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室内设计的墙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95627发布日期:2020-12-15 08:35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室内设计的墙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墙板,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室内设计的墙板。



背景技术:

现代公共建筑追求人性时尚,经久耐用又便于维修,而作为现代室内装饰科技成果的室内装饰墙体结构成为了最好的选择。近几年来,室内装饰墙体结构开始成为国内大型公共建筑所采用,并得到了愈来愈多的设计师和甲方的认可。传动的室内装饰墙体结构,为了节约成本,一般都是用胶体粘贴上去的,与混凝土墙体连接成一个整体。然而,胶体结构由于技术缺陷,容易导致室内装饰墙体发生局部脱落。现有技术中的室内装饰墙体结构,包括内板和外板,内板固定在混凝土墙体上,外板与内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为了保证外板的牢固性以及外板表面的美观度,通常会在外板的背面采用多个螺栓进行固定。然而,室内装饰墙体会随着使用要求不断更新,且由于外板与内板之间的空隙原本就比较小,再借助工具对外板进行拆装,使得更换起来非常不方便,因此,存在一定的改进之处。有鉴于此,

本技术:
的发明人经过深入研究,得到一种用于室内设计的墙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室内设计的墙板,其便捷实现其风格更换。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室内设计的墙板,包括固定槽、固定螺栓和面板,所述固定槽的底面上设有固定通孔和固定管,所述固定通孔穿过所述固定槽的底面,所述固定螺栓穿过所述固定通孔,所述面板包括板本体、挤紧柱和挤紧套,所述板本体具有正面和背面,多个所述挤紧柱固定于所述板本体的背面上,所述固定管和所述挤紧套与所述挤紧柱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挤紧套一一对应套设于所述挤紧柱上,所述挤紧柱一一对应插入所述固定管中,所述挤紧套挤紧于所述挤紧柱和所述固定管之间。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固定管的数量设置为4个,4个所述固定管呈矩形阵列分布。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挤紧套采用橡胶制成。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挤紧柱包括柱本体和挤紧螺栓,所述柱本体的远离所述柱本体的一端设有挤紧螺孔,所述挤紧螺栓与所述挤紧螺孔相配合,所述挤紧螺栓的螺栓头抵顶于所述挤紧套上。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板本体的正面设有多个四棱柱状的凹坑,所述凹坑的底面和侧面涂有颜色不一样的颜料。

进一步的改进,多个所述凹坑中,至少有两个凹坑的侧壁上设有开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室内设计的墙板,其利用固定螺栓将固定槽固定于墙面上,然后使得挤紧柱插入固定管中,由于挤紧套的挤紧作用,使得面板与固定槽连接,面板和固定槽采用挤紧配合的方式,在这样的配合方式下,当需要更换风格时,即可抠下面板,然后更换新的面板换上,实现风格的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室内设计的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室内设计的墙板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

固定槽-1;固定螺栓-2;固定通孔-3;固定管-4;板本体-5;正面-6;背面-7;凹坑-8;挤紧套-10;柱本体-11;挤紧螺栓-1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室内设计的墙板,包括固定槽1、固定螺栓2和面板,所述固定槽1的底面上设有固定通孔3和固定管4,所述固定通孔3穿过所述固定槽1的底面,所述固定螺栓2穿过所述固定通孔3,所述面板包括板本体5、挤紧柱和挤紧套10,所述板本体5具有正面6和背面7,多个所述挤紧柱固定于所述板本体5的背面7上,所述固定管4和所述挤紧套10与所述挤紧柱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挤紧套10一一对应套设于所述挤紧柱上,所述挤紧柱一一对应插入所述固定管4中,所述挤紧套10挤紧于所述挤紧柱和所述固定管4之间。

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室内设计的墙板,其利用固定螺栓2将固定槽1固定于墙面上,然后使得挤紧柱插入固定管4中,由于挤紧套10的挤紧作用,使得面板与固定槽1连接,面板和固定槽1采用挤紧配合的方式,在这样的配合方式下,当需要更换风格时,即可抠下面板,然后更换新的面板换上,实现风格的更换,操作十分便捷快捷。

