部照明、插座以及通风设施则根据每一个产品具体的情况考虑即可。

本实用新型可以大幅度提高建筑空间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交流餐饮模式状态a-a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交流餐饮模式状态b-b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储物模式状态b-b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休息模式状态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组合家具,其特征是:它有一块厚度为15~150mm的长方形底板1长边紧靠墙体安放,长度l10宜为1.8~2.5m、宽度l9宜为0.9~2.2m,底板1上面两端垂直于墙体分别固定安装有一根长x宽x高同为l12xl8xl2的长凳4,互相面向对方,底板1中间则放置可灵活变换作为床板或储物架的茶几5,该茶几5与两端的长凳4之间各留有20~30cm的通道宽度l3,该茶几5变换作为床板时则会完全覆盖两端长凳4前的通道空隙,同时与长凳4等高,在上面放置好软床垫6后就可以作为休息空间使用,为方便使用,茶几5可以这样设计,它由两个尺寸完全一致的凹台立面宽板紧贴拼接在底板1正中间形成,两个凹台本身没有固定连接关系,每个凹台采用三块牢固厚实的板材固定连接组成,三块板材长度l12完全一样,其中两侧较窄的板材宽度尺寸l2与长凳4等高,而两个凹台各自反向翻转90°后则正好对接两端的长凳4组成整体床板,也就是说立面那块宽板宽度l4=l2+l3,为保护消费者隐私,也为了一体化解决软床垫6及其它物品的储藏空间,两端的长凳4背部及侧面皆用尺寸相同的板材对称封闭形成只有前面开口的凹字形包厢3,其内宽l11只比长凳4和茶几5的长度l12大2~10mm的配合间隙,深度则可以和长凳4宽度l8相等,顶部则用与底板1长l10宽l9尺寸相同的一块顶板2完全覆盖,每个凹字形包厢3每块侧面板内侧中下部相同的高度分别水平对称固定有1~3根长度l5尺寸相同、截面尺寸高宽分别为20~50mm的木方7作为支撑件,茶几5可以卡放到凹字形包厢3任何两根对应的木方7上作为储物板使用,另外作为支撑物的木方7长度l5宜比凹字形包厢3深度l8短一个软床垫6厚度尺寸l6,木方7紧靠凹字形包厢3侧面板边缘安装,软床垫6的宽度也和凹字形包厢3内宽l11尺寸相当,平时软床垫6可以紧靠凹字形包厢3背板立放作为长凳4靠背使用,作为支撑物的木方7本身对软床垫6还可以起到固定作用,软床垫6最好采用两块尺寸相同的产品配对,两边凹字形包厢3各放一块,这样两边长凳4就都有了靠背,两块软床垫6拼接后的长度l1+l1与对称的两个凹字形包厢3背板之间的总长度相当,休息的时候靠墙体的多功能包厢就整个都可以变成床铺;另外每个凹字形包厢3两侧板上部中间位置平行于背板的方向都宜安装一根挂衣杆8,平时可以挂放衣物,从而更充分的利用内部空间;很显然,为方便在公共场所使用,在底板1和顶板2之间、两个凹字形包厢3与墙体对应的另一侧需要安装两扇对称的滑动门9,高(接近总高度l7)宽(l13略大于l2+l3)尺寸以闭合时正好封闭侧面开口为准,而滑轨10既可安装在底板1上也可采用吊轨安装在顶板2上,并与底板1等长,以保证可以完全打开,方便进出,至于内部照明、插座以及通风设施则根据每一个产品具体的情况考虑即可。

尽管上面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但应理解到,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这个实施例,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可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变换和改进。



技术特征:

1.靠墙体的多功能包厢,它是一种组合家具,其特征是:它有一块厚度为15~150mm的长方形底板(1)长边紧靠墙体安放,长度l10宜为1.8~2.5m、宽度l9宜为0.9~2.2m,底板(1)上面两端垂直于墙体分别固定安装有一根长x宽x高同为l12xl8xl2的长凳(4),互相面向对方,底板(1)中间则放置可灵活变换作为床板或储物架的茶几(5),该茶几(5)与两端的长凳(4)之间各留有20~30cm的通道宽度l3,该茶几(5)变换作为床板时则会完全覆盖两端长凳(4)前的通道空隙,同时与长凳(4)等高,在上面放置好软床垫(6)后就可以作为休息空间使用,两端的长凳(4)背部及侧面皆用尺寸相同的板材对称封闭形成只有前面开口的凹字形包厢(3),其内宽l11只比长凳(4)和茶几(5)的长度l12大2~10mm的配合间隙,深度则可以和长凳(4)宽度l8相等,顶部则用与底板(1)长l10宽l9尺寸相同的一块顶板(2)完全覆盖,每个凹字形包厢(3)每块侧面板内侧中下部相同的高度分别水平对称固定有1~3根长度l5尺寸相同、截面尺寸高宽分别为20~50mm的木方(7)作为支撑件,茶几(5)可以卡放到凹字形包厢(3)任何两根对应的木方(7)上作为储物板使用,另外作为支撑物的木方(7)长度l5宜比凹字形包厢(3)深度l8短一个软床垫(6)厚度尺寸l6,木方(7)紧靠凹字形包厢(3)侧面板边缘安装,软床垫(6)的宽度也和凹字形包厢(3)内宽l11尺寸相当,平时软床垫(6)可以紧靠凹字形包厢(3)背板立放作为长凳(4)靠背使用,作为支撑物的木方(7)本身对软床垫(6)还可以起到固定作用,另外每个凹字形包厢(3)两侧板上部中间位置平行于背板的方向都宜安装一根挂衣杆(8),为方便在公共场所使用,在底板(1)和顶板(2)之间、两个凹字形包厢(3)与墙体对应的另一侧需要安装两扇对称的滑动门(9),高宽尺寸以闭合时正好封闭侧面开口为准,而滑轨(10)既可安装在底板(1)上也可采用吊轨安装在顶板(2)上,至于内部照明、插座以及通风设施则根据每一个产品具体的情况考虑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墙体的多功能包厢,其特征是:茶几(5)可以这样设计,它由两个尺寸完全一致的凹台立面宽板紧贴拼接在底板(1)正中间形成,两个凹台本身没有固定连接关系,每个凹台采用三块牢固厚实的板材固定连接组成,三块板材长度l12完全一样,其中两侧较窄的板材宽度尺寸l2与长凳(4)等高,而两个凹台各自反向翻转90°后则正好对接两端的长凳(4)组成整体床板,也就是说立面那块宽板宽度l4=l2+l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墙体的多功能包厢,其特征是:软床垫(6)最好采用两块尺寸相同的产品配对,两边凹字形包厢(3)各放一块,这样两边长凳(4)就都有了靠背,两块软床垫(6)拼接后的长度l1+l1与对称的两个凹字形包厢(3)背板之间的总长度相当。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靠墙体的多功能包厢,它是一种组合家具,外形近似以底板(1)、顶板(2)、凹字形包厢(3)和滑动门(9)紧靠墙体合围而成的封闭空间,内部对称布置有长凳(4)、茶几(5)和软床垫(6)等设施,本实用新型既可作为储物间,也可作为交流餐饮或休息空间使用,大幅度提高了建筑空间的利用率。

技术研发人员:叶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叶可
技术研发日:2020.03.12
技术公布日:2020.12.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