具体的,所述固定管4的数量设置为4个,4个所述固定管4呈矩形阵列分布。所述固定槽1的形状优选设置为矩形,所述4个固定管4分布于矩形的四个角,能够实现较好的紧固效果。

具体的,所述挤紧套10采用橡胶制成,所述挤紧套10还可以选用其他材料,例如弹性海绵和eva发泡材料,但是橡胶相较而言还是具更好的固定效果。

为了避免挤紧套10在长期使用后变形导致面板重装后不整齐,所述挤紧柱包括柱本体11和挤紧螺栓12,所述柱本体11的远离所述柱本体11的一端设有挤紧螺孔,所述挤紧螺栓12与所述挤紧螺孔相配合,所述挤紧螺栓12的螺栓头抵顶于所述挤紧套10上。在上述结构设置下,所述挤紧螺栓12实现了对挤紧套10的较好固定,当拆除所述挤紧螺栓12后,可以取下所述挤紧套10进行更换,同时,由于所述挤紧螺栓12的作用,在拔出挤紧柱时,不会使得挤紧套10滞留于固定管4中而造成取出困难。

进一步,所述板本体5的正面6设有多个四棱柱状的凹坑8,所述凹坑8的底面和侧面涂有颜色不一样的颜料。在这样的结构设置下,当从不同的视角看板本体5的正面6时,看到凹坑8的侧面和底面的面积不一样,所以呈现的颜色组合不一样,从而呈现不同的视觉效果。

进一步,多个所述凹坑8中,至少有两个凹坑8的侧壁上设有开孔。所述开口的设置主要用于降低取下面板的难度,在取下面板的过程中,可用钩子勾住凹坑8中的开孔,然后进行拉持,从而能够较为便利地施力,降低面板取下的难度。

上述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和使用本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室内设计的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槽、固定螺栓和面板,所述固定槽的底面上设有固定通孔和固定管,所述固定通孔穿过所述固定槽的底面,所述固定螺栓穿过所述固定通孔,所述面板包括板本体、挤紧柱和挤紧套,所述板本体具有正面和背面,多个所述挤紧柱固定于所述板本体的背面上,所述固定管和所述挤紧套与所述挤紧柱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挤紧套一一对应套设于所述挤紧柱上,所述挤紧柱一一对应插入所述固定管中,所述挤紧套挤紧于所述挤紧柱和所述固定管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室内设计的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的数量设置为4个,4个所述固定管呈矩形阵列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室内设计的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挤紧套采用橡胶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室内设计的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挤紧柱包括柱本体和挤紧螺栓,所述柱本体的远离所述柱本体的一端设有挤紧螺孔,所述挤紧螺栓与所述挤紧螺孔相配合,所述挤紧螺栓的螺栓头抵顶于所述挤紧套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一种用于室内设计的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本体的正面设有多个四棱柱状的凹坑,所述凹坑的底面和侧面涂有颜色不一样的颜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用于室内设计的墙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凹坑中,至少有两个凹坑的侧壁上设有开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室内设计的墙板,包括固定槽、固定螺栓和面板,固定槽的底面上设有固定通孔和固定管,固定通孔穿过固定槽的地面,固定螺栓穿过固定通孔,面板包括板本体、挤紧柱和挤紧套,板本体具有正面和背面,多个挤紧柱固定于板本体的背面上,固定管和挤紧套与挤紧柱一一对应设置,挤紧套一一对应套设于挤紧柱上,挤紧柱一一对应插入固定管中,挤紧套挤紧于挤紧柱和固定管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利用固定螺栓将固定槽固定于墙面上,然后使得挤紧柱插入固定管中,由于挤紧套的挤紧作用,使得面板与固定槽连接,在这样的配合方式下,当需要更换风格时,即可抠下面板,然后更换新的面板换上,实现风格的更换。

技术研发人员:胡泽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0.05.09
技术公布日:2020.12.